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通志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静如,梁志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745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7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通志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编 组织志3
(一)总序3
(二)大事纪年15
1919年15
1920年15
1921年15
1922年15
1923年15
1924年16
1925年16
1926年16
1927年17
1928年17
1929年18
1930年19
1931年20
1932年21
1933年21
1934年21
1935年22
1936年22
1937年22
1938年23
1939年24
1940年24
1941年25
1942年26
1943年26
1944年26
1945年27
1946年27
1947年28
1948年28
1949年29
1950年29
1951年30
1952年31
1953年31
1954年31
1955年32
1956年33
1957年33
1958年34
1959年34
1960年35
1961年35
1962年35
1963年36
1964年36
1965年36
1966年37
1967年37
1969年37
1971年38
1972年38
1973年38
1974年39
1975年39
1976年39
1977年40
1978年40
1979年41
1980年42
1981年42
1982年42
1983年43
1984年44
1985年44
1986年45
1987年45
1988年45
1989年46
1990年46
1991年46
1992年47
1993年47
1994年48
1995年48
1996年49
1997年49
1998年49
1999年50
2000年50
(三)党的建设方针52
中共一大关于共产党员是否可以做官的讨论52
中共一大党纲中有关党的建设的规定52
中共二大提出的建党思想52
中共三大关于共产党员入政界问题的决议52
1924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组织工作任务53
192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务工作的指示53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关于组织问题的决议案53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出的党的组织工作方针53
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关于开办最高党校的决定54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关于加强党团工作的规定54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的加强党的机关建设的任务54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关于在农村中发展党的组织的方针54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关于加强党的支部建设的思想55
1927年5月中共五大提出的党的组织建设任务55
1927年8月“八七”会议提出的党的组织建设方针56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的党的组织建设任务56
1928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党的组织的整顿、发展与秘密工作方针56
1928年7月中共六大确定的党的组织工作的任务与方针56
1928年10月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党的改造与建设措施57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确定的使党无产阶级化的方针57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改造党的指导机关的措施57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政治水平的措施58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支部建设的方针58
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意识的决议58
1929年3月周恩来提出的在白色恐怖下健全党的组织的方针59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党的组织路线59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59
192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巩固与发展党的组织的路线60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党的建设方针60
193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产业工人入党,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的方针60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党的思想路线60
1930年7月中共全国组织会议关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的方针61
1930年7月中共全国组织会议关于引进新干部的方针61
1931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党的组织的决议61
193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全国组织报告的决议61
1931年5月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央巡视员条例62
193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央代表与地方党委关系的规定62
193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苏区党的改造工作的方针63
1931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干部工作的任务与方针63
1933年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关于巩固党的组织与领导的决议63
1933年2月中共临时中央关于加强产业支部建设的方针64
1933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局关于健全支部生活的指示64
1934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的组织工作方针65
1934年4月颁布的苏维埃国有工厂支部工作条例65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扩大与巩固共产党的任务65
1937年5月毛泽东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问题66
1937年6月中共白区代表会议确定的干部工作方针66
1937年六、七月间中共中央关于红军中党的组织问题的决定66
1937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红军改编后党的组织的决定67
1937年7月毛泽东《实践论》67
1937年8月毛泽东《矛盾论》67
1937年9月毛泽东论反对自由主义68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恢复党籍及重新入党问题的通知68
193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扩大党的组织,大量发展党员的方针68
193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征收党费的通知68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恢复党籍及重新入党问题的通知69
1938年9月陈云论干部政策69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阐明党的干部政策69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组织工作中国化69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述的党的组织工作方针70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阐述的干部工作方针70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述的党的领导问题70
1939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敌占区党的组织及工作任务的指示71
1939年5月陈云论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71
1939年7月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71
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72
1939年10月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72
193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72
1939年12月陈云谈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73
1940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73
1940年11月陈云提出的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73
194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地方党及军队中党务委员会工作的决定74
194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74
1941年2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的军政委员会条例75
1941年4月张闻天关于提高干部学习质量的论述75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75
1941年5月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76
1941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制定的干部保健条例76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76
1941年7月刘少奇关于中国党应克服缺乏理论的弱点的意见77
1941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77
1941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78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对老干部工作的指示78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78
1941年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党费的决定79
194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根据地内国民党员加入共产党的规定79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79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延安干部学校的办学方针80
1942年2月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80
1942年2月毛泽东《反对党八股》80
194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80
194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81
1942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延安几种干部培养与使用的决定81
194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81
1942年7月、1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对待原四方面军干部的政策82
1942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实行一元化领导的决定82
1942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团员团龄及转党问题的规定82
1942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领导与精兵简政工作的指示83
1942年12月中共中央总学委关于肃清延安“小广播”的通知83
1943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征调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84
1943年1月任弼时论干部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84
194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决定85
1943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审查干部的方针86
