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偏见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偏见心理学
  • 许靖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311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偏见-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偏见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视角下的偏见1

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偏见1

二、为偏见正名3

三、研究偏见的重要性7

(一)社会生活的需要8

(二)方法上的进步9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偏见10

一、偏见的类型10

(一)热偏见和冷偏见10

(二)个人偏见和社会偏见11

(三)认知偏见和道德偏见12

(四)内隐偏见和外显偏见14

二、形形色色的偏见15

(一)民族与种族偏见16

(二)宗教偏见16

(三)文化偏见17

(四)性别偏见17

(五)地域偏见18

(六)行业偏见20

(七)能力偏见22

(八)外貌偏见22

(九)年龄偏见22

三、组织管理中的偏见24

四、内隐偏见31

第三章 偏见心理学理论34

一、对偏见的社会学层面的理解35

(一)影响偏见形成的社会学因素35

1.个体的成长环境36

2.宗教36

3.知识水平37

4.社会地位37

5.社会规范38

6.媒介舆论39

(二)偏见相关的社会学理论39

1.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RCT)39

2.群体间焦虑理论(Intergroup Anxiety Theory,IAT)42

二、偏见的心理学理论45

(一)影响偏见的心理学因素44

1.自尊44

2.人格45

3.移情46

4.价值观与信仰47

5.政治倾向48

6.归因49

7.认知风格49

(二)偏见相关的心理学理论50

1.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50

2.右翼权威主义理论(Right-wing Authoritarianism,RWA)53

3.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AT)56

4.社会支配理论(Social Dominance Theory,SDT)60

5.相对剥夺理论(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RDT)67

6.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SLT)71

7.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SCT)75

第四章 偏见心理学研究方法81

一、偏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81

(一)研究中的道德问题82

(二)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区分84

二、偏见研究方法概述86

(一)偏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86

(二)研究设计88

(三)信度和效度90

三、偏见量表的编制94

(一)传统偏见量表的编制和评分技术94

1.顺序量表法95

2.等距量表法96

3.总加量表法98

4.累积量表法101

5.Q分类法103

(二)偏见量表编制方法的进步103

1.因素分析法103

2.语义区分技术106

3.面分析法108

四、偏见的测量108

(一)问卷法108

(二)量表法110

(三)反应时法111

1.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及其发展111

2.启动法(Priming)114

(四)投射法116

1.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Method,RIM)116

2.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117

3.作业投射法(Assignment Projective Method,APM)117

(五)归因法118

1.情感归因偏误程序(Affective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AMP)118

2.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SEB)120

(六)其他方法123

1.行为观察法123

2.生理指标法124

第五章 应对偏见125

一、偏见的功能125

二、偏见对生活的影响127

(一)正性偏见和负性偏见的影响127

(二)偏见对认知的影响128

三、偏见态度与行为129

(一)偏见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30

(二)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132

(三)预测偏见态度和行为的关系133

四、改变偏见的态度135

(一)改变偏见态度的相关理论136

1.社会学习理论136

2.认知理论136

(二)改变偏见态度的方法139

1.说服模型140

2.观点采择146

3.群体接触150

4.重新分类152

5.自我检控153

6.社会化154

7.改变偏见态度的其他方法155

五、应对偏见的建议155

(一)积极改变自己156

1.正确认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156

2.增加群体间的接触157

3.增加对外群体的了解和认识158

(二)学会影响他人158

1.帮助他人意识到其自身的态度和行为158

2.鼓励群体间的接触159

3.使他人更好地认识自己159

参考文献160

后记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