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家庭医生大全 (原《新赤脚医生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家庭医生大全》编辑部编著 著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72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家庭医生大全 (原《新赤脚医生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17
咳嗽17
胸痛19
呕吐22
腹泻25
黄疸27
肝脾肿大30
腹水32
便血34
血尿36
水肿38
头痛40
眩晕43
第二章 小儿常见病46
第一节 概说46
小儿的生长发育46
小儿保育47
小儿诊断的特点47
小儿治疗的特点48
第二节 新生儿疾病49
新生儿颅内出血49
新生儿败血症50
新生儿破伤风50
新生儿硬肿症51
第三节 小儿传染病51
麻疹51
水痘53
猩红热54
流行性腮腺炎55
百日咳56
白喉57
脊髓灰质炎58
第四节 小儿各系统疾病59
支气管肺炎59
口腔炎61
鹅口疮61
疱疹性口腔炎61
溃疡性口腔炎62
婴儿腹泻62
佝偻病65
婴儿手足搐搦症66
低血糖症67
遗尿67
暑热症68
第三章 急症处理69
高热69
腹痛72
昏迷73
小儿惊厥78
休克80
晕厥83
中暑84
呼吸困难85
气胸87
血胸88
出血89
咯血89
呕血与黑粪91
鼻出血(鼻衄)92
常用农药及除害药物中毒93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93
土农药雷公藤中毒94
常用除害药物中毒95
急性中毒95
喉阻塞99
异物100
疯狗咬伤101
毒蛇咬伤102
电击伤105
溺水106
第四章 怎样预防疾病107
第一节 让群众掌握防病知识107
水源管理107
粪便管理111
灭蚊111
灭蝇113
灭蟑螂114
灭臭虫114
灭鼠114
灭钉螺115
灭虱115
化肥及农药中毒的预防116
第五章 怎样认识和治疗疾病118
第一节 怎样认识疾病118
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感性知识118
综合感觉材料,作出初步诊断119
第二节 怎样治疗疾病120
树立整体观念,反对孤立片面120
深入事物本质,治病必须治本121
抓住主要矛盾,注意主次缓急121
区别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制宜122
第六章 中医是怎样看病的123
第一节 四诊要点123
问诊123
望诊123
闻诊124
切诊124
第二节 辨证施治125
一、八纲辨证施治126
虚实126
表里126
寒热126
阴阳127
二、脏腑、气血的辨证施治127
心病127
肝病127
脾病128
胃病128
肺病128
肾病129
膀胱病129
肠病129
气证130
血证130
三、病邪的辨证施治130
风证130
温证131
痰证131
暑证132
燥证132
食积132
虫证132
四、热性病的辨证施治133
第七章 针灸与推拿134
第一节 针灸134
针刺的方法134
艾灸的方法136
常用穴位137
常见病症的针灸配穴150
穴位的经络联系151
第二节 耳针疗法155
第三节 推拿疗法160
第八章 新医疗法167
第一节 新针疗法167
新针疗法特点167
新穴介绍167
新针疗法要穴治疗歌169
第二节 针刀疗法170
第三节 新罐疗法171
第四节 穴位注射疗法172
第五节 挑治疗法174
第九章 常用中草药175
第一节 中草药一般知识175
第三节 常用中草药简介179
一、解表药179
二、清热药183
三、祛风湿药216
四、利尿渗湿药222
五、化痰止咳药233
六、理气药238
七、活血药242
八、止血药253
九、消食药263
十、驱虫药264
十一、泻下药267
十二、清暑药268
十三、祛寒药269
十四、安神、镇痉药270
十五、补益药272
十六、收敛药282
十七、软坚药285
十八、外用药286
第十章 意外伤害救护与三防287
第一节 意外伤害救护四项技术287
止血287
包扎290
固定296
搬运297
第二节 核武器的防护301
第三节 化学武器的防护304
第四节 生物武器的防护308
第十一章 传染病310
第一节 概说310
传染病的传播310
控制和消灭传染病311
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318
流行性感冒318
