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宗教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上海宗教志
  • 孙金富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40页
  • 文件大小:271MB
  • 文件页数:7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海宗教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凡例1

总述1

大事记15

第一编 佛教概述61

第一章 寺院62

第一节 玉佛寺62

第二节 龙华寺65

第三节 静安寺67

第四节 沉香阁69

第五节 圆明讲堂70

第六节 其他开放寺院72

一、吴兴寺72

二、下海庙72

三、青龙寺73

四、东禅寺73

五、真如寺73

六、寿安寺74

七、颐浩讲寺75

八、西林禅寺75

九、福泉寺75

十、松隐禅寺76

十一、万佛阁76

十二、潮音庵77

十三、宝山净寺(梵王宫)77

十四、报国寺(关王庙)77

十五、性觉寺78

十六、宝莲庵78

十七、巽龙庵78

十八、长仁禅寺78

十九、五龙寺79

二十、慈修庵79

二十一、净心庵79

二十二、法善庵79

二十三、广福讲寺80

二十四、定慧庵80

二十五、法藏讲寺80

二十六、慎修庵81

二十七、清凉庵81

二十八、福缘庵81

二十九、金刚道场82

三十、庆云寺82

附一:觉园82

附二:其他开放寺院一览表84

第七节 湮没寺院84

一、南翔讲寺84

二、广福讲寺85

三、法华禅寺85

四、太平教寺86

五、观音寺86

六、庆宁寺87

七、积善讲寺88

八、宝华教寺88

九、淡井庙88

十、青莲庵88

十一、云居庵88

十二、一粟庵89

十三、三昧寺89

十四、寿圣庵89

十五、留云禅寺89

十六、灵山寺90

十七、国恩寺90

十八、报德庵90

十九、吉祥寺91

二十、福慧寺91

二十一、庄严寺91

附:三国吴~1950年其他部分湮没寺院一览表91

第二章 塔、碑、幢、寺藏文物107

第一节 塔107

一、龙华塔108

二、南翔寺双塔108

三、李塔108

四、慈雨塔109

五、青龙塔(吉云禅寺塔)109

六、泖塔109

七、超果寺塔109

八、兴圣教寺塔(方塔)109

九、秀道者塔110

十、护珠塔110

十一、於塔111

十二、法华塔111

十三、普同塔111

十四、西林塔111

十五、万佛塔112

十六、韩塔112

十七、马?禅师塔112

十八、华严塔112

十九、四义僧塔113

二十、镇海塔113

第二节 碑、幢113

一、碑113

附碑文:超果天台教院记114

隆平寺经藏记114

西林禅院圆应塔记115

二、幢116

附:松江唐陀罗尼经幢记116

第三节 寺藏文物117

一、佛像117

二、佛经121

三、法器123

四、书画124

五、青铜器、钱币124

六、瓷器125

第三章 团体126

第一节 上海佛教净业社126

第二节 世界佛教居士林127

第三节 中国佛教会128

第四节 上海佛教居士林131

附:上海佛教居士林章程133

第五节 上海市佛教协会134

附一:上海市佛教协会章程136

附二:1953~1998年上海当选中国佛教协会领导成员表138

第六节 其他团体139

一、上海佛教公会139

二、功德林佛学会139

三、中华佛教总会140

四、上海佛教维持会140

五、中国佛学会上海市分会141

六、上海市佛教会141

七、上海特别市佛教会142

八、佛教徒护国和平会142

九、上海佛教青年会142

第四章 教育、文化和出版事业145

第一节 佛教院校145

一、华严大学145

二、圆明楞严专宗学院、圆明佛学院146

三、法藏学院146

四、上海佛学院147

五、静安佛教学院147

第二节 上海佛学院147

一、沿革147

二、尼众班148

三、崇明僧众班148

第三节 普通教育149

一、留云学校149

二、世界佛教居士林第一义务小学149

三、育英中学149

四、静安义务小学149

五、护国小学149

六、上海大雄义务学校149

七、南翔农村实验学校150

八、闸北观音小学150

九、慈光义务补习学校150

十、兴慈中学150

第四节 图书馆150

一、佛学书局流通图书馆150

二、世界佛教居士林佛学图书馆151

三、佛教净业社佛教图书馆151

第五节 上海佛学书局151

第六节 其他出版机构154

一、弘化社154

二、大法轮书局154

三、大雄书局155

四、道德书局155

五、有正书局155

六、医学书局155

七、般若书局155

八、其他出版流通佛书的团体和机构155

九、佛学播音156

