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蒋介石大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蒋介石大传 上
  • 何虎生著 著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蒋介石大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乡里少年初长成1

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

1.溪口蒋家1

2.先祖、父亲和兄弟姐妹3

3.严师慈母王采玉8

二、少年不识愁滋味11

1.瑞元无赖11

2.初懂人事13

3.蒋毛联姻16

三、寻找自身出路17

1.四处投师17

2.结识恩师陈其美20

3.入学保定军校22

第二章 从辛亥革命到永丰舰赴难一、活跃在辛亥革命前后25

1.东渡日本学军事25

2.参加辛亥革命28

3.流亡日本31

4.投身反袁斗争34

二、沉浮上海滩40

1.娶侧室姚冶诚40

2.混迹上海滩42

3.娶妻陈洁如45

三、游离广州城47

1.初试牛刀47

2.往返徜徉51

3.赴难永丰舰54

第三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一、出任黄埔军校校长59

1.筹建黄埔军校59

2.主政黄埔62

3.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66

二、平定商团叛乱和第一次东征69

1.黄埔校军出发平叛69

2.攻克淡水和棉湖之战72

3.攻克惠州76

三、平定杨刘叛乱和军政整顿79

1.肃清刘杨势力79

2.国民政府成立和国民革命军整编82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84

1.第二次东征和惠州战役84

2.华阳遇险和第二次东征胜利87

3.南征邓本殷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89

第四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一、利用党争,牟取私利93

1.逼走胡汉民,挤走许崇智93

2.利用戴季陶主义97

3.对西山会议派又打又提99

二、制造中山舰事件104

1.事件的缘由和经过104

2.中山舰事件处理结果110

3.蒋介石一箭三雕112

三、整理党务案114

1.对苏联态度的前后变化114

2.对中共态度的变化过程117

3.党务整理过程120

第五章 北伐和清党125

一、攻占湖南湖北125

1.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25

2.首战湖南128

3.平定湖北133

二、攻击赣闽浙沪宁138

1.攻克江西138

2.攻克福建142

3.光复浙江144

4.攻占沪宁147

三、分裂与清党150

1.迁都之争与军党之争150

2.争取财阀、列强和帮会155

3.使政变合法化160

4.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63

第六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一、奠都南京167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67