194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反特务斗争必须坚持少捉少杀少捉不杀的指示86
194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坦白分子的六种分析给各地的指示86
1944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纠正反奸斗争中“左”的错误的指示87
194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审干反奸问题给各地的指示87
1945年5月陈云关于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论述88
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思想88
1948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89
1948年1月刘少奇关于土改整党中必须纠正“左”倾错误的信89
194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89
1948年5月、6月中共中央关于晋绥整党的指示89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革命军人入党的办法90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知识分子入党后改变成份的决定90
194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的指示90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健全党委制的指示90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90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91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为夺取全国政权准备干部的决议91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党的若干方针91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组织部门业务与报告请示制度的通知92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政策研究室业务的通知92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对东北局《建党工作大纲》的修改意见92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培养产业工人干部的方针93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入党成份的规定93
1949年3月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93
1949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准备抽调大批干部问题的指示94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党委的决定94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华中局关于纠正乡村干部不良作风的决定95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95
1950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95
1950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决定95
1951年3月刘少奇提出的共产党员八项条件96
1951年4月刘少奇提出的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任务96
1951年5月刘少奇关于在国营工厂中建立党委问题的信96
1951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提出的党对国营企业领导的任务与制度97
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会议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97
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会议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97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结合进行的指示98
195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三反”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的决定98
1952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农村中富农成分的党员的党籍问题的新规定98
1952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的东北局关于县区村整党与党员雇工放债等问题的指示98
1952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工作部的决定98
1952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安子文关于目前整党和建党工作的报告99
1953年2月中共中央批转华北局关于农村整党具体政策的两个规定99
195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99
195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统一调配干部,团结和改造原有技术人员以及大量培养和训练干部的决定100
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00
1954年2月陈云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关于高级领导人要提高革命觉悟的发言100
1954年2月邓小平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关于骄傲自满是团结的大敌的发言100
1954年3月中共中央对中国科学院党组报告的批示中提出的科技干部使用与培养方针101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101
1956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01
1957年4月邓小平关于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观点102
1958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102
1958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的通知103
1958年7月毛泽东拟定的《工作方法六十条》103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103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今后接收党员的意见103
196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指示104
196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104
1962年初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上论党的建设问题104
1962年初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上谈党的建设问题104
1962年2月周恩来谈党的作风问题104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关于交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决定105
1962年12月邓小平论执政党的干部问题105
1963年1月中共中央对《组织工作会议纪要》的批示105
1963年5月周恩来关于干部要过好“五关”的讲话105
1963年5月周恩来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论述106
1965年6月、12月邓小平关于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的思想106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党员党籍处理问题的通知106
1967年毛泽东提出的“五十字”建党方针107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等关于整顿、恢复、重建党组织的意见和问题107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党章党纲工作的通知107
1968年9月中共中央等转发关于在产业工人中有步骤地发展新党员的请示报告107
1969年4月林彪在中共九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建党方针108
197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高级干部学习问题的决定108
197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中央各部委和国家机关中建立党组和党委问题的补充通知108
1979年11月邓小平提出的选拔接班人的任务108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关于成立书记处的决议109
1980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09
1980年7月中央关于“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110
1980年8月中央关于禁止在对外活动中送礼、受礼的决定110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10
1982年6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111
1982年6月中国共产党财贸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111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党的建设任务112
1982年9月陈云在党的十二大上关于大量提拔中青年干部的讲话112
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任务、政策和制度113
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清理领导班子中“三种人”问题的通知113
1983年10月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关于整党的决定113
1984年12月中央批转的中组部、中宣部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报告113
1985年2月中央转发的中组部关于大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的报告114
1986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114
1986年4月胡耀邦关于正确处理党内两种不同的矛盾的问题115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15
1986年11月中央组织部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通知116
1987年中共十三大关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任务和方针116
1988年12月中央批转的中组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的制度的意见116
1989年2月2日乔石关于正确认识现状讲求党建实效的讲话117
1989年7月中央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117
1989年8月江泽民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党的建设的任务117
1989年12月江泽民在党建理论研究班谈党的建设方针118
199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19
1990年6月江泽民谈加强党校建设的几个问题120
1991年4月江泽民关于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讲话120
1991年7月江泽民“七一”讲话中阐明的党的建设方针120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和方针121
1993年6月江泽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讲话121
1993年10月胡锦涛关于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讲话122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122
1994年9月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23
199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123
1994年11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确定的干部工作方针和任务124
1994年11月中组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党支部的意见》124
199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125