流行性乙型脑炎31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22
病毒性肝炎324
细菌性痢疾326
伤寒及副伤寒328
斑疹伤寒330
结核病330
肺结核331
肾结核331
肠结核332
结核性胸膜炎332
结核性腹膜炎332
稻热病(钩端螺旋体病)333
败血症334
第三节 其他传染病338
第十二章 寄生虫病341
血吸虫病342
急性血吸虫病344
慢性血吸虫病344
晚期血吸虫病351
蛔虫病359
钩虫病361
蛲虫病363
绦虫病364
丝虫病364
疟疾367
阿米巴痢疾369
姜片虫病370
中华支睾吸虫病(中华肝吸虫病)371
肺吸虫病371
广州管圆线虫病372
第十三章 内科疾病374
第一节 呼吸系统374
解剖生理知识374
体格检查方法375
上呼吸道感染378
急性支气管炎379
慢性支气管炎380
哮喘381
支气管扩张383
大叶性肺炎383
病毒性肺炎385
呼吸系统其他疾病385
第二节 消化系统386
解剖生理知识386
体格检查方法388
急性胃肠炎389
慢性胃炎391
溃疡病392
慢性肠炎393
胃肠神经官能症394
肝硬化395
消化系统其他疾病397
第三节 循环系统398
解剖生理知识398
体格检查方法399
风湿病401
慢性风湿性瓣膜病(风心)402
高血压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40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405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406
心律失常407
心力衰竭409
循环系统其他疾病411
第四节 泌尿系统412
解剖生理知识412
体格检查方法413
肾小球肾炎413
急性肾炎414
慢性肾炎415
急慢性尿路感染417
泌尿系结石419
泌尿系统其他疾病419
第五节 血液系统420
贫血421
缺铁性贫血421
再生障碍性贫血422
紫癜42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3
过敏性紫癜424
白血病425
急性白血病425
慢性白血病426
血液系统其他疾病426
第六节 神经系统427
解剖生理知识427
体格检查方法428
三叉神经痛430
坐骨神经痛430
面神经瘫痪432
癫痫432
脑血管意外434
偏头痛436
神经系统其他疾病436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437
糖尿病438
单纯性甲状腺肿439
甲状腺机能亢进440
内分泌系统其他疾病441
第八节 其他442
神经衰弱442
癔病(歇斯底里)443
精神分裂症444
暑湿病446
类风湿性关节炎446
第十四章 妇女病和接生常识449
第一节 概说449
女性生殖器解剖449
女性生殖器生理450
阴道检查451
第二节 妇女病452
月经不调452
闭经454
痛经455
带下456
盆腔炎458
急性盆腔炎458
慢性盆腔炎459
子宫脱垂459
女生殖器肿瘤460
子宫肌瘤460
卵巢囊肿461
子宫颈癌462
第三节 接生知识462
产前检查462
流产466
妊娠中毒病468
早期妊娠中毒病(妊娠剧吐)468
晚期妊娠中毒病468
产前出血469
前置胎盘469
胎盘早期剥离470
正常分娩(顺产)470
异常分娩(难产)473
胎头方位异常474
臀位474
横位477
内外倒转术477
双胎479
子宫收缩乏力479
脐带脱垂479
子宫破裂480
产后出血480
产褥感染481
产后恶露不绝481
新生儿处理482
第十五章 计划生育484
人工流产487
药物流产489
绝育490
第十六章 外科疾病493
第一节 外科感染493
概说493
疖496
痈496
丹毒497
蜂窝组织炎497
急性淋巴管炎498
急性淋巴结炎499
乳腺炎499
手指的化脓性感染501
甲沟炎501
脓性指头炎501
化脓性腱鞘炎502
下肢溃疡502
化脓性骨髓炎503
化脓性关节炎504
全身化脓性感染505
淋巴结结核506
骨与关节结核507
第二节 急腹症508
急性阑尾炎508
急性腹膜炎510
胆道蛔虫病512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513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15
肠梗阻515
急性胰腺炎517
第三节 肛门病518
内痔519
外痔522
血栓性外痔522
结缔组织性外痔522
混合痔(内外痔)523
息肉痔(直肠息肉)523
