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学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犯罪学通论
  • 袁林 韦克难著 著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犯罪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犯罪学绪论1

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1

一、犯罪学的概念1

二、犯罪学的研究对象5

第二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9

一、犯罪学与刑法学10

二、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12

三、犯罪学与犯罪侦查学14

四、犯罪学与社会学15

五、犯罪学与心理学16

第三节 西方犯罪学的形成与发展18

一、古典犯罪学派的产生及主要思想18

二、犯罪社会学研究的兴起与主要思想22

三、犯罪人类学派的兴起及其理论25

四、犯罪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及理论创新31

五、现代犯罪学理论34

第四节 中国近现代犯罪学的发展48

一、旧中国犯罪学的发展状况48

二、新中国犯罪学的发展与现状49

第二章 犯罪现象论53

第一节 犯罪状况53

一、犯罪状况的概念和衡量标准53

二、犯罪黑数55

三、犯罪状况的测量方法57

第二节 犯罪59

一、犯罪的概念59

二、犯罪的本质66

三、犯罪的特征70

第三节 犯罪人76

一、犯罪人的概念和种类76

二、犯罪人的特征79

三、犯罪人的分类86

四、精神病犯罪人90

五、变态人格者94

第四节 犯罪行为95

一、犯罪行为的概念95

二、犯罪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及构成要素98

三、犯罪行为的运行过程101

第五节 犯罪被害人112

一、犯罪被害人的概念和范围112

二、犯罪被害人的特征113

三、犯罪被害人的分类117

四、犯罪被害人的救助119

五、犯罪被害人的补偿122

第三章 犯罪类型论125

第一节 犯罪类型概述125

一、犯罪类型的概念125

二、西方学者关于犯罪类型的划分127

三、我国学者关于犯罪类型的划分130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133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133

二、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特点138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立法143

第三节 暴力犯罪147

一、暴力犯罪的概念147

二、暴力犯罪的现状与类型148

三、暴力犯罪的特点151

四、暴力犯罪立法154

第四节 有组织犯罪155

一、有组织犯罪的概念155

二、有组织犯罪的组织形态158

三、有组织犯罪的特征164

四、有组织犯罪立法170

第五节 恐怖犯罪173

一、恐怖犯罪的概念173

二、恐怖犯罪的现状和类型176

三、恐怖犯罪的特点184

四、国际社会反恐怖犯罪立法188

第六节 计算机犯罪194

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194

二、计算机犯罪的现状与类型198

三、计算机犯罪的特点207

四、计算机犯罪立法211

第七节 经济犯罪215

一、经济犯罪的概念215

二、经济犯罪的类型217

三、经济犯罪的现状及特点219

四、经济犯罪立法222

第八节 单位犯罪225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和构成225

二、单位犯罪的现状及特点229

三、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236

四、单位犯罪立法238

第九节 环境犯罪242

一、环境犯罪的概念242

二、环境犯罪的现状与特点244

三、环境犯罪立法247

第四章 犯罪原因论253

第一节 犯罪原因概述253

一、犯罪原因的特点与类型253

二、犯罪原因研究的意义256

三、犯罪原因体系258

第二节 犯罪的根源265

一、犯罪的起源265

二、马克思主义的犯罪根源论268

第三节 犯罪的宏观与微观社会原因272

一、影响犯罪的宏观社会环境——经济因素272

二、影响犯罪的宏观社会环境——政治因素284

三、影响犯罪的宏观社会环境——文化因素288

四、影响犯罪的宏观社会环境——人口因素297

五、影响犯罪的宏观社会环境——社会转型304

六、影响犯罪的微观社会环境——社区因素306

七、影响犯罪的微观社会环境——家庭因素316

第四节 犯罪的个体原因321

一、犯罪个体原因概述321

二、个体生理因素对犯罪的影响325

三、个体心理因素对犯罪的影响328

四、变态心理对犯罪的影响356

五、变态人格对犯罪的影响360

六、精神病对犯罪的影响367

第五节 犯罪的条件及相关因素373

一、犯罪的条件373

二、犯罪的相关因素382

第一节 犯罪预防388

一、犯罪预防的概念及意义388

第五章 犯罪对策论388

二、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391

三、犯罪预防的体系394

四、犯罪预防的途径408

第二节 被害预防413

一、被害预防的提出及其意义413

二、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关系423

三、树立与提高被害预防意识429

四、被害预防的主体435

五、被害预防的客体和条件444

六、被害预防的特点450

第三节 犯罪对策的最佳方法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59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形成与发展459

二、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点和主要经验467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473

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77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环节4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