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探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闻邦椿,陈凡,王滨,郑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09564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科学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探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和规则及研究意义1
1.1 科技哲学的概念1
1.2 科技哲学研究和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
1.3 研究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4
1.4 研究并提出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时代背景及特点6
1.5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和特点7
1.6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十二对规则10
1.7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智能化13
1.8 运用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可取得的效果14
第2章 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16
2.1 明确的目的16
2.1.1 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目标17
2.1.2 四类理想和目标19
2.1.3 理想和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可进行必要的调整21
2.1.4 理想和目标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22
2.2 具体的要求22
2.2.1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一:指导思想正确25
2.2.2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二:满足质量要求25
2.2.3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三:较低的代价26
2.2.4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四:较短的工期26
2.2.5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五: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27
2.2.6 对科技哲学研究要求之六:良好的后续服务28
2.2.7 处理好六项要求之间的关系28
2.2.8 六项要求的最终目标28
第3章 切实的内容和正确的态度30
3.1 切实的内容30
3.1.1 科技哲学研究工作融入国家总目标31
3.1.2 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科技哲学研究的任务31
3.1.3 考虑客观环境和条件32
3.1.4 选择科技哲学研究任务要紧抓良好机遇33
3.1.5 详细剖析确定的科技哲学研究任务37
3.1.6 找出科技哲学研究任务的重点和难点38
3.1.7 科技哲学研究要勇于克服困难39
3.1.8 研究成果必须依靠不断积累39
3.2 正确的态度和理念40
3.2.1 勤奋和刻苦41
3.2.2 严谨和求实43
3.2.3 改革与开放、开拓与奋进45
3.2.4 勤于思考、善于创新47
3.2.5 正确的目标48
第4章 合理步骤和科学方法50
4.1 合理的步骤和程序50
4.1.1 首先做好调查研究51
4.1.2 事先制订规划53
4.1.3 科学实施是关键环节56
4.1.4 重视检查总结和评估59
4.2 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61
4.2.1 现代科学哲学思想和方法63
4.2.2 逻辑学原理和方法64
4.2.3 现代心理学原理65
4.2.4 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65
4.2.5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66
4.2.6 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68
4.2.7 试验方法69
4.2.8 创新的思维、原理和技法70
4.2.9 预测学理论和方法70
第5章 充分发挥自身潜能71
5.1 良好的思想品德71
5.1.1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72
5.1.2 集体主义思想72
5.1.3 要敢于坚持真理73
5.1.4 良好的品德74
5.1.5 严谨的学风和作风75
5.1.6 良好的习惯76
5.2 必需的知识和能力76
5.2.1 学习和掌握各种必要的知识77
5.2.2 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进行学习79
5.2.3 应培育各种必需的能力81
5.3 健康的身体和珍爱生命83
5.3.1 重视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83
5.3.2 注意疾病预防、保持身体健康84
5.3.3 重视安全、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84
5.3.4 保持健康和维持生命的意义85
5.4 坚韧的毅力和合理的战略战术85
5.4.1 坚韧的毅力86
5.4.2 顽强的斗志87
5.4.3 良好的心理素质88
5.4.4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90
第6章 集体单位科技哲学研究应充分发挥集体潜能92
6.1 发挥集体单位的潜能至关重要92
6.2 远见卓识和善于组织的领导93
6.2.1 把握大方向93
6.2.2 善于组织管理94
6.3 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94
6.4 集体团结协作95
6.5 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97
第7章 重视客观因素的影响99
7.1 客观因素对科技哲学研究工作的影响99
7.2 善于发现和利用良好的机遇99