肛裂524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525
肛瘘525
肛门直肠脱垂526
第四节 肿瘤527
临床分类527
临床常见的肿瘤527
良性肿瘤527
乳房常见肿瘤528
恶性肿瘤528
第五节 其他531
烧伤531
疝536
睾丸鞘膜积水540
破伤风542
第十七章 伤科544
第一节 骨胳系统解剖生理概说544
第二节 骨折548
锁骨骨折553
肱骨外科颈骨折554
肱骨干骨折556
前臂双骨折559
桡骨下端骨折561
股骨颈骨折561
股骨粗隆间骨折562
股骨干骨折563
髌骨骨折564
胫腓骨骨折565
踝部骨折566
指(趾)骨骨折567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68
第三节 脱位571
下颌关节脱位572
肩关节脱位572
肘关节脱位574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574
牵拉肩575
髋关节脱位575
髌骨脱位576
第四节 软组织损伤576
颈部扭伤577
肩关节周围炎578
肱骨外上髁炎579
腕部与手指的狭窄性腱鞘炎579
腱鞘囊肿580
膝部扭挫伤580
踝部扭伤581
胸部迸挫伤582
附:肋骨骨折583
第五节 颅脑损伤584
第六节 腰部急性扭伤和慢性劳损586
第十八章 眼病592
第一节 眼的简单结构592
眼球592
第二节 眼的一般检查方法593
第三节 常见眼病594
麦粒肿594
霰粒肿595
睑缘炎596
倒睫与眼睑内翻596
泪囊炎598
流泪症598
沙眼599
结膜炎599
翼状胬肉601
角膜炎602
巩膜炎603
虹膜睫状体炎604
青光眼605
白内障606
眼外伤606
第十九章 耳鼻咽喉病及口腔病608
第一节 耳鼻咽喉的简单结构608
第二节 耳病609
外耳道疖、外耳道炎609
耵聍阻塞609
化脓性中耳炎610
耳原性眩晕(美尼尔氏病)611
聋哑612
第三节 鼻病613
鼻前庭炎、鼻前庭疖613
鼻黏膜慢性炎症(慢性鼻炎)613
鼻窦炎614
急性鼻窦炎614
慢性鼻窦炎615
鼻息肉615
第四节 咽喉病616
急性扁桃体炎616
慢性咽炎617
喉炎618
第五节 口腔病619
牙痛619
简易拔牙620
第二十章 皮肤病622
第一节 概说622
临床表现622
外用药的剂型及常用药物介绍623
中医辨证施治624
局部治疗原则624
脱(过)敏疗法625
第二节 常见皮肤病626
农业皮肤病626
湿疹627
荨麻疹629
瘙痒病630
神经性皮炎631
接触性皮炎632
药物性皮炎632
癣633
脓疱疮635
单纯疱疹636
带状疱疹636
扁平疣637
寻常疣638
痒疹638
银屑病639
结节性红斑640
冻疮640
皲裂641
第三节 其他皮肤病的简易治疗642
第二十一章 附篇647
第一节 常用诊疗技术647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647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测量方法649
冷敷法与热敷法650
眼部用药和冲洗法651
鼻滴药法652
耳滴药法652
消毒与灭菌652
注射技术653
输液和输血655
输血前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658
静脉切开术658
常用穿刺技术660
洗胃法662
灌肠法662
导尿法664
常用药物过敏试验664
伤口处理665
麻醉法668
第二节 常用中成药671
第三节 常用西药676
中枢兴奋药676
催眠药、抗惊厥药677
镇静药、安定药679
解热镇痛药、抗风湿药681
镇痛药684
抗癫痫药685
兴奋横纹肌与平滑肌药687
祛痰镇咳药688
止喘药692
消化健胃药693
制酸药694
解除平滑肌痉挛药697
胃肠动力药698
泻药699
止泻药700
强心与纠正心律紊乱药702
抗心率失常药703
抗高血压药705
升血压药709
抗贫血药711
止血药712
升高白细胞药714
抗凝血药716
补充血容量药717
利尿药与脱水剂718
抗过敏药721
驱肠道寄生虫药723
抗血吸虫及丝虫药725
抗疟药726
抗阿米巴药728
磺胺及呋喃类药物729
抗菌素731
抗结核病药752
抗肿瘤药753
维生素755
降糖药759
激素760
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用药765
解毒药766
子宫收缩药767
避孕药769
眼科用药771
耳鼻喉科用药771
外科用药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