第七节 《大藏经》编纂156

一、《频伽精舍校勘大藏经》157

二、《续藏经》157

三、《碛砂大藏经》157

四、《宋藏遗珍》157

五、《普慧大藏经》157

六、《华严经疏钞》158

七、《民国增修大藏经》158

第八节 佛学书刊和梵乐整理158

一、《上海佛教》158

二、其他期刊159

三、僧人著作选要161

四、其他著作选要166

五、梵乐整理169

第五章 社会事业170

第一节 机构170

一、慈善机构170

二、佛教医院171

三、施诊所172

四、佛教公墓、殡葬173

第二节 捐赠173

一、社会公益福利基金173

二、捐助灾区173

三、扶贫帮困174

四、资助教育174

五、佛教居士安养部174

第三节 佛教素食174

一、寺院素斋174

二、功德林蔬食处175

三、觉林蔬食处175

附:龙华迎宾馆175

第六章 活动与交往175

第一节 宗教活动175

一、日常修持175

二、水陆法会176

三、民间佛教习俗177

四、方丈升座178

五、重要法会178

六、其他活动180

第二节 交往181

一、出访181

二、来访186

第二编 道教概述195

第一章 场所196

第一节 开放道观197

一、海上白云观197

二、崇福道院198

三、奉贤上真道院198

四、上海城隍庙199

五、南汇东岳观200

六、闵行关帝庙201

七、青浦城隍庙201

八、钦赐仰殿201

九、龙王庙202

十、三元宫202

十一、朱家角城隍庙203

第二节 其他道观203

一、金山忠烈昭应庙203

二、松江府城隍庙203

三、老闸大王庙204

四、景德观204

五、嘉定城隍庙205

六、松江东岳庙205

七、集仙宫206

八、宝庆观206

九、丹凤楼206

十、天后宫206

十一、指江庙207

十二、长春道院207

十三、西湖道院207

十四、延真观208

十五、川沙海神庙208

十六、三泾庙208

十七、保安司徒庙(虹庙)208

十八、大境关帝庙209

十九、关王庙210

二十、萧王庙210

二十一、陈泾庙210

二十二、金司徒庙211

二十三、道堂庙211

二十四、新闸大王庙211

二十五、安澜道院211

二十六、三官堂211

二十七、黄大仙观212

二十八、清虚观212

二十九、都天庙212

三十、紫阳宫212

三十一、慈航仙观213

附一:502~1958年其他部分湮没道观一览表213

附二:三国吴至1949年上海建观情况表215

第二章 团体216

第一节 上海市道教协会216

附一:上海市道教协会章程217

附二:1957~1998年上海当选中国道教协会领导成员表218

附三:上海市道教协会关于教职人员(道士、道姑)身份认定办法219

第二节 其他团体219

一、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上海总机关部219

二、上海市道教会220

三、上海正一道教公会221

四、中国道教总会221

五、中华道教会221

六、嘉定道教公会221

附:汪伪时期道教团体221

第三章 道士222

第一节 正一派道士222

第二节 全真派道士223

第三节 地方帮派道士224

一、本帮道士225

二、客帮道士228

第四节 龙虎山与茅山道士232

一、龙虎山系232

二、茅山系233

第四章 教育、出版和社会事业234

第一节 学校234

一、宏道义务小学234

二、上海仙学院235

三、上海道学院235

四、中国道学院上海进修班236

第二节 出版236

一、机构236

二、出版物237

三、音像制品239

第三节 社会事业240

一、邑庙施医所240

二、中华道教会施诊部240

三、虹庙施诊给药240

四、道教时疫医院240

五、上海市道教会施诊给药240

第五章 活动与交往241

第一节 宗教活动241

一、供奉的神、仙241

二、日常宗教活动246

三、重要法会249

四、与道教有关的民俗251

五、道教音乐253

第二节 交往253

一、出访254

二、来访255

第三编 伊斯兰教概述259

第一章 场所261

第一节 开放清真寺261

一、小桃园清真寺261

二、松江清真寺262

三、福佑路清真寺263

四、沪西清真寺263

五、景星路清真寺264

六、清真女学265

七、浦东清真寺265

第二节 其他清真寺265

一、草鞋湾清真寺265

二、浙江路清真寺266

三、清真别墅266

四、高墩路女学267

附一:1959年上海清真寺调整一览表267

附二:明万历年间至1959年湮没清真寺简表267

第二章 团体269

第一节 上海清真董事会269

第二节 上海福佑路回教堂纳捐人代表会270

第三节 上海市清真寺管理委员会270

第四节 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271

