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福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水资源的概念与特性1
一、水资源概念1
二、水资源特性2
第二节 水资源的分类4
第三节 主要任务和内容6
第一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7
第一节 地球水量储存与水循环7
一、地球水量储存与分布7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8
三、我国水循环的途径9
四、地球上的水量平衡10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概况11
一、我国水资源的状况11
二、我国水资源的特征11
第三节 全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6
一、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16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17
第四节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8
一、农业用水19
二、生活和工业用水19
三、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9
四、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20
第一节 降水、径流和蒸发22
一、降水22
第二章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22
二、径流26
三、蒸发27
第二节 河流和流域29
一、河流29
二、流域30
一、河川径流的基本概念31
二、河川径流的形成31
第三节 河川径流31
三、河川径流的影响因素33
四、河川径流的补给来源34
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35
第一节 河岸引水工程35
一、无坝引水35
二、有坝引水36
三、傍河抽水工程39
第二节 蓄水工程——水库工程40
一、水利枢纽40
二、水库44
三、枢纽建筑物46
一、灌溉渠道工程58
第三节 输水工程58
二、管道工程60
第四节 扬水工程61
一、水泵62
二、泵站64
第四章 地下水的储存与循环66
第一节 地下水的储存66
一、岩石的空隙66
二、水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69
三、含水层与隔水层71
四、地下水的类型73
一、地下水的补给80
第二节 地下水的循环80
二、地下水的径流82
三、地下水的排泄82
四、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转化84
第三节 地下水的运动86
一、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及基本规律86
二、地下水流向井的稳定运动88
三、地下水流向井的非稳定运动96
第四节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103
一、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104
二、无越流含水层中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111
三、越流系统中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113
四、给水度和降水渗入系数的确定115
第五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117
第一节 管井117
一、管井的型式与构造117
二、出水量计算124
三、成井工艺131
四、维修与管理134
第二节 大口井135
一、大口井的构造136
二、大口井的施工137
三、大口井出水量计算138
四、大口井的设计要点139
第三节 辐射井140
一、辐射井的型式140
二、辐射井的结构构造140
三、辐射井的施工142
四、辐射井出水量的确定142
第四节 复合井143
一、复合井的构造及其适用条件143
二、复合井的计算143
第五节 截潜流工程144
一、截潜流工程的结构、型式与构造144
二、截潜流工程的位置选择146
三、截潜流工程的布置方式146
四、截潜流工程出水量计算147
第六章 取水工程150
第一节 供水水源的特点与水源选择150
一、供水水源的特点150
二、供水水源的选择151
第二节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形式及取水位置的选择152
一、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形式153
二、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153
第三节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156
一、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型式156
二、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构造157
二、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构造162
一、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形式162
第四节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162
第五节 其他固定式取水构筑物166
一、江心式取水构筑物166
二、直吸式取水构筑物167
三、斗槽式取水构筑物167
第六节 移动式取水构筑物169
一、浮船式取水构筑物169
二、缆车式取水构筑物172
第七节 湖泊和水库取水构筑物173
一、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173
第八节 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174
二、湖泊和水库取水构筑物的类型174
一、山区河流及其取水方式的特点175
二、低坝式取水构筑物175
三、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176
第九节 海水取水构筑物177
一、海水取水的特点177
二、海水取水构筑物178
第十节 地下水源地的选择及允许开采量的确定179
一、地下水源地的选择179
二、水源地允许开采量的确定180
二、开发地下水井群的合理布局186
一、开发地下水的形式及取水构筑物种类186
第十一节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布局186
第七章 水源涵养、水源保护和人工补源工程194
第一节 水源涵养194
一、植被建设与水源涵养194
二、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196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区的划分与防护196
一、水资源保护原则197
二、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与防护198
三、肥城盆地地下水资源保护区简介201
第三节 人工补源回灌工程203
一、人工回灌地下水的作用204
二、人工回灌地下水的基本条件205
三、人工回灌地下水方法207
四、地下水库213
第八章 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216
第一节 污水资源化概述216
一、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216
二、水体污染217
三、污水资源化219
第二节 污水资源化的物理处理方法228
一、截留228
二、沉淀230
三、过滤237
四、气浮239
五、离心分离241
第三节 污水资源化的化学及物理化学法241
一、混凝242
二、氧化还原243
三、化学沉淀244
四、中和244
五、溶剂萃取244
六、磁力分离246
七、膜分离246
八、吸附248
九、离子交换249
第四节 污水资源化的生物处理法250
十、电解250
一、活性污泥法251
二、生物膜法259
三、厌氧生物处理技术261
四、污水的自然生物净化系统263
五、污泥处理技术概述264
第五节 污水的消毒264
一、消毒机理265
二、氯消毒265
三、臭氧消毒268
四、二氧化氯消毒269
五、次氯酸钠消毒270
六、紫外线消毒271
七、超声波消毒271
八、电场消毒法272
九、光催化氧化消毒法272
十、协同消毒作用273
第六节 污水的回用方式、途径及回用的经济分析273
一、污水回用的方式274
二、污水资源化的实施途径284
三、污水回用的经济分析284
四、污水回用的对策探讨286
参考文献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