7.3 选择合适的环境101
7.3.1 狭义环境——地点101
7.3.2 广义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101
7.3.3 如何利用良好的客观环境103
7.4 充分利用客观条件103
7.4.1 客观条件的种类103
7.4.2 如何创造和利用良好的条件105
第8章 科技哲学研究应充分发挥动态因素的作用106
8.1 动态因素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06
8.2 不断学习、学用结合107
8.3 经常检查、定期总结108
8.3.1 检查和总结的目的108
8.3.2 检查和总结的内容109
8.3.3 检查与总结的方法111
8.4 学习和总结使人更聪明112
第9章 用科学哲学思想统领所有工作114
9.1 引言114
9.2 要“以人为本”114
9.3 全面性和系统性115
9.4 实践性和科学性116
9.5 继承性和创新性117
9.6 协调性和稳定性118
9.7 可持续性和长期性118
9.8 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致120
第10章 科技哲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创新原理和创新技法121
10.1 创新思维的种类121
10.2 常见的创新思维形式122
10.2.1 逆向思维122
10.2.2 联想思维122
10.2.3 抽象思维123
10.2.4 形象思维124
10.2.5 发散思维125
10.2.6 收敛思维125
10.2.7 聚焦思维126
10.2.8 多屏幕思维126
10.2.9 想象思维127
10.2.10 直觉思维128
10.2.11 演绎思维129
10.2.12 变维思维130
10.2.13 穷尽思维131
10.2.14 综合思维131
10.2.15 变异思维132
10.3 创新原理的种类133
10.4 常用的创新原理134
10.4.1 综合原理及应用134
10.4.2 组合原理及应用136
10.4.3 还原原理及应用138
10.4.4 逆反原理及应用139
10.4.5 变性原理及应用139
10.4.6 移植原理及应用140
10.4.7 迂回原理及应用141
10.4.8 群体原理及应用142
10.4.9 换元原理及应用142
10.4.10 完满原理及应用143
10.5 创新技法的种类143
10.6 常用的创新技法145
10.6.1 智力激励法145
10.6.2 检核表法145
10.6.3 5W2H法146
10.6.4 列举法146
10.6.5 联想法148
10.6.6 组合法149
10.6.7 移植法150
10.6.8 形态分析法150
10.6.9 综摄法151
10.6.10 德尔菲法151
10.6.11 六顶思考帽法152
10.6.12 理想设计分析法152
10.6.13 资源情景分析法153
10.6.14 尺寸-时间-成本分析法154
10.6.15 小人法154
10.7 TRIZ——发明解决问题理论155
10.7.1 TRIZ理论的诞生156
10.7.2 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157
10.7.3 TRIZ理论的作用158
10.8 应用实例159
10.8.1 由创新思维衍生的科技创新成果159
10.8.2 创新原理的具体应用160
10.8.3 创新技法的具体应用160
第11章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162
11.1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智能化的意义162
11.2 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发展163
11.3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164
11.4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是知识库中最重要的共性知识165
11.5 比较推理是专家系统中最易实施的推理形式166
11.6 最简单的专家系统举例167
11.7 基于逻辑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举例173
11.7.1 知识处理模块173
11.7.2 知识库模块174
11.7.3 推理诊断模块175
第12章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79
12.1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可应用的领域179
12.2 在新产品研发及设计和老产品改造过程中的应用180
12.3 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的应用181
12.4 在攻读学位及撰写学位论文时的应用182
12.5 在制订规划和科学实施过程中的应用183
12.6 在做人、做事和做学问过程中的应用185
第13章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具体程序及实例187
13.1 科技哲学研究要有合理的具体程序187
13.2 调研和研究任务的确定187
13.3 规划的制订188
13.4 科技哲学研究项目的科学实施190
13.5 科技哲学研究工作的检验和评估191
13.6 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典例191
第14章 科技哲学研究的关键因素及制约因素分析202
14.1 影响科技哲学研究的关键因素及制约因素202
14.1.1 影响科技哲学研究工作的关键因素202
14.1.2 社会环境对科技哲学研究工作的影响204
14.2 科技哲学研究工作要突出重点和抓住难点204
14.3 处理好目的、内容和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206
14.4 科技哲学研究工作的制约因素的分析207
14.5 理解“用好方法论规则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209
14.6 普及方法论教育并设立治疗做事“疾病”的“医院”211
参考文献213
附录216
附录A 现代科学技术的近期发展及展望216
附录B 闻邦椿教授提出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228
附录C 教则闻济于百徒 授则兴邦于天下——记闻邦椿院士231
附录D 用好科学方法论规则 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教则闻济于百徒授则兴邦于天下——记闻邦椿院士》读后感236
附录E 创新循其规 无处不生辉——探析闻邦椿院士积六十载之努力获取辉煌创新成果之谜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