附: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章程272

第五节 其他团体273

一、中国回教促进会沪支部273

二、中国回教学会273

三、中国回教公会上海分会274

四、中国回教青年研究社274

五、中国回教宣传所274

六、中国回教文化协会274

七、上海伊斯兰妇女协会275

八、中国回教宣道会275

九、上海回教堂教务会议275

十、上海回教堂理事会275

十一、中国回教协会上海分会276

第三章 教育、出版和社会事业276

第一节 教育276

一、经堂教育276

二、学院教育277

三、普通教育278

四、普及宗教知识教育280

第二节 出版281

一、中国回教经书局281

二、上海穆民经书社281

三、上海伊斯兰文化供应社281

四、协兴公司经书发行处282

五、翻译出版伊斯兰教经典282

六、其他书刊283

第三节 社会事业285

一、公墓285

二、孤儿教养所287

三、难民救济288

第四章 清真食品289

第一节 沿革289

第二节 清真食品店290

一、回风楼清真饭店290

二、大兴回民食品商店291

三、清真洪长兴餐饮有限公司291

四、杨同兴清真牛肉馆291

五、梁裕兴鸡鸭店292

六、马小七鸡鸭店292

七、慎发祥鸡鸭店292

八、清真庆丰酱园292

九、国营清真食堂293

十、北京翠文斋清真食品店293

第三节 清真宰牲厂、食品厂293

一、上海清真宰牲厂293

二、上海天山回民食品厂294

第五章 活动与交往294

第一节 宗教活动294

一、六大信仰294

二、五大功修295

三、礼仪298

四、节日299

第二节 教案与事件301

一、《南华文艺》教案301

二、北新书局教案302

三、上海《青年报》事件303

四、《性风俗》事件304

第三节 交往304

一、国内交往304

二、国际交往305

第四编 天主教概述311

第一章 场所313

第一节 开放教堂313

一、徐家汇天主堂313

二、邱家湾耶稣圣心堂314

三、崇明大公所耶稣圣心堂314

四、傅家玫瑰圣母堂315

五、董家渡天主堂315

六、朱家角耶稣升天堂316

七、南桥圣母无原罪始胎堂316

八、钱家圣母圣心堂316

九、张家楼耶稣圣心堂316

十、崇明新开河保禄堂317

十一、泰来桥圣母无原罪始胎堂317

十二、四川南路若瑟堂317

十三、虹口天主堂318

十四、金家巷无原罪始胎堂318

十五、唐墓桥露德圣母堂319

十六、巨鹿路君王堂319

十七、惠民路和平之后堂320

十八、大田路小德肋撒堂320

十九、重庆南路伯多禄堂320

二十、佘山圣母大堂321

附:其他开放教堂一览表322

第二节 其他教堂323

一、梧桐街老天主堂323

二、徐家汇无原罪始胎堂324

第二章 团体324

第一节 耶稣会324

一、明末清初在上海的耶稣会士325

二、耶稣会士重返上海325

三、在上海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省耶稣会326

四、耶稣会的事业326

附一:1596~1775年耶稣会中国传教区、中国副省区会长一览表327

附二:1841~1955年上海耶稣会会长一览表328

第二节 天主教上海教区329

一、沿革329

二、堂区331

三、1994年重新设置的堂区334

第三节 上海市天主教爱国会334

附:上海市天主教爱国会章程336

第四节 上海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337

附:上海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章程338

第五节 上海市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339

附:上海市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章程339

第六节 其他团体341

一、慈幼会341

二、主母会341

三、国籍主母会341

四、仁爱修士会342

五、献堂会342

六、拯亡会342

七、仁爱会343

八、方济各女修会343

九、安老会343

十、圣衣会343

十一、圣心会343

十二、善牧会344

十三、天主教中华全国教务协进委员会344

十四、上海公教进行会346

十五、善会347

十六、传教修会办事处347

第三章 教育349

第一节 修院349

一、上海天主教修院349

二、耶稣会神学院350

三、一心修院351

第二节 佘山修院351

附一:1982~1998年董事会名录352

附二:1985~1998年历届修生晋铎名录352

第三节 上海女修院(圣母献堂会)353

第四节 普通教育354

一、震旦大学354

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355