199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125
1996年6月江泽民关于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125
1996年9月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125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126
1997年12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确定的组织工作方针126
1998年3月中组部等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的通知127
1998年7月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确定的高校党建工作方针127
1998年8月中组部提出的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的方针和原则127
1999年11月中组部提出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任务和方针128
2000年1月曾庆红关于新时期组织工作任务和方针的讲话128
2000年2月江泽民关于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129
2000年12月江泽民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讲话129
(四)组织发展131
共产主义小组131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31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32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32
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33
济南共产主义小组133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34
东京共产主义小组134
巴黎共产主义小组13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35
中共一大产生的中共中央局135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地方组织135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35
中国共产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135
中共二大以后的中共中央局135
中共二大以后的地方组织135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35
中国共产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136
中共三大以后的中共中央局136
中共三大以后的地方组织136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36
中国共产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136
中共四大以后的中共中央局136
中共四大以后的地方组织137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与主席团138
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138
中共五大选举的中央监察委员会138
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138
中共五大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38
中共五大以后的主要地方组织139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39
八七会议选举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139
八七会议后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139
八七会议后的各中央局和省委组织139
南昌起义的领导机关140
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140
广州起义的领导机关140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各地领导武装起义的主要“特委”140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农村根据地的党组织140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141
中共六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审查委员会141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141
中共六大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41
中共六大以后党在白区的各省委141
中共六大以后各农村根据地的党组织142
中央行动委员会143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前后白区的中央派出机构143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成员的变动143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成员的变动143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43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143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时期的领导机关144
1931年至1932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主要组织144
中共苏区中央局144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党组织145
1933年1月以后的中共中央局145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成员的变动145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45
1933年至1934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主要组织146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改组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46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苏区政府机关146
红军长征后南方游击区的党组织146
1935年至1937年7月间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主要组织147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决定成立的新的中央军委147
1937年8月至12月间的中共中央书记处147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的中央政治局148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的七大准备委员会148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改组后的中央书记处与此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48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地方组织148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党组织149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补选的中央委员149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49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后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主要省、区党委149
1941年1月至1942年12月间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150
1941年1月至1942年12月间的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省、区党委150
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中央领导机关的调整151
1943年1月至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主要组织151
1943年1月至1945年8月各主要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组织151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152
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政治局和书记处152
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间的中共中央机关153
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间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部分省、市委153
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153
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153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后的中央机关153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后的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解放区人民政府154
建国初期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154
建国初期的各中央局、中央分局154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央委员会成员的变动155
1950年至中共八大前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成员的变动155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155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的中央领导机关155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至八届十一中全会以前对中央领导机关成员的变动155
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156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56
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156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156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关156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156
中共十大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5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157
中共十一大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158
1949年9月至1978年12月间中共中央各部门负责人15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159
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中央领导机关成员名单15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侯补委员名单160
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中央领导机关名单160
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160
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中央领导机关名单16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161
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的中央领导机关名单162
(五)组织机构16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63
中央局163
中共中央政治局16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63
中共中央书记处163
中共中央组织部163
中共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164
中共中央宣传部164
中共中央办公厅164
中共中央工农部164
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164
