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督教概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督教概论 第2版
  • (英)麦格拉思著;孙毅,马树林,李洪昌译;游冠辉校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督教概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言1

与基督教相遇:几种途径2

一、文本2

二、仪式2

三、建筑3

四、音乐3

五、艺术3

第一章 拿撒勒人耶稣5

第一节 耶稣作为基督信仰的核心5

第二节 福音书与耶稣8

第三节 耶稣与罗马历史学家11

第四节 耶稣与以色列12

第五节 耶稣与犹太人各派14

第六节 耶稣的降生18

第七节 耶稣开始公开传道20

第八节 耶稣与妇女23

第九节 耶稣的教导:天国的比喻25

第十节 耶稣的受难27

第十一节 复活31

第十二节 事件和意义34

第十三节 新约对耶稣的理解36

一、弥赛亚36

二、主37

三、救主39

四、上帝的儿子40

五、人子41

六、上帝42

第二章 圣经简介44

第一节 “圣经”这一术语的来源44

第二节 旧约与新约的连续性50

第三节 圣经的内容51

第四节 圣经的翻译55

第五节 圣经的诠释58

第六节 灵修式读经:基督教灵修学62

一、中世纪的观念63

二、新教灵修学64

三、圣经的主题与意象67

第三章 旧约71

第一节 旧约的范围72

第二节 旧约的内容75

一、五卷律法书75

二、历史书79

三、智慧书83

四、先知书85

第三节 旧约的主要主题90

一、创造91

二、亚伯拉罕:蒙召与立约93

三、出埃及与颁布律法93

四、进入应许之地96

五、王国的建立96

六、祭司97

七、预言99

八、被掳100

九、归回102

第四章 新约104

第一节 福音书104

一、口传时期105

二、《马太福音》108

三、《马可福音》109

四、《路加福音》111

五、《约翰福音》112

六、符类问题112

第二节 《使徒行传》115

第三节 书信116

一、保罗书信116

二、彼得书信120

三、约翰书信120

四、其他书信121

第四节 《启示录》122

第五章 基督教信念的背景123

第一节 什么是信心?123

第二节 上帝存在的证据?126

第三节 基督教信念的来源130

一、圣经130

二、传统132

三、信经133

四、理性135

第四节 “婢女”:神学与文化的对话136

第五节 什么是神学?138

第六章 基督教核心信念概览141

第一节 上帝143

一、上帝是父144

二、位格的上帝147

三、全能的上帝150

四、三位一体教义152

第二节 创造157

一、创造的模式158

二、创造教义的意义161

三、上帝作为创造者的模式163

四、创造与自然神学165

第三节 人类167

一、人类与“上帝的形象”167

二、人类、堕落与罪169

第四节 耶稣171

一、伊斯兰教对耶稣身份的理解172

二、早期基督教研究基督论的进路173

三、道成肉身的概念175

四、耶稣作为中保177

第五节 拯救179

一、得胜的基督:战胜死亡与罪恶180

二、征服地狱的基督:救赎带来恢复183

三、救赎主基督:救赎满足上帝的要求185

四、慈爱的基督:救赎把爱点燃187

第六节 恩典190

第七节 教会195

一、教会的合一性196

二、教会的大公性197

三、教会的圣洁性199

四、教会的使徒性201

第八节 圣礼202

一、什么是圣礼?203

二、洗礼204

三、圣餐205

第九节 基督教与其他信仰206

一、对其他宗教的“常识”进路207

二、多元主义进路208

三、特定主义进路210

四、包容主义进路211

第十节 终末之事:天堂213

第七章 基督教简史218

第一节 早期教会219

一、基督教与犹太教220

二、基督教与妇女223

三、福音的扩展:保罗226

四、福音的扩展:罗马230

五、基督教的巩固231

六、早期基督教的神学争论235

七、修道制度的起源236

八、凯尔特基督教的兴起237

第二节 中世纪242

一、不稳定性:充满不确定性时期的教会242

二、君士坦丁堡陷落前的东方基督教243

三、西方基督教的复兴245

四、经院哲学的兴起246

五、修会的兴起249

六、西方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250

七、中世纪晚期的西方基督教254

(一)成人教育的提高256

(二)反教权主义的增强257

(三)教义多元论的兴起258

第三节 宗教改革259

一、路德宗的宗教改革260

二、加尔文宗的宗教改革261

三、激进派宗教改革(重洗派)263

四、天主教的宗教改革264

五、新教的兴起264

六、英格兰的宗教改革269

七、新教的主要特征270

八、信仰的认信:新教正统271

九、英语世界中的新教:清教主义273

十、内心的基督新教:敬虔主义274

十一、大觉醒:美国的新教276

十二、罗马天主教的复兴278

十三、特兰托会议280

十四、耶稣会281

十五、天主教灵性神学的复兴282

十六、宗教战争285

第四节 现代时期286

一、宗教冷淡在欧洲的出现287

二、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兴起287

三、美国革命时期的基督教289

四、对上帝的极大反叛:西方无神论的起源291

五、马克思与无神论的巩固292

六、基督教全球化:宣教的时代295

七、罗马天主教不断变化的命运298

八、第一次梵蒂冈会议299

九、维多利亚时期的信仰危机301

十、1915年亚美尼亚种族屠杀304

十一、俄国革命与无神论的国家立场306

十二、纳粹危机:“文化新教”的失败307

十三、第二次梵蒂冈会议310

第八章 全球视野下的基督教313

第一节 各地区的基督教概览313

一、非洲314

二、东南亚与东亚316

三、北美319

四、南美321

五、欧洲324

第二节 基督教:当代形式概览325

一、罗马天主教325

二、东正教328

三、五旬节派330

四、新教333

(一)圣公会334

(二)浸信会335

(三)路德宗336

(四)循道宗337

(五)长老会及其他改革宗派别337

五、福音派运动338

第三节 基督教:全球关切概览340

一、基督教的全球化340

二、基要主义面临的挑战341

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张力344

四、新教宗派的不确定未来345

五、基督教在西方的商品化346

六、对基督教去西化的要求348

七、新的“教会形式”的出现351

第九章 信仰生活:会遇基督教的生活355

第一节 教会生活355

一、基督徒婚礼356

二、基督徒葬礼357

三、九道日课与圣诞颂歌358

四、基督教的敬拜361

(一)祷告363

(二)赞美364

(三)读经366

(四)讲道367

(五)背诵信经368

五、圣礼368

(一)洗礼369

(二)圣餐371

第二节 基督教生活的节期373

一、基督教年历374

(一)降临节376

(二)圣诞节376

(三)主显节377

(四)大斋节377

(五)复活节380

(六)升天节382

(七)五旬节382

(八)三一节383

二、修道日383

第三节 基督教对文化的态度:某些一般要素385

第四节 基督教对文化的影响387

一、基督教与自然科学的发展389

二、基督教的象征:十字架391

三、基督教艺术394

四、教堂建筑400

五、彩色玻璃405

六、圣像409

七、基督教音乐410

八、基督教与文学412

九、朝圣与基督徒生活419

基督教专业术语表423

进深阅读书目432

索引4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