三、徐汇中学356

四、徐汇女子中学356

五、启明女中357

六、中法中学357

七、圣方济中学358

八、震旦附中358

九、震旦女中358

十、金科中学358

十一、仿德女中359

十二、晓明女中359

十三、善导女中359

十四、达义中学359

十五、正心中学359

十六、耀蝉中学360

十七、震新中学360

十八、教会小学360

十九、外侨子弟学校361

二十、专业学校362

二十一、上海天主教学校宗教课的设置363

第四章 出版、医院和社会事业364

第一节 出版364

一、土山湾印书馆364

二、光启社364

三、宗教报刊365

第二节 教会医院368

一、公济医院368

二、广慈医院368

三、安当医院369

四、圣心医院370

五、中比镭锭医院370

六、普慈疗养院370

七、其他医院371

八、诊所371

第三节 社会事业371

一、徐家汇天文台371

二、佘山天文台372

三、震旦博物院372

四、徐家汇藏书楼373

五、土山湾绘画馆、工场373

六、土山湾孤儿工艺院374

七、广播电台375

八、徐家汇圣母院育婴堂与幼稚园375

九、新普育堂376

十、安老院376

十一、济灵救济院377

十二、抗战时期教会所办难民收容所与伤兵医院377

十三、其他公益事业379

第五章 会议和教案381

第一节 会议381

一、嘉定会议381

二、中国东部地区主教会议(董家渡主教会议)381

三、中华全国主教公会议382

四、中华公教进行会全国代表会议382

五、全国公教出版会议382

六、全国公教教育会议383

第二节 教案383

一、邱家湾教案383

二、南钱教案384

第六章 反帝爱国运动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384

第一节 反帝爱国运动384

一、解放初期的上海天主教384

二、上海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兴起385

三、清除帝国主义势力386

四、对龚品梅反革命集团的斗争388

五、独立自主、自办教会389

附:上海教区神职界告神长教友书391

第二节 恢复和发展395

一、恢复开放教堂395

二、祝圣助理主教396

三、坚持独立、自办396

四、举办修院397

五、试办教理班398

六、恢复光启社398

七、开办安老院398

八、组织合唱团和神学研讨小组398

九、举行纪念活动,发扬爱国爱教传统399

第七章 活动与交往400

第一节 宗教活动400

一、七件圣事400

二、弥撒402

三、四大瞻礼403

四、祈祷403

五、念经和唱经403

六、拜苦路404

七、朝圣404

第二节 礼仪改革405

第三节 交往406

一、出访407

二、来访408

第五编 基督教概述415

第一章 场所417

第一节 开放教堂417

一、沐恩堂417

二、清心堂418

三、景灵堂419

四、闸北堂421

五、怀恩堂422

六、沪东礼拜堂423

七、诸圣堂423

八、沪西礼拜堂424

九、普安堂425

十、国际礼拜堂425

附:其他开放堂、点一览表427

第二节 差会所属教堂430

一、中华基督教会下属教堂430

二、浸会下属教堂433

三、圣公会下属教堂435

四、卫理公会下属教堂438

五、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下属教堂440

第三节 独立性教会所属教堂441

一、灵工团下属教堂441

二、中国耶稣教自立会下属教堂(永志堂)445

三、其他独立性教会、教堂、布道所446

第二章 团体450

第一节 教派和差会450

一、中华基督教会450

二、中华圣公会(安立甘宗)451

三、中华浸会452

四、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453

五、中国耶稣教自立会454

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455

七、上海基督徒聚会处455

八、灵工团456

九、其他教派456

十、其他差会459

第二节 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460

一、沿革460

二、宗教活动461

三、日常工作462

附: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章程465

第三节 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466

一、沿革466

二、主要工作467

附一: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章程469

