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正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正医
  • 李致重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758550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正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告别中医西化的师生讨论3

一、论题——中医西化违背哲学公理3

(一)关于哲学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公理3

(二)界定中西医关系的十项公理性原则4

(三)十项公理性原则的普适性11

(四)总结13

二、专题讨论答疑九则15

(一)关于中医科学学、软科学15

(二)中医西化独大与原创中医边缘化20

(三)关于哲学的公理性问题31

(四)道与器的公理性含义、关系与意义38

(五)东西方文化的整合与重构51

(六)科学与哲学的特点及其关系63

(七)大科学才是人类科学的全部75

(八)中医继承与发扬的悖论性问题81

(九)中医亟待一场传统文化大补课97

第二章 重铸中医之魂六论111

一、文化繁荣要有大科学观111

(一)“越老越值钱”与“越新越可贵”的两类文化112

(二)大科学观与大科学结构示意图解115

(三)时代呼唤大科学观125

二、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128

(一)大医学观以及大医学研究方向、对象的比较130

(二)从大科学研究方法到大医学研究方法的比较140

三、以脏象为核心的中医体系147

(一)中医的脏象不同于西医的脏器148

(二)中医藏象系统的要素结构152

(三)关于中西医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160

四、大科学观与中药的科学定位166

(一)“诺贝尔奖”明确地将青蒿素定性为西药166

(二)从大科学观、大医学观看中药的科学定位167

(三)蜕变为近代科学主义婢女的新中成药172

(四)中医基础与临床的哲学思维问题179

五、复兴是当代中医创新的主体184

(一)学术衰落,事业何为185

(二)从反思、启蒙到中医的复兴186

(三)走在人类医学革命前夜的中医复兴190

六、中医科研误区的典型之剖析193

(一)自设跳板194

(二)阉割在先198

(三)弃中就西202

(四)欲西非西205

(五)实验不实206

(六)假设更假209

(七)殃及池鱼213

(八)大道不孤215

第三章 中医复兴开局的学术任务221

一、中医复兴的步骤与任务221

(一)告别中医西化是实现中医复兴梦的第一步222

(二)告别中医西化后实现中医复兴梦的战略任务230

二、中医西医化这一发展道路有待商榷234

(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235

(二)和尚退后,神父主佛238

(三)真事隐而不露,假语存且流行239

(四)突破既西化,又抢救的悖论局面240

三、开启中医药学复兴之门244

(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44

(二)充分认识中医药学的文化基因及其核心价值248

(三)认真思考综合性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中医创新251

(四)开启中医药学复兴之门的钥匙253

第四章 附录261

一、立法应以维护和复兴中医学为宗旨261

(一)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制高点上思考中医立法262

(二)征求意见稿未能以突破“五化”为立足点263

(三)中药的问题比中医更多、更复杂,似应单独立法266

(四)立法要以维护和复兴中医为核心267

(五)牢记共同的愿望268

二、中医药立法要守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则的规定270

(一)中医药立法困难的三条主要原因270

(二)中医药立法不应张冠李戴、削足适履271

(三)最大的障碍来自体制内的“去中医化”272

(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三处含糊的提法273

(五)中药一章的不足在于观念滞后、起点过低275

三、对中医立法再进三点建议278

(一)不需中医保护法278

(二)先立一部中医复兴法279

(三)要有一个战略过渡期280

四、公理化原则和人类医学革命281

(一)中医与西医各自的学科定位282

(二)中西医学相互关系的公理化原则287

(三)人类医学革命的内涵和意义290

五、中医应该走自身发展的道路293

跋:迈向复兴的转折点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