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球探?索隐录:地质学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球探?索隐录:地质学思想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32586203.jpg)
- (澳)戴维·R·奥尔德罗伊德著 著
- 出版社: 世纪出版集团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球探?索隐录:地质学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译者的话1
中文版序言5
插图要目9
第一章 一个神话的、万物皆有灵的世界:古代至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球思想10
鸣谢13
图1.1 阿维森那的矿物分类33
图1.2 上帝(基督)——“万能创世主”、宇宙的建筑师——正在用工匠的圆规划分水与陆地。13世纪一本法国《圣经》上的插图35
图1.3 基歇尔绘制的埃特纳火山爆发50
图1.4 基歇尔绘制的地球内部,画出了设想中地球内部的河流和大海51
图1.5 基歇尔绘制的地球内部金属和矿物生长的基质52
第二章 机械论地球观和自然神学61
图2.1 笛卡儿绘制的地球发展的四个阶段67
图2.2 笛卡儿绘制的地球进一步发展的图示68
图2.3 普洛特绘制的“有结构的石头”图(石化了的珊瑚、海胆等)78
第三章 地质科学的开端:地质学与宇宙学、矿物学的分离84
图3.1 斯泰诺对晶体进行几何分析的过程,以及他提出的佛罗伦萨附近阿尔诺河河谷地质历史发展过程92
图3.2 法国西北部、英国南部矿物图[由布歇(Phillipe Buache)绘制,以为盖塔尔提交给科学院的论文(1746/1751)提供图解]102
图3.3 德马雷绘制的地图,表示在奥弗涅的克莱蒙-费朗附近的熔岩流104
图3.4 莱曼绘制的图林根的地质剖面图105
图3.5 富克泽尔绘制的图林根部分地区的地质图108
图3.6 富克泽尔绘制的图林根地区的地质剖面图109
图3.7 阿尔杜伊诺绘制的位于维琴察附近的阿格诺河河谷地质剖面草图112
第四章 有关地球内部的热以及火和水的思想120
图4.1 在Piccar Point(贝里克希尔郡)的“赫顿不整合”,图中表明了砂岩不整合地位于垂直的杂砂岩之上132
图4.2 蒂尔特河谷处的花岗岩岩脉133
图4.3 J·赫顿提出的阿伦岛北部的理论剖面,由Eldin的克拉克(Clerk)绘制134
第五章 地质勘察和地质图的绘制150
图5.1 根据W·T·沙尔庞捷绘制的萨克森的岩相图151
图5.2 史密斯绘制的坎伯兰(Cumberland)的地质图155
图5.3 布龙尼亚(A Brongniart)绘制的欧洲地层序列综合剖面图160
图5.4 根据那些进行论战的地质学家的不同理论绘制的威尔士北部同一地区的地质图176
第六章 地质时间、地质变化的速率180
第七章 气候、冰川作用、地球表面的侵蚀200
图7.1 环绕太阳的地球轨道210
图7.2 鲍威尔绘制的大峡谷岩壁剖面219
图7.3 河流均夷平衡剖面图220
图7.4 达顿绘制的峡谷发育的剖面图222
图7.5 从大峡谷地区的Sublime Point所看到的凯巴布河谷景观(由W·H·霍姆斯绘制)223
第八章 山脉的形成与地球的脉动229
图8.1 博蒙绘制的山脉排列的“五角网”的例子235
图8.2 贝特朗绘制的不同山链体系243
图8.3 奥格绘制的第二纪(中生代)时地槽与大陆区的展布244
图8.4 葛利普脉动说的说明图253
图8.5 “韦尔曲线”(低分辨率)的例子259
第九章 认识岩石及其成因:岩浆、混合岩浆及其他地球物质263
图9.1 两种不同晶形的结构,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递减规则,假设是用同样的立方“分子”垒起来的268
图9.2 赫尔辛基东南30公里S?dersk?r岛上的混合岩287
图9.3 混合岩化所经历的变化的例子288
图9.4 里德的《花岗岩争论》中的卡通画,将岩浆学派—混合岩学派的争论与火成论—水成论的争论作了比较290
图9.5 戴利绘制的岩基里的物质分异295
图9.6 两种组分混合物的熔点变化,对共结组分思想的阐述296
图9.7 鲍温的“反应系列”示意图298
图9.8 F·格劳特实验模拟花岗岩岩浆的侵位301
第十章 地震学以及探索地球隐秘内部的地震仪器306
图10.1 马利特确定的那不勒斯地震的等震线图310
图10.2 马利特绘制的世界范围的地震分布图310
图10.3 帕尔米里1856年发明的地震仪311
图10.4 J·A·尤因的地震仪314
图10.5 位于皮亚琴察的阿尔贝罗尼学院观测站中仍在运行的维歇特地震仪316
图10.6 奥尔当根据距地震扰动处的距离所得出的各种地震波的走时319
图10.7 杰弗里斯的不同地震波的走时图332
第十一章 是地极和大陆在运动,还是地球在变大?336
图11.1 魏格纳绘制的“泛大陆”破裂的各个阶段341
图11.2 戴利绘制的图示用以说明成层岩石构成的地槽棱柱体由于巨大地壳块体的滑动而造成褶皱345
图11.3 戴利所绘制的山脉形成图346
图11.4 霍姆斯绘制的由于内部对流而形成的地球表面特征347
图11.5 迪图瓦的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的图示348
图11.6 马尔库绘制的侏罗纪时“大洪水前的地理”350
图11.7 诺伊迈耶绘制的侏罗纪时大陆的分布350
图11.8 维理士绘制的地峡连接理论的说明图351
图11.9 朗克恩绘制的不同大陆的极移曲线355
图11.10 梅森和拉夫绘制的加拿大温哥华岛外的海底岩石磁异常地图356
图11.11 舒克特根据其地槽理论观点绘制的北美大陆连续增生发展图357
图11.12 各种地质断层的图解362
图11.13 凯里和沃格尔捧着用来说明地球膨胀理论的模型367
图11.14 凯里绘制的地球发展阶段371
第十二章 更为恢弘的地球观380
图12.1 加雷尔斯对“地壳—海洋工厂”的构想393
第十三章 结束语414
专业词汇表421
文献推荐446
参考文献457
索引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