附二:上海市基督教教牧人事制度471

第四节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和女青年会474

一、沿革474

二、德、智、体、群等工作475

三、妇女工作475

四、学生工作476

五、救济失学义卖市场477

六、职青联、职友社、职青歌咏团工作478

七、参加三自后的工作479

第五节 在沪全国性团体481

一、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481

附:1954~1998年上海当选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领导成员表482

二、中国基督教协会482

附:1980~1998年上海当选中国基督教协会领导成员表483

三、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483

四、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484

第六节 其他在沪全国性团体485

一、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485

二、中华圣公会总议会487

三、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487

四、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中央议会488

五、中华浸信会联会488

六、中国基督徒会489

七、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全国总会489

八、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中华总会489

九、基督教公谊会(贵格会)490

十、中国基督教灵粮世界布道会490

十一、其他全国性合作团体491

十二、其他团体493

第三章 教育和出版495

第一节 神学院校495

一、中央神学院495

二、中华浸会神学院496

三、中华神学院496

四、伯特利神学院496

五、上海灵修神学院497

六、中国基督教传道人修养院497

七、上海圣经学社497

八、上海泰东圣经学院498

九、甘氏圣经学院498

十、浸会女子神学院498

十一、怀恩业余神学院498

十二、松江男子圣经学校498

十三、松江女子圣经学校499

第二节 华东神学院499

附:华东神学院章程500

第三节 普通教育502

一、圣约翰大学502

二、沪江大学504

三、东吴法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505

四、上海三育大学506

五、裨文女中506

六、清心中学506

七、清心女中507

八、圣玛利亚女中507

九、中西书院507

十、中西女中508

十一、麦伦中学509

十二、青年会中学509

十三、晏摩氏女中510

十四、伯特利护士产科学校510

第四节 出版513

一、墨海书馆513

二、中华圣经会513

三、美华书馆514

四、中华圣教书会515

五、广学会515

六、青年协会书局517

七、上海时兆报馆517

八、中国主日学合会518

九、中华浸会书局518

十、福音书房518

十一、上海福音广播电台519

十二、《万国公报》519

十三、《教务杂志》519

十四、《时兆月报》520

十五、《福幼报》520

十六、《女铎》520

十七、《天风》520

第四章 医院和社会事业525

第一节 教会医院525

一、仁济医院525

二、同仁医院526

三、宏仁医院526

四、西门妇孺医院527

五、上海卫生疗养院(总院、分院)527

六、伯特利医院528

第二节 社会事业528

一、上海孤儿院528

二、伯特利孤儿院529

三、伯大尼孤儿乐院529

四、其他孤儿院529

五、上海盲童学校529

六、福哑学校530

七、中华麻疯救济会530

八、济良所530

九、普益社531

十、沪东公社531

十一、沪西公社531

十二、抗战时期难民学生救济531

第三节 社会捐助532

一、捐助受灾地区532

二、资助教育533

三、捐助慈善事业和创办敬老院533

四、其他捐助533

第五章 会议和事件534

第一节 传教士会议534

一、第一次传教士大会(1877年)534

二、第二次传教士大会(1890年)534

三、第三次传教士大会(1907年基督教来华传教百周年大会)535

四、第一次基督教全国大会(1913年)535

五、第二次基督教全国大会(1922年)536

第二节 事件537

一、青浦教案537

二、自立运动537

三、非基督教运动538

四、本色化运动540

第六章 三自爱国运动541