中共中央工人部165
中共中央职工部165
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165
中共中央农民部165
中共中央妇女部165
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165
中共中央民众运动委员会165
中共中央军事部166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166
中共中央审查委员会166
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166
中央特科166
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上海“文委”)166
中央行动委员会166
中央代表团166
中共中央党报编辑委员会167
中共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167
中共中央局167
中共中央组织局167
三人团167
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167
中共中央白区工作委员会167
中共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167
中共中央白军工作部167
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168
中共中央交通局168
中共中央联络局168
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168
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168
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168
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169
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169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169
中共中央管理局169
中共中央总卫生处169
中央政治研究室169
中央党务研究室169
中共中央党与非党干部审查委员会169
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170
中共中央组织委员会170
中共中央编译局170
中共中央社会部170
中共中央情报部170
中共中央调查部170
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170
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171
中共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171
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171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71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171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171
中共中央工业交通部172
中共中央财贸部172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17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党组172
中共中央北方局172
中共中央长江局172
中共中央南方局172
中共苏区中央局172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173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173
中共上海中央局173
中共中央分局173
中共中央西北局174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174
中共中央东南局174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174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174
中共中央中原局174
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174
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174
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174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175
中共中央华中局175
中共中央太行分局175
中共中央晋绥分局175
中共中央平原分局175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175
中共中央南方局175
中共鄂豫皖中央局175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175
中共中央华东局176
中共中央华中分局176
中共中央东北局176
中共中央冀热辽分局176
中共中央北满分局176
中共中央西满分局176
中共中央南满分局176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176
中共中央上海局176
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176
中共中央华北局176
中共中央西南局176
党的代表大会176
党的代表大会主席团177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177
党的代表会议177
党的地方组织177
党的基层组织177
地方党委书记处178
地方党委常务委员会178
党的基层党委178
党的总支与总支委员会178
党的支部与支部委员会178
机关党委与机关党支部179
党的派出机关179
党组179
联合支部179
支部干事会179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179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法委员会180
中央财政经济领导小组18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8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80
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180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180
中共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180
(六)组织制度182
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82
中共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182
中共三大制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182
中共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182
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183
中共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83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183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84
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84
中共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85
中共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85
中共十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85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185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186
民主集中制186
党内民主186
党内集中187
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187
组织生活制度187
集体领导制度187
党内选举制度188
报告工作制度188
党委全委会议制度188
党委常委会议189
党委扩大会议189
支部党员大会189
支部委员会会议189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89
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190
党的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90
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191
(七)党员192
党员条件192
党员义务192
党员权利192
入党手续193
积极分子的考察与培养193
入党宣誓仪式193
党员誓词193
党员类别193
预备党员转正194
追认党员194
党员组织关系194
党员登记194
党费194
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195
民主评议195
(八)干部制度197
干部任免制度197
干部交流制度197
干部鉴定制度197
干部审查制度198
干部工资制度198
干部档案管理制度198
干部分级管理制度199
干部调配制度199
干部回避制度199
干部辞职降职制度199
干部考核制度200
干部教育制度200
(九)干部教育机构201
外国语学社201
湖南自修大学201
上海大学201
安源党校202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202
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202
中山学院202
中山军事学校202
中法学校202
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203
苏维埃大学203
中共中央党校203
马列学院203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校203
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204
陕北公学204
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204
延安大学204
中国女子大学205
民族学院205
华北联大205
(十)会议与事件20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洗党”运动206
1930年7月全国组织会议206
延安整风运动206
审干运动207
“抢救”运动207
1947年的整党运动208
建国初期的整党运动208
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08
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09
第一次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209
关于高岗问题、饶漱石问题座谈会209
1957年的整党整风209
“文化大革命”中的整党建党210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210
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210
全国省地县级领导班子调整210
1983年至1987年的整党211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211
中组部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212
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212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12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213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213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213
中央顾问委员会的产生和撤销214
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214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15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15
全党领导干部开展“三讲”教育215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216
第四编 宣传志3
(一)总序3
(二)大事纪年234
1920年234
1921年234
1922年234
1923年234
1924年235
1925年235
1926年235
1927年236
1928年236
1929年236
1930年237
1931年237
1932年237
1933年237
1934年238
1935年238
1936年238
1937年238
1938年239
1939年239
1940年239
1941年240
1942年240
1943年240
1944年240
1945年241
1946年241
1947年241
1948年241
1949年242
1950年243
1951年243
1952年244
1953年245
1954年245
1955年246
1956年246
1957年247
1958年247
1959年248
1960年248
1961年248
1962年248
1963年248
1964年249
