图书介绍
露天矿土地复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露天矿土地复垦](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2597535.jpg)
- (美)L.R.霍斯纳博士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露天矿土地复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序编者的话第一章露天矿可采矿产资源1
一、引 言1
二、露天开采的主要矿物2
1燃料矿物2
1煤2
2油页岩2
3铀5
2非燃料矿物5
1铝6
2粘土7
3铜8
4石膏9
5铁矿石10
8磷质岩11
7钼11
6石灰石与白云石11
9砂与砾石12
10钛12
参考文献14
第二章资源与露天煤矿复垦管理制度17
一、引言17
1概述17
2法规分析及法规的解释和应用18
二、现状21
1 剥离物规划和回填造地24
2可复垦性的法规制定28
3鱼类和野生动物规程29
4水文与水质30
5空气质量32
6土地利用和采后土地利用方案34
参考文献35
三、小结35
第三章公共政策同土地复垦目标与责任的关系38
一、引言38
二、理论分析39
1 责任范围39
2复垦目标与方案40
三、现 状43
1采后地形43
2土壤回填44
3草地植被45
4设计标准与履行标准45
5复垦规划46
四、小结46
参考文献48
第四章剥离物化学分析方法49
一、引言49
二、试样制备50
1钙质试样51
2非钙质试样51
3水分测定51
三、土壤反应*pH++51
1装置与试剂51
2 pH计的校准51
3 PH测定法52
4 PH测定的其它方法52
四、可溶盐52
1装置和试剂52
2提取方法53
11:1土水比提取法53
2水饱和土浆提取法53
3电导率53
4可溶性阳离子53
1 非钙质与非石膏质土壤54
1装置与试剂54
五、阳离子交换能力与交换性钠含量54
2方法55
2钙质与石膏质土壤55
1装置与试剂55
2方法55
3交换性钠含量55
4氯化物测定56
1装置与试剂56
2方法56
六、交换性酸56
1装置与试剂56
2方法57
七、硫化物类57
1潜在酸57
1装置与试剂57
2潜在酸的其它测定方法58
2方法58
1装置与试剂59
2方法59
八、碳 类60
1装置与试剂61
2全碳测定法61
1装置与试剂62
十、硼62
九、酸碱平衡62
3碳酸盐测定法62
2方法63
十一、总元素含量*钼与铀除外64
1装置与试剂64
2方法65
十二、钼65
1装置与试剂65
1装置与试剂67
2方法67
十三、铀67
2方法68
参考文献69
第五章影响剽离物有效复垦的物理参数72
一、引 言72
二、结构相关特性72
1粒度组成与构造72
2岩屑74
3粘土矿物组成75
1x射线衍射测定76
2饱和含量测定77
4体积密度与孔隙率77
5颜色78
三、剥离物水分78
1剥离物水分78
3渗透79
2植物有效水分79
4导水率80
1导水率实验室测定81
2导水率计算81
四、剥离物稳定性82
1结构82
2团聚体稳定性83
3均匀性84
4收缩一膨胀势84
5结壳85
6剥离物紧实度86
7侵蚀势87
五、回填造地用覆盖物的选择88
1 消化89
2钻孔地球物理测井法89
参考文献90
六、小结90
第六章露天矿土地复垦的矿物学分析94
一、引言94
二、美国几个露天采煤地区的覆盖物成分94
1北阿巴拉契亚地区94
1概述94
2地质年代与地史95
3古沉积环境95
4自生矿物与碎屑矿物96
5地球化学风化过程96
6土地复垦的矿物学分析97
2海湾沿岸地区98
1概述98
2地质时代与地史98
3古沉积环境98
4自生矿物与碎屑矿物99
5地球化学风化过程101
6土地复垦的矿物学分析104
3北部大平原地区104
1概述104
2古沉积环境104
3自生矿物与碎屑矿物104
4地球化学风化过程106
5土地复垦的矿物学分析108
三、小 结108
参考文献109
第七章土地整形和填土造地113
一、引言113
二、理论与实践分析113
1土地整形113
2填土造地114
1适宜物料的选择115
2盐碱度问题116
3物料运搬与堆填118
参考文献122
三、现 状122
第八章露天矿土地整形设计与规划123
一、概 述123
1法规与规程123
2土地复垦与平整的经济效益124
3土地整形的目的126
4剥离物运搬设备126
5输送机127
6剥离物运搬技术128
7土地复垦的平整方法128
1环境128
2废弃矿山土地复垦128
3土地复垦的水管理128
4水质129
1覆盖层特性130
8覆盖层与剥离物分析130
2覆盖物质量131
3覆盖物堆存设计132
4覆盖物回填132
9土地平整效果133
1景观设计133
2整形后剥离物的稳定性134