第一节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541

一、三自革新宣言的发表541

二、三自爱国组织的成立542

附一: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543

附二:《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发起人致全国同道的信544

第二节 上海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544

第三节 联合礼拜545

第七章 宗教活动与交往552

第一节 宗教活动552

一、礼拜552

二、聚会553

三、节日554

四、礼仪555

五、音乐555

六、团契556

七、其他556

第二节 交往556

一、出访557

二、来访559

第六编 其他宗教概述565

第一章 理教565

第一节 场所、传教师、教徒566

一、公所566

二、传教师569

三、教徒570

第二节 团体570

一、上海理教联合会570

二、中华理教总会上海市理教分会571

三、中华全国理教联合会571

第三节 社会事业572

一、施诊、施药572

二、施材572

三、义务小学572

四、德本产科医院573

五、理教公墓573

第四节 宗教活动573

一、教义573

二、节日574

第二章 东正教574

第一节 场所575

一、主显堂576

二、圣尼古拉斯教堂(皋兰路教堂)576

三、圣母大堂(新乐路大堂)576

第二节 团体578

一、上海俄国正教协会578

二、上海中国正教协会579

第三节 出版和社会事业579

一、刊物579

二、学校580

三、医院580

四、救济机构581

第四节 宗教活动582

第三章 犹太教583

第一节 社区583

一、赛法迪姆犹太人社区583

二、俄罗斯犹太人社区584

三、中欧犹太难民社区584

四、波兰犹太难民社区584

第二节 场所584

一、埃尔会堂585

二、舍里特·以色列会堂585

三、摩西会堂585

四、拉结会堂(西摩会堂)586

五、阿哈龙会堂586

六、拉都会堂587

七、百老汇会堂587

八、东海会堂587

第三节 团体588

一、上海犹太协会588

二、上海犹太宗教公会588

三、中欧犹太协会589

四、上海犹太联合委员会589

第四节 教育590

一、密尔经学院590

二、初级宗教学院590

三、塔木德经文学校590

第五节 宗教活动591

一、教义591

二、节日591

第六节 犹太人离沪592

一、欧洲犹太难民离沪592

二、赛法迪姆犹太人离沪593

三、俄罗斯犹太人离沪593

第四章 琐罗亚斯德教(祆教)和锡克教594

第一节 琐罗亚斯德教(祆教)594

一、祆祠594

二、宗教活动595

第二节 锡克教595

一、谒师所596

二、宗教活动597

第七编 宗教事务管理概述601

第一章 机构602

第一节 明、清、民国宗教事务机构602

一、明、清602

二、民国602

第二节 建国后宗教事务机构603

一、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宗教事务处603

二、上海市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宗教事务处603

三、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宗教事务处603

四、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宗教事务局603

五、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外事组统战小组603

六、上海市宗教事务局604

七、区、县宗教事务机构605

第二章 事务605

第一节 清及清以前宗教事务管理605

一、寺额制度605

二、度牒制度606

三、僧籍、道籍制度606

四、沙汰僧尼607

五、庙产兴学607

第二节 民国宗教事务管理608

一、《修正管理寺庙条例》608

二、严禁收养幼年僧尼608

三、《神祠存废标准》609

四、《内地外国教会租用土地房屋暂行章程草案》609

五、《监督寺庙条例》609

六、庙产兴学纷争610

七、僧道适龄壮丁应服兵役610

八、《寺庙登记条例》、《寺庙登记规则》610

第三节 落实宗教政策611

一、解放初宗教信仰自由政策611

二、全面落实宗教政策614

三、制定宗教团体房地产政策617

四、对新闻出版物涉及宗教、民族内容规定620

第四节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620

一、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和法人登记621