1965年249
1966年249
1967年250
1968年251
1969年252
1970年252
1971年252
1972年252
1973年253
1974年253
1975年253
1976年254
1977年255
1978年255
1979年256
1980年256
1981年257
1982年257
1983年257
1984年257
1985年258
1986年258
1987年258
1988年259
1989年259
1990年259
1991年259
1992年260
1993年260
1994年260
1995年261
1996年261
1997年262
1998年262
1999年263
2000年263
2001年263
(三)方针政策264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宣传工作的规定264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宣传工作的规定264
1923年11月中共三届一中全会关于宣传教育问题的决议案264
1924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宣传教育工作的措施264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对于宣传工作之决议案264
1925年10月中共扩大的四届二中全会关于宣传工作的任务与方针265
1926年7月中共扩大的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宣传部工作的决议案265
1926年7月中共扩大的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农民的宣传问题的规定265
1927年3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关于普及政治宣传的意见265
1927年5月中共五大职工运动议决案中关于职工宣传与教育工作的规定266
1928年7月中共六大提出的党的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266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关于宣传工作的决定266
1932年10月张闻天对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的批判266
1932年11月张闻天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267
1933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国法西斯蒂的提纲267
1934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反对《华北停战协定》的宣传大纲267
1936年1月中共中央为转变目前宣传工作给各级党部的信268
193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宣传方针的指示268
1937年5月毛泽东谈北方青年与抗日民主268
1937年9月洛甫、毛泽东关于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成后宣传内容的指示268
193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党报问题给地方党的指示269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述的宣传教育工作方针269
1939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发行部的通知269
1939年4月中共中央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269
1939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270
1940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270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270
1940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干部策略教育的指示271
194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方针271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充实和健全各级宣传部门的组织及工作的决定271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委关于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272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抗日根据地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272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272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指示273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大后方党的干部教育的指示273
1941年1月总政治部、中央文委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273
1941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反敌伪宣传工作的指示273
1941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刊物问题的决定274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展开对国民党宣传战的指示274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274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274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275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276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群众鼓动工作的指示276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的宣传要点276
1942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改造党报的方针277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工作方针277
1942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277
1942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联大工作的指示278
1942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通讯社和报纸的宣传应符合党的政策的指示278
1943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278
1943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宣传反击的指示278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行阶级教育问题的通知278
1944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政治教育问题的通知279
1944年10月毛泽东论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279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文化教育、知识分子问题的主张279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的目前宣传方针280
194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宣传攻势的指示280
1946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停战后的宣传方针的通知280
194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宣传反攻中应注意事项的指示280
1946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广播、报纸宣传方针的通知281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荐文艺作品问题的指示281
1947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禁止毁坏古书、古迹的指示281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反客里空运动的指示282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日报编辑部会议上的讲话282
1948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与报告制度的决定282
194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原新解放区的知识分子方针283
1948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新收复城市的大学教育方针283
1948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城市党报的方针283
1948年10月刘少奇提出的办报思想283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电影工作的方针284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制定的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处理办法284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纠正新闻报道中的右倾偏向的指示284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对新区出版政策的规定285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布宣传口号问题给天津市委的指示285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不要另提宣传口号的指示285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教育的方针285
1949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报纸、刊物、通讯社登记暂行办法286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成立外文翻译机构的决定286
1949年7月周恩来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提出的文学艺术工作方针286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出版物的规定287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政策287
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宣教部门干部政治待遇的指示287
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华总社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宣传工作中应注意事项的指示287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政府成立后党的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287
1949年12月全国教育会议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288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288
1950年4月新闻总署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规定288
1950年4月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288
1950年5月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89
1950年5月毛泽东在沈阳市政府关于铸毛泽东铜像给新闻摄影局公函上的批示289
1950年6月政务院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289
1950年6月周恩来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289
1950年6月毛泽东就学生健康问题给教育部长马叙伦的信289
1950年7月政务院关于保护古文物建筑的指示289
1950年7月文化部颁布的电影新片颁发上演执照暂行办法290
1950年7月文化部颁布的国产影片输出暂行办法290
1950年7月文化部颁布的国外影片输入暂行办法290
1950年7月文化部颁布的电影旧片清理暂行办法290
1950年7月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290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私立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291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291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专科学校暂行规程291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转发的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的工农教育方针291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反对反革命宣传的指示291