3覆盖物分级134
1 0矿山开采与土地复垦规划134
1简述134
2规划技术135
二、现 状137
三、小 结138
参考文献138
1概述145
二、剥离物中的硫化铁145
一、引言145
第九章剥离物与土壤酸性处理145
2形态学与分类方法146
三、硫化铁氧化154
1氧化反应与氧化产物154
2氧化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154
1二硫化铁的晶体结构155
2表面积155
3温度155
4氧浓度155
5水分压156
6pH156
7二价铁/三价铁吸附率和全铁含量156
8细菌156
9吸附杂质156
1概述157
10冲洗频率157
四、矿山酸性排水157
2露天矿处理工艺与原地处理工艺159
1酸的中和159
2湿地159
3净化剂与杀菌剂159
4磷酸盐络合物159
5有毒物料选择性回填160
6塑料衬膜160
7石灰石覆盖160
8再生碱补给区160
五、土壤酸性161
1简述161
3土壤酸性类型及其测定162
1潜在酸162
2交换性酸163
3可滴定酸164
4中和势164
六、施加石灰与石灰用量165
1简述165
2施用石灰物料165
七、硫酸氢盐土壤的石灰用量165
八、小 结167
参考文献168
第十章土地复垦中物理限制因素的消除176
一、引 言176
二、理论分析176
1土壤板结176
2土壤板结的后果178
1体积密度的变化178
3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81
2土壤酸性源181
2土壤其他特性的改变181
3土壤板结的消除185
三、现 状186
1物理限制因素的消除186
1土壤或生根介质的选择186
2开采方法的作用188
2作物对复垦土地的反应189
四小 结190
参考文献191
第十一章复垦土地施肥与管理198
一、引言198
二、理论分析198
三、现 状199
1 剥离物与复垦土地特征199
2氮199
1基本状况199
2污水污泥-氮原200
3磷201
4 钾203
5石灰204
6宏量元素与微量元素206
7其他化学特性207
四、小结207
参考文献207
第十二章水质评价与水质控制215
一、引言215
二、理论分析216
1 pH定义216
2离子活度与离子浓度216
3电导率218
4离子偶219
5酸度与碱度221
6碳酸钙溶解度224
1悬浮固体与可沉降固体总量225
7胶体分散-絮凝225
2分散-絮凝226
8交换反应227
三、现场数据与实验数据229
1水质229
2悬浮固体232
1 中和237
2酸性废水处理中的水质推断237
四、水质控制237
3矿山排水中的铁与锰239
五、结 论239
六、小结240
参考文献240
第十三章复垦土地植被243
一、引言243
二、理论分析—气候243
1理论分析——满意的农业原则245
三、本地品种与引入品种245
2植被方案——复垦土地用途246
四、林地复原247
1 美国东部废弃矿山土地造林247
2新近破坏土地造林249
五、牧地与干草地复原250
1 牧地与干草地复原的基本原则250
2牧立与干草地复原准备251
3植被选择与定苗252
4最终苗床准备与播种方法252
5播种时间255
6表面覆盖层256
7复原牧地与干草地的预计生产力257
六、农地复原259
七、草地复原260
2草地的草本地被定苗方法261
1草地复原的基本原则261
3复原草地的生产力266
4复原草地的木本植物定苗266
八、野生动物生长环境复原267
九、商业用地与再造土地复原268
十、土地复垦规划相对效果的确定269
1参照区对比效果确定方法269
2最低许可条件的实现269
附录1美国保持土地复垦规划潜在价值的适用草类品种270
附录2美国保持土地复垦规划潜在价值的适用草本豆科植物品种276
参考文献279
第十四章复垦草地的生产力286
一、引言286
1草地:特性、用途与管理286
2草地复垦286
1草地复垦方法287
3草地复垦目标287
二、理论分析287
2草地复垦的生态学问题288
1生态系统288
2生态学原则288
3生态学方面适用的草地复垦作法291
3草地复垦规划成功的必要条件292
三、现状292
1适宜的自然物质基础292
1现行原则与进展292
2存在问题295
2植物选择295
1现行原则与进展295
2存在问题298
3土壤稳定299
1现行原则与进展299
1现行原则与进展300
2存在问题300
4植被方法300
2存在问题306
5短期管理306
1现行原则与进展306
2存在问题310
6长期管理310
1现行原则与措施310
2存在问题311
四、小 结311
参考文献312
第十五章复垦农地的生产力324
一、引 言324
二、理论分析324
三、农地和原先农地324
四、土壤特性325
六、土壤肥力326
七、土壤板结326