二、宗教活动场所年度检查623

三、在沪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623

四、制定上海市宗教法规623

五、普法教育、宗教法规宣传624

六、制止非法活动、打击违法犯罪625

附一: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宗教界人士名录626

附二:文物保护单位(宗教部分)636

附三: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640

附四:上海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644

附五:上海市宗教印制品管理办法646

第八编 人物概述653

第一章 佛教653

康僧会653

心鉴653

船子禅师654

聪道人654

可观654

鉴堂654

净岳654

仲依654

寿宁655

清?655

善启655

真可655

观竺655

寄禅655

正生656

月霞656

宗仰657

冶开657

简照南658

显荫658

谛闲658

可成659

黄茂林659

王一亭659

江味农660

朱庆澜661

余了翁661

罗迦陵661

狄葆贤662

关絅之662

照空662

唐大圆663

施省之663

夏丏尊664

震华664

太虚665

福善665

兴慈665

李圆净666

范古农666

丁福保667

圆瑛668

聂云台669

简玉阶669

蒋维乔669

虚云670

静权670

黄涵之671

应慈671

余伯贤672

能海672

李思浩673

方子藩673

苇舫673

持松674

屈映光675

自安675

阿檀675

丰子恺675

钟吉宇676

度寰676

游有维676

淦泉677

苏渊雷677

真禅677

第二章 道教678

王可交678

赵孟頫678

王惟一679

黄公望679

李延罡679

娄近垣679

徐至成680

严洪清680

张元旭680

朱寿山681

张维新681

张湘荣681

李理山682

陈荣庆682

张恩溥682

陈撄宁682

杨祥富683

李锡庚683

潘雨廷683

苏宗赋684

张源荣684

张文希684

第三章 伊斯兰教684

沙全684

马乙棠685

哈少甫685

蒋星阶685

马刚侯686

金子云686

哈德成686

马晋卿687

马宗融687

金耀祖687

杨稼山688

伍特公688

达浦生689

杨叔平689

买俊三690

沙善余690

沙彦楷691

王子平691

马宜亭691

刘兆才691

杨玉书692

马天英692

傅统先692

何克明693

张竹书693

买哈木提·艾哈提693

王有琪694

第四章 天主教694

孙元化694

徐光启694

郭居静695

徐启元695

潘国光695

许甘弟大696

吴渔山696

赵方济696

南格禄697

范廷佐697

梅德尔697

罗礼思698

罗伯济698

郎怀仁698

费赖之699

韩伯禄699

高龙鞶699

黄伯禄700

李问渔700

潘谷声700

沈锦标700

姚宗李701

陆伯鸿701

史式徽702

马相伯702

叶肇昌703

饶家驹703

徐宗泽703

惠济良704

陆徵祥704

朱志尧705

万尔典705

王昌祉706

朱开敏706

杨士达706

张士琅707

胡文耀707

华理柱708

顾守熙708

才尔孟708

董贵民709

张家树709

格寿平710

李思德710

第五章 基督教711

麦都思711

裨治文711

文惠廉712

晏马太713

韦廉臣713

蓝柏714

颜永京714

花之安715

慕维廉715

戴德生715

施约瑟716

林乐知716

范约翰717

宋耀如717

李提摩太718

李佳白719

傅兰雅719

俞国桢720

余日章720

丁淑静721

万应远721

刘湛恩722

诚静怡722

魏馥兰723

宋尚节723

步惠廉724

李登辉724

卜舫济724

郑和甫725

石美玉725

江长川726

陆干臣726

贾玉铭727

谢永钦727

黎照寰727

陈见真728

倪柝声728

赵晋卿729

赵世光729

毕范宇730

涂羽卿730

沈体兰730

崔宪详731

竺规身731

吴耀宗732

江文汉733

刘良模734

谢颂三734

戚庆才735

郑建业735

吴高梓735

唐守临736

沈以藩736

孙彦理737

邓裕志737

编后记738

《上海宗教志》编修审定人员、参与单位名录7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