1950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的指示292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292
1950年10月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指示292
1950年12月政务院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293
1950年政务院颁布的征集革命文物办法293
195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293
1951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实施办法293
195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调整各级党委宣传部的工作和机构的指示294
1951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294
195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克服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偏向的指示295
1951年5月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295
1951年5月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方针295
1951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95
1951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收集党史资料的通知296
1951年9月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的讲话296
1951年10月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296
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的指示296
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297
1952年1月全国政协常委会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学习运动的决定297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学习》杂志错误的检讨297
1952年3月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298
195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和清理“中层”的指示298
1952年8月政务院颁布的管理书刊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暂行条例299
1952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国际时事宣传的规定299
1952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及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299
1952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高教部党组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299
1952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教育部党组关于大中小学教育和扫盲运动等问题的报告300
1952年12月文化部关于整顿和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的指示300
1953年2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对文艺工作领导的报告300
1953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天津市委工程技术人员会议情况及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301
1953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1953至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301
195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教育工作的决定301
1953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新华社记者采写内部参考资料的规定301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引用毛泽东或中央其他负责同志言论应注意事项的规定302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善学校工作及防止学生罢课和请愿事件的指示302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改善党内通信工作的通知302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303
1954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文化艺术工作的任务和方针303
1954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303
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在农村中的宣传工作的指示303
195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武汉大学要求撤销政治辅导处问题的通知304
195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304
1954年10月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305
1954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毛泽东思想”应如何讲解问题的通知305
195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干部和知识分子中组织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演讲工作的通知305
1955年1月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宣部关于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305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306
1955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检查标语的报告306
1955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关于设置和培养专职理论教员实施办法的通知306
1955年8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党的学校工作方针307
1956年1月周恩来对于知识分子的估计307
1956年1月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提出的科技发展方针307
1956年1月李富春在知识分子会议上阐述的科技工作方针308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决定308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争取尚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回国问题的政策308
1956年3月刘少奇关于作家修养问题的谈话309
1956年3月刘少奇对于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309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文章309
1956年4月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09
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宣布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09
1956年4月陆定一关于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它自由的发言310
1956年5月陆定一对“双百”方针的阐述310
1956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的报告310
1956年8月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311
1956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文章311
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谈知识分子问题311
1957年6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阐述的教育改革的方针311
1957年7月毛泽东关于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的社论312
1957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禁止用个人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等名字的通知312
1958年1月毛泽东关于办好省报问题给刘建勋、韦国清的信312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报纸刊物报道涉及兄弟党党内斗争、党的秘密和重大政治问题时注意事项的通知312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网问题的通知313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各省、市、自治区必须加强理论队伍和准备创办理论刊物的通知313
1958年5月刘少奇关于中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讲话313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外事小组关于调整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领导问题的报告313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313
1958年11月毛泽东关于读书的建议314
1959年5月周恩来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讲话314
195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教育工作的十个文件的通知314
195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纠正乱印乱发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讲话记录的指示315
1960年3月邓小平关于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讲话315
1961年6月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提出的“科研十四条”315
1961年6月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阐述的文艺工作方针315
1961年7月聂荣臻关于调整地方科研机构的意见315
1961年8月陈毅关于红与专及思想改造和思想批判问题的讲话316
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316
1961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不要用龙来象征中国的通知316
196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重要新闻必须送请审查的通知316
1962年3月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317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论知识分子政策317
1962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317
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科技会议上论科技现代化317
1963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组织部关于一年来轮训干部工作的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317
1963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关于停演“鬼戏”的请示报告318
1963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转发总政宣传部《关于宣传雷锋事迹问题的报告》的通知318