2.调整与汉方和冯方的关系169

3.兵败徐州和第一次下野172

二、蒋宋联姻和第一次复出175

1.宁汉合流与蒋的外游175

2.蒋宋联姻177

3.复职182

三、与国民党内部政敌的争斗185

1.与汪精卫斗法185

2.与胡汉民的约法之争191

3.再次下野195

第七章 荡平地方军阀201

一、蒋桂重开战201

1.逼走白崇禧201

2.计赚李济深203

3.蒋桂大战205

二、蒋冯战争209

1.事起编遣会议209

2.一败冯玉祥211

3.冯玉祥的二次倒蒋213

三、大战中原216

1.从电报战到阵地战216

2.蒋、冯、阎中原大战219

3.取得全面胜利221

四、促使东北易帜225

1.张作霖的“对等议和”225

2.蒋张合辙228

第八章 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一、南京政府的运行233

1.训政开始233

2.政治体制的演进和宪政的准备236

3.强化意识形态管理和特务统治240

4.新生活运动的兴起244

二、十年经济建设247

1.《土地法》的推行和新财经政策247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成就250

3.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254

三、全新的中国外交政策256

1.上台前后的外交努力256

2.“改订新约”运动260

3.与苏联交恶262

第九章 打击进步人士和进攻红军一、镇压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265

1.捕杀共产党人265

2.镇压国民党左派267

3.文化围剿和迫害民主人士269

二、“围剿”中国工农红军272

1.“围剿”红军的战略部署272

2.对红军的一、二、三次“围剿”274

3.第四次“围剿”红军276

4.第五次“围剿”得逞279

三、追剿红军与收拢地方政权282

1.陈济棠、何键、桂系不出力282

2.吃掉王家烈,收买龙云,制服刘湘285

3.蒋氏夫妇巡视华北、西北289

第十章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一、日益严重的外患293

1.南京,听到了沈阳的枪声293

2.不抵抗和二次下野295

3.面对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298

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301

1.张学良囚蒋301

2.和平解决事变305

3.囚禁张学良310

三、全面抗战前的一些准备313

1.全国一致,团结御侮313

2.抗日的国防战略和战时经济的实施315

3.寻求外交支持和处理华北事变318

第十一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一、庐山听到了卢沟桥的枪声323

1.一开始,并不清楚日本人的企图323

2.准备应战325

3.态度强硬的庐山谈话329

二、决心以战求存333

1.平津陷落333

2.全体起立,赞成对日作战335

三、艰难的举国西迁338

1.淞沪危急,国府迁渝338

2.实施大后方战略342

3.组织人员工厂内迁346

第十二章 组织几次大会战一、艰苦卓绝的淞沪会战351

1.集结重兵于淞沪351

2.中国军队主动出击355

3.陷日寇于泥淖之中359

二、痛别首都南京361

1.对南京实施短期固守361

2.中国人不会投降364

三、惨胜台儿庄367

1.枪毙韩复榘367

2.台儿庄大捷369

四、组织武汉会战373

1.最大的一次会战373

2.实现了持久消耗的战略意图376

第十三章 苦撑待变的外交一、寻找抗战盟友381

1.求助英美381

2.争取苏联援助384

3.立足于本民族抗战387

二、硝烟背后的阴谋和交涉389

1.从容应对陶德曼“调停”389

2.中日密谈一直未停393

三、把握国际变局397

1.漫长的等待397

2.宋子文使美400

3.英美决定援助中国403

第十四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一、整顿国内事务407

1.统一思想,振兴国民党407

2.在南岳整顿军队410

3.与汪精卫决裂414

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419

1.利用抗日的民族情绪419

2.国民精神的总动员422

三、经略西南为后方425

1.打开四川大门425

2.蚕食“云南王”429

3.为退向西北做准备433

第十五章 成为大国领袖437

一、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437

1.迟到的对日宣战437

2.召开中、美、英重庆军事代表会议442

3.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444

二、远征缅甸447

1.中英共防缅甸447

2.中国派出精锐之师450

3.史迪威签发错误命令454

三、出席开罗会议458

1.蒋介石成为世界四巨头之一458

2.确立了各自的责任461

3.解决战后问题465

第十六章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一、出访印度469

1.表明中国的四点意见469

2.会见圣雄甘地473

3.宋美龄向印度妇女界宣传抗战474

二、第一夫人当特使478

1.宋美龄肩负重任478

2.会晤罗斯福482

三、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活动486

1.登上美国国会讲坛486

2.在美游说和加拿大之行489

3.巨大的轰动效应492

下册495

第十七章 从“溶共”、限共到反共一、有军队、有政权的合作495

1.中共协助正面战场战斗495

2.中共开辟敌后战场498

3.想搞两党合并和统一501

二、“溶共”政策503

1.五届五中全会形成反共文件503

2.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507

3.严令新四军北撤509

4.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514

三、中国命运之争516

1.中国,命运之船向何方?516

2.理论的攻势519

3.后院不稳开六大521

第十八章 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上的努力一、废除不平等条约525

