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州通史 1 导论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苏州通史 1 导论卷
  • 《苏州通史》编纂委员会编;王国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225305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182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苏州-地方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苏州通史 1 导论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苏州历史地理概要5

苏州历史气候与生态变迁5

一、原始社会苏州气候及生态变化6

二、先秦至明清时期苏州气候变迁及生态变化7

三、民国以来苏州气候变化14

苏州地质与地貌变迁16

一、苏州地质变迁过程16

二、苏州历史时期地质断裂及地震灾害18

三、苏州地貌的历史变迁19

苏州古城水道变迁26

一、古城水道干道增减概况26

二、古城内四直水道变迁41

三、古城外水道变迁46

苏州历史建置沿革51

一、先秦汉晋苏州建置51

二、隋唐宋元苏州建置53

三、明清苏州建置沿革54

四、民国以来建置沿革55

苏州城池防务61

一、古城防务61

二、海防、江防、湖防67

三、关隘冲要71

中篇 苏州史研究概述75

先秦时期苏州史研究75

一、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谱系75

二、关于良渚文化的去向76

三、夏商时代的湖熟文化与马桥文化78

四、关于太伯仲雍奔吴80

五、关于吴国的王陵82

六、关于吴国的都城83

七、关于石室土墩遗存的性质86

八、关于吴文化的内涵87

九、吴国史与吴文化研究成果累累89

秦汉至隋唐时期苏州史研究91

一、综合性研究91

二、政治史研究92

三、经济史研究93

四、社会史研究97

五、文化史研究99

五代宋元时期苏州史研究102

一、有关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南方问题102

二、关于范仲淹的研究103

三、关于一些苏籍作家的研究107

四、关于马可·波罗有否到过中国的争论109

五、五代宋元史研究中的一些缺失109

明代苏州史研究110

一、官、民田制度研究110

二、明代苏州重赋研究112

三、明代苏州农业生产发展研究114

四、明代苏州手工业发展研究119

五、明代苏州商业发展研究122

六、明代苏州市镇研究127

七、明代苏州资本主义萌芽研究131

八、明代苏州党社、民变研究133

九、明代苏州社会风气与风俗研究139

十、明代苏州家族研究142

十一、明代苏州文化研究146

十二、明代苏州人物研究153

清代苏州史研究161

一、政治史研究161

二、经济史研究172

三、社会史研究180

四、文化史研究185

五、家族与人物研究193

中华民国时期苏州史研究203

一、关于反帝爱国运动研究203

二、关于工人运动研究204

三、关于抗日战争研究205

四、关于丝织业研究207

五、关于工业结构研究208

六、关于乡村经济研究209

七、关于地域市场史研究213

八、关于城乡经济关系研究216

九、关于商会研究218

十、关于城镇化研究219

十一、关于社团组织研究221

十二、关于社会生活研究222

十三、关于教育史研究2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苏州史研究227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227

二、关于土地改革的研究230

三、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232

四、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研究234

五、关于改革开放的研究235

六、关于“苏南模式”的研究236

七、对新“苏南模式”的研究260

八、关于文化教育的研究264

下篇 苏州史论267

春秋吴国国号及苏州城市符号的“吴”及其溯源267

一、文献记载的苏州城市符号“吴”267

二、“吴”字溯源277

三、文献记载的吴国号与吴器吴国号铭文的文化背离281

四、文献记载的吴国号“吴”与阖闾、夫差时期吴器铭文中吴国号“吴”的重合317

秦汉至隋唐时期吴城所辖行政区域及政治地位的变迁329

一、会稽郡时期329

二、吴郡时期330

三、苏州时期333

四、吴城的政治地位变迁335

五代宋元时期来苏移民问题337

一、外来人口乐于迁苏的时空背景337

二、外来人口的来源与组成339

三、外来移民的安排与移民的作用341

明代苏州地位论纲346

一、明代苏州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347

二、行政上的京畿之府,弹丸之地348

三、人口密集之区349

四、经济重心351

五、文化中心356

六、社会风气移易的先导之区358

晚清苏州的现代演进362

一、咸同之际的战火终结了传统的“姑苏繁华”362

二、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365

三、现代医院和中西医汇通372

四、现代学校教育的兴起374

五、现代城市空间的拓展377

民国以降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规定性386

一、苏州乡土特质:自然与人文的协调386

二、苏州共同体特色:稀缺的文化资源393

三、苏州民国变迁与传统绵延398

四、不绝如缕的传统脉络410

人民公社时期苏州农村社队工业的兴起与发展414

一、社队工业的缘起414

二、社队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整顿419

三、社队工业的复苏423

四、社队工业的平稳发展424

五、社队工业的快速发展429

六、社队工业的评价435

改革开放时期苏州经济发展的三次跨越441

一、农转工:乡镇工业崛起推进工业化441

二、内转外:“三外”齐上推进国际化446

三、量转质:绘就全面小康的现实图景4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