196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纪念历史人物应事先请示报告的通知318
1963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提法的通知319
1963年12月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批示319
1964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319
1964年6月毛泽东对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报告的批示319
1964年8月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讲话319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县以上干部学习毛泽东哲学著作的决定320
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半工半读教育制度问题的指示320
196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新闻报道中消灭弄虚作假的通知320
1965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绘制和印行领袖像等问题的通知320
1965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半农半读教育的指示321
1966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的汇报提纲321
1966年6月至197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高校招生办法的几个文件321
1966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为彻底干净搞掉“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黑线”而斗争的请示报告322
1966年10月中央军委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322
1967年1月至9月中共中央关于广播电台和报纸宣传的几个通知322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文艺团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规定323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323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意见323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大专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规定323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各省、市、自治区报纸宣传问题的几项规定324
1967年3月至12月中共中央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几个通知324
196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文物图书的意见325
1967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建造毛泽东塑像问题的指示325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等转发毛主席不同意绝对权威提法等问题的批示325
1968年7月毛泽东关于办大学问题的指示325
1968年8月至1969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派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的几个文件325
1971年7月印发的毛泽东关于对外宣传工作的指示326
1971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327
197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毛泽东对理论问题的指示的通知327
1975年4月毛泽东对新华社关于报导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批示327
197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走后门”现象的通知327
1975年7月毛泽东对电影《创业》的作者张天民来信的批语328
1975年8月毛泽东关于《水浒》的谈话328
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毛泽东关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谈话328
1977年5月邓小平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28
197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32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329
1979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建议中央撤销两个文件的报告的通知329
1980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学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330
1980年6月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关于改进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330
1980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331
1980年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通过的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331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对外宣传小组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通知331
1980年9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三中全会以来的宣传工作向中央的汇报提纲的通知332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332
198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332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处理非法刊物、非法组织和有关问题的指示332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333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方针333
198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科委党组《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的通知333
198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334
198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整理古籍的指示334
1981年9月胡耀邦在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党的文艺工作方针334
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同外宾接触中要维护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通知335
198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检查知识分子工作的通知335
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严禁进口、复制、销售、播放反动黄色下流录像制品的规定336
1982年9月中共中央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针336
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337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337
1983年3月胡耀邦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大会上阐述的知识分子政策337
1983年6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338
1983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的通知338
1983年7月中宣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339
1984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转发《全国新闻真实性问题座谈会纪要》的通知339
1985年2月胡耀邦论党的新闻工作方针339
1985年3月邓小平关于《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谈话340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340
1985年8月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341
1985年9月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341
1985年9月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讲话341
198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342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342
198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343
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343
1987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343
1988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344
1989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344
1990年1月李瑞环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讲话344
1990年2至3月中央领导题词号召全国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345
1990年6月全国党校校长会议发出关于提高干部素质的通知345
1990年6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农村中小学参加扫盲工作的通知345
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报纸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346
1990年12月中央关于今后十年和“八五”计划期间的教育政策346
199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346
1991年3月中宣部等关于当前繁荣文艺创作的意见346
1991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文化事业若干政策347
199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七·一”讲话中阐明的党的文化工作方针347
1992年1月李瑞环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347
1992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的意见348
1992年中宣部、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348
1993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关于宣传工作的重要批示348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348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349
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349
199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讲话350
1995年中组部、中宣部发出关于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350
1995年中宣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351
1996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讲话351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文艺工作的若干意见》351
199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的通知352
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