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勘探原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陆基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60283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地震勘探-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震勘探原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地震波的运动学9
1-1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9
一、地震波是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9
二、波的几个特征10
三、地震波的传播规律14
四、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各种地震波19
1-2 一个分界面情况下反射波的时距曲线20
一、时距曲线的概念20
二、水平界面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22
三、倾斜界面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23
四、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24
五、正常时差25
六、倾角时差26
七、时距曲面和时间场的概念27
1-3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30
一、对视速度概念的进一步讨论30
二、对折射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的说明31
三、一个水平界面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33
四、水平层状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36
五、倾斜界面的折射波时距曲线38
一、讨论多层介质问题的思路41
1-4 多层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41
二、三层水平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42
三、把三层水平介质简化为均匀介质的思路和办法。平均速度的引入43
四、两种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比较45
1-5 连续介质中地震波的运动学48
一、地震波在连续介质中传播时的射线和等时线方程48
二、速度规律为V(Z)=V?(1+BZ)时.射线和等时线的具体形式50
三、连续介质情况下的“直达波”(迥折波)52
四、覆盖层为连续介质时的反射波54
一、水平层状介质的透过波垂直时距曲线57
1-6 透过波和反射波的垂直时距曲线57
二、均匀介质、激发点与井口的距离为d(称为偏移距)的直达波时距曲线58
三、两层介质、水平界面,偏移距不为零时的向上反射波时距曲线58
四、两层介质,倾斜界面,偏移距不为零时,在界面上倾方向激发产生的上行波时距曲线58
五、两层介质,倾斜界面,偏移距不为零时的下行波时距曲线59
第二章 地震信号的频谱分析61
2-1 频谱分析概述61
一、初步概念61
二、频谱图63
二、线性叠加定理67
2-2 付立叶展式的重要性质67
一、唯一性定理67
三、时标变换定理68
四、时延定理69
五、褶积定理70
2-3 频谱资料的获得和整理71
一、获得信号频谱的方法简介71
二、地震波频谱资料的计算、整理和显示中的一些问题71
一、各种地震波的频谱的特征73
2-4 地震波频谱的特征及其应用73
二、野外地震仪记录频率范围的选择76
三、地震信息取样间隔选择的基本依据——取样定理76
四、假频问题76
2-5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滤波方程79
一、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概念79
二、用什么概念来说明一个系统的特性79
三、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滤波方程81
2-6 频率滤波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83
二、生产工作85
一、试验工作85
3-1 野外工作方法85
第三章 地震勘探的野外工作85
三、干扰波调查的方法86
四、干扰波的类型和特点88
3-2 地震测线的布置92
一、测线布置的两点基本要求92
二、不同勘探阶段的测线布置要求93
3-3 观测系统及其图示方法95
一、观测系统的概念95
二、一次复盖简单观测系统及其图示95
三、延长时距曲线法96
四、多次复盖的观测系统及其图示97
五、与四种类型的观测方式对应的反射波时距曲线100
六、三维地震观测系统?103
3-4 地震波的激发106
一、对激发的要求106
二、陆上用炸药震源106
三、陆上用非炸药震源?109
3-5 地震波的接收112
一、对地震仪器的基本要求112
二、道间距△X的选择和空间假频的概念114
三、检波器的埋置条件116
3-6 低速带的测定117
一、低速带的存在及其影响117
二、用浅层折射法测定低速带参数的基本原理117
三、微地震测井120
四、用r值时间作为井深校正时间121
3-7 海上地震勘探工作的一些特点121
一、海上地震反射法野外工作概述121
二、海上地震勘探中的特殊干扰波122
三、海上用的震源123
四、海上定位〔6?32?126
第四章 地震组合法原理130
4-1 地震勘探中干扰波的特点和组合法的提出130
4-2 简单线性组合的方向特性132
4-3 随机干扰的特点138
一、地震勘探中随机干扰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原因138
二、非统计问题和统计问题139
三、地震勘探中的随机干扰是具有各态历经性质的平稳随机过程140
四、表示随机过程统计特性的两个统计参数——平均值和方差142
五、表示随机过程统计特性的另一个重要的统计参数——相关函数144
一、地震勘探中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150
4-4 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150
二、组合的统计效应152
4-5 确定组合参数的方法步骤和基本原则155
一、干扰波调查155
二、理论分析和计算155
三、正常时差和倾角时差对组合的影响156
4-6 组合的频率特性156
一、组合的频率特性156
二、脉冲波的组合特性157
三、几个有关的概念158
4-7 各种组合方式159
一、不等灵敏度组合160
二、面积组合160
三、震源的组合161
第五章 共反射点叠加法162
5-1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162
5-2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164
一、多次反射波的产生及类型164
二、全程多次波的时距曲线方程及其主要特点165
三、多次波的剩余时差170
一、基本公式172
5-3 多次叠加的特性172
二、多次波的叠加特性173
三、脉冲波的叠加特性176
5-4 多次叠加的相位特性176
5-5 多次叠加的频率特性和统计效应179
一、频率特性179
二、多次叠加的统计效应181
5-6 多次复盖参数对叠加效果的影响及其选择原则181
一、道间距△x的选择181
二、偏移距x1的选择182
5-7 影响叠加效果的因素183
三、复盖次数n选择183
四、选择观测系统的原则和步骤183
一、动校正速度选取不准确的影响184
二、地层倾斜对叠加效果的影响185
第六章 地震波的速度189
6-1 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189
一、与岩石弹性常数的关系189
二、与岩性的关系190
三、与密度的关系190
四、与构造历史和地质年代的关系192
六、与孔隙率和含水性的关系193
五、与埋藏深度的关系193
七、与频率和温度的关系194
八、沉积岩中速度的一般分布规律194
6-2 几种速度概念195
一、平均速度Vav195
二、均方根速度VR196
三、等效速度V?202
四、叠加速度V?203
6-3 平均速度的测定205
一、地震测井的野外工作205
二、地震测井资料的整理206
三、声速测井的基本原理207
四、声速测井资料的整理解释208
6-4 叠加速度的求取209
6-5 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和一些互相换算的公式211
一、平均速度与均方根速度的比较211
二、由叠加速度计算均方根速度217
三、由均方根速度计算层速度219
四、各种介质结构情况下各种速度的计算公式及互相换算的公式220
参考文献223
习题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