五、覆盖层分析326
八、植物根系327
九、现状327
1干草作物327
2饲料豆科植物328
3豆科植物产量328
4饲料草328
5饲料化学成份330
6植物根系的发育与测定332
7小粒作物——禾谷类作物332
8中耕作物——玉米和大豆335
9大豆342
10其它作物343
参考文献344
十、小结344
第十六章改良牧地348
一、引 言348
1 美国东部348
1改良牧地与未改良牧地348
2美国西部349
1草地*349++ 2++改良牧地349
二、理论分析350
1提高产量的潜力350
2剥离物的饲料生产潜力350
3复垦土地的主要用途350
4改良牧地的建立351
三、现 状351
1美国东部——建在复垦土地上的牧地产量351
1植物351
2动物353
1植物354
2美国西部——建在复垦土地上的牧地产量354
2动物355
3侵蚀防冶357
4其它考虑358
四、小结359
参考文献360
第十七章乔木与灌木364
一、引言364
1森林和灌木生态系统与煤炭资源前景364
1经济林生态系统364
2非经济林生态系统366
3灌木生态系统367
2露天矿土地复垦历史367
1美国东部367
2美国西部368
3发展趋势369
二、理论分析369
三、现 状371
1土地平整与场地准备371
2原地保水372
3土壤改良372
4树种选择373
1地理与地形377
2气候377
3土壤378
4土地管理378
5树种适用性379
6法律限制379
5栽种380
6直接播种381
8地被组成与密度控制382
7覆盖382
9灌溉384
四、小 结384
参考文献385
第十八章土壤空间变异评价方法390
一、引 言390
二、空间变异性分析用土样与取样方法391
1 取样方法391
1随机取样392
2系统取样392
2土样规格393
三、土壤变异性传统测定方法393
1 方差393
2变异系数394
3二项式概率395
2变异函数397
1区域性变量397
四、地质统计学方法397
1解释398
2假设401
3计算401
4模拟402
3克里格法403
4扩展405
5讨论406
五、其他统计学方法406
1 自相关407
2谱密度函数408
3互相关函数409
六、小结410
参考文献411
第十九章土壤空间变异推断与采后土地管理414
一、引言——复垦土地的变异性414
1土壤变异的意义415
二、理论分析415
2土壤变异性与复垦规划417
三、现状417
1管理方法417
2基本状态测定与采后状态符合程度418
参考文献419
露天矿开采:土壤、煤炭和社会第五章主 壤421
一、土壤的形成422
1 土壤层次423
2矿区土壤的形成424
二、土壤及其生产力424
1 土壤生产力的估测425
1作物生产力425
2牧草和草地生产力425
3林业生产力425
4生态系统生产力425
3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衰竭426
5其他土壤利用潜力426
2影响生产力的土壤性质426
4土壤侵蚀428
1土壤的更生429
2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429
三、土壤和水分平衡430
1 土壤水文430
2土壤和流域平衡430
3河流量的变化430
4侵蚀的区外影响430
第六章采矿对土壤的破坏432
一、土壤破坏后果的评价432
1土壤调查432
2覆盖物特性432
3土壤损失的评价433
4采后土壤生产力的评价434
1覆盖物的厚度与剥采比435
二、覆盖物、采矿和复垦方法435
3覆盖物物理性质436
2覆盖层和煤层的坡度436
4覆盖物化学性质437
三、采矿方法437
1采矿设备437
2采矿方法438
1等高线开采法*山坡露天开采++438
2平地开采法*开阔地露天开采++438
3深凹露天开采法439
4再开采*Remining++439
四、采矿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440
1 采矿破坏的有益影响440
2采矿破坏的不利影响441
4地下开采对土壤的破坏444
五、采后土壤形成的过程444
3采矿破坏导致影响的互作用444
1 土壤有机质的形成445
2土壤结构的形成与粘土化446
3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446
第七章破坏土地的复垦449
一、土壤的再造与管理449
二、植被恢复451
1农作物复垦土地452
三、露天矿采后土地的生产力452
2牧场和草地复垦土地453
3林业复垦土地454
四、土地复垦的经济学观点455
1 阿巴拉契亚地区456
2中西部地区458
3西部460
4小结464
附:单位简介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