1.中国要求修约525

2.新约的签订527

二、在外交斗争中532

1.雅尔塔:蒋介石被盟友暗算532

2.莫斯科:蒋介石成了盘中餐535

3.华盛顿:全力帮助蒋介石539

三、在香港、台湾和东北问题上的谈判541

1.“恢复台湾,巩固中华”541

2.香港留余恨545

3.东北不尽情547

四、经略新疆和西藏548

1.新疆:收服盛世才548

2.经略西藏552

第十九章 取得抗战的胜利557

一、1944:黎明前的黑暗557

1.日军先发制人557

2.兵败河南,不祥的开局559

3.再战湖南,更多的遗憾561

4.桂柳会战,雪上加霜566

二、云开天朗568

1.西南边境传来好消息568

2.从湘西开始反攻570

三、一个大国的胜利573

1.太阳旗落下573

2.军事受降575

3.“三九良辰”,普天同庆578

第二十章 从重庆谈判到关闭和谈大门一、重庆谈判581

1.蒋介石摆下鸿门宴581

2.领袖交锋584

3.继续和谈588

二、全面接收和还都南京592

1.对沦陷区的“劫收”592

2.凯旋回南京597

三、关闭和谈大门600

1.政协决议——写在纸上的民主600

2.全面内战爆发前的较量603

3.关闭和谈大门606

第二十一章 从发动内战到大决战失败一、内战一直没有停过611

1.和谈背后的军事冒险611

2.东北,内政外交的交会点614

3.武力接收,捷报频传617

二、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621

1.走向全面内战621

2.首战中原625

3.全面进攻失败628

三、重点进攻和分区防御的失败631

1.哑铃式战略和丧师孟良崮631

2.占领延安和重点进攻失败635

3.总结1947年的战况639

4.战略防御计划失败643

四、战略决战失败647

1.失去设防坚固的济南城647

2.东北决战失败651

3.徐蚌会战失败654

4.丢失平津657

第二十二章 政治经济的总崩溃一、丧失统治的合法性661

1.得罪天下读书人661

2.触动生斗小民利益664

3.难以驾驭的国民党666

二、制宪国大和行宪国大670

1.制宪国大670

2.当选中华民国总统672

3.与桂系视若水火675

三、经济走向总崩溃679

1.四大家族引发天怒人怨679

2.经济的总崩溃682

3.铁腕也无力挽回的经济688

第二十三章 第三次下野和退出大陆一、离别南京和溪口693

1.第三次下野693

2.转入幕后遥控698

3.离别故乡溪口镇702

二、重返政治舞台705

1.布置上海防务705

2.东南沿海防御失败709

3.西北、绥远断了指望712

4.湖南两广丢失716

四、凄然离开大陆719

1.陪都饱尝凄苦的风雨719

2.到成都再建指挥中心722

3.诀别大陆725

第二十四章 “保卫大台湾”一、收缩战线,集兵保台729

1.集兵保台729

2.台湾岛在风雨中飘零733

二、高叫“保密防谍”735

1.政治宣传和戒严令735

2.制造文坛奇冤739

三、不可放过一人745

1.治乱世用重典745

2.虚伪的民主政治748

四、打击台独势力751

1.“台独”的起源751

2.制服“台独”分子廖文毅753

3.不给“台独”势力以生存空间757

第二十五章 建立国际“反共防线”一、“我们的共同利益是反共”761

1.出访菲律宾、南朝鲜761

2.美国要筑一道反共产党的墙764

二、意外的惊喜768

1.简直不敢相信768

2.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770

3.杜鲁门给“国军”参战投了否决票774

三、美蒋共同防台778

1.甜果与涩果778

2.台美签约782

四、建立“反共同盟”784

1.接待南朝鲜总统李承晚784

2.建立亚太地区“反共军事联盟”787

3.筹组“世界反共联盟”791

第二十六章 改造国民党一、国民党的改造运动793

1.“复职”视事793

2.检讨与反省797

3.“改造”声势颇大801

二、改造后的国民党805

1.陈诚只是一条狗805

2.“我的短处是严家淦同志的长处”808

三、到台高官的下场812

1.白崇禧成了笼中鸟812

2.“山西王”阎锡山赋了闲815

3.何应钦失权未失宠816

4.陈氏兄弟去养鸡、卖报821

第二十七章 “反攻复国”一、“三民主义光复大陆”825

1.“新”理论哲学基础825

2.三民主义“新”解826

二、“反攻大陆”变奏曲830

1.一、二、三、五计划830

2.“反攻”变“光复”835

3.“毋忘在莒”837

三、“反攻复国”行动842

1.金三角“反共游击军”842

2.历次对大陆的窜扰845

3.“反共游击军”的最终命运849

4.海岛骚扰大陆850

四、究竟谁攻谁853

1.一江山岛被人民解放军占领853

2.金刚计划856

3.“台澎金马”的“金”858

第二十八章 建设“三民主义模范省”一、发展资金和土地改革865

1.大陆财富、美元和侨资865

2.乱中求稳之首计870

3.“土改”三部曲873

二、管好钱袋子876

1.台湾的欧哈特876

2.在钞票上做文章878

3.敛财有道882

三、工业的勃兴883

1.工农业平衡发展883

2.台湾特色的现代化887

第二十九章 走不出去的“外交”一、“苏俄在中国”891

1.反苏“圣经”891

2.苏、蒋“私通”893

二、英法日弃蒋记898

1.英国率先行动898

2.戴高乐的“独立外交”899

3.一衣带水的转向902

三、“汉贼不两立”906

1.“控苏案”906

2.“联合国代表权保卫战”907

3.“宣布”退出联合国910

四、“尼克松不是个东西”915

1.“雷诺案”915

2.台美“蜜月”917

3.“庄敬自强”919

第三十章 传子,还是传贤一、弹丸江山父传子925

1.蒋经国呼之欲出925

2.吴国桢被逼出走927

3.孙立人遭遇横祸932

二、《自由中国》案935

1.终身“总统”935

2.《自由中国》的呼声938

3.胡博士之苦谁人知942

三、“伟大的父亲”946

1.门生让太子946

2.严家淦:yes man951

3.“内举不避亲”954

第三十一章 病逝于台湾岛一、生活中的蒋介石959

1.蒋介石的一天959

2.中正头、微服出行和咬文嚼字963

3.“面试”考官、骂人和事必躬亲966

4.日常生活和审美情趣969

5.疑神疑鬼和信仰972

二、油尽灯枯974

1.多病多灾974

2.路遇横祸978

3.迷信980

三、病床春秋982

1.昏睡半年982

2.宋美龄陪床987

四、“驾崩”和葬礼992

1.病逝于清明节992

2.暂厝于慈湖行馆9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