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 中
  • 王文光,朱映占,赵永忠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22404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历史-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西南民族1

第一节 宋元王朝对西南民族的治理1

一、宋朝对西南辖区内民族的治理1

(一)宋朝对黎州的治理1

(二)宋朝对泸州的治理3

(三)宋朝对思州、播州的经营3

(四)宋朝对西南蕃地区的经营4

二、宋朝在西南辖区内设置的羁縻府州5

(一)宋朝在成都府路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5

(二)宋朝在梓州路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7

三、元朝对西南民族的治理8

(一)元朝将西南各民族纳入元王朝的统治8

(二)驻防军队9

(三)建立站赤10

(四)开展军民屯田11

(五)传播儒学13

四、元朝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政区设置13

(一)元代的行省制度13

(二)云南行省的建立15

(三)四川行省的建立26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西南民族32

一、宋朝西南辖区内的少数民族32

(一)威州、茂州蛮33

(二)雅州西山野川路蛮35

(三)黎州诸蛮38

(四)嘉州虚恨蛮42

(五)叙州三路蛮45

(六)泸州蛮46

(七)抚水蛮48

(八)峒人49

(九)茅难蛮49

(十)僮人49

二、大理国境内的民族50

(一)大理国境内的乌蛮诸部50

(二)大理国境内氐羌系统的其他民族群体57

(三)大理国境内百越系统的民族58

三、元代的西南民族58

(一)元代的乌蛮与分布58

(二)元代西南的其他民族63

四、宋元时期西南各民族的文化66

(一)氐羌系统各民族的文化66

(二)氐羌以外各民族的文化71

第三节 宋元时期西南的民族关系76

一、宋朝与西南民族的关系76

(一)宋朝对成都府路、梓州路少数民族上层的官封76

(二)成都府路和梓州路少数民族与宋朝的贡赐关系82

(三)宋朝对成都府路、梓州路少数民族的因俗而治政策88

(四)宋朝地方官员与成都府路、梓州路少数民族的政治盟誓92

(五)黎州诸蛮各部与宋朝的关系98

(六)雅州、茂州诸蛮各部与宋朝的关系103

(七)叙州、泸州诸蛮与宋朝的关系105

二、大理国的民族关系108

(一)大理国的建立及其国内民族关系108

(二)大理国与宋朝的联系109

三、西南其他民族政权的民族关系113

(一)罗氏鬼国114

(二)罗殿国115

(三)自杞国115

(四)南天国116

四、宋元时期西南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118

(一)宋代西南地区的交通118

(二)各民族之间的交换贸易120

(三)文化交流128

五、元代西南的民族关系134

(一)蒙古军对西南各民族政权的进攻134

(二)元朝的内外攻伐135

六、西南民族的反抗与云南行省的灭亡143

(一)西南民族的反抗143

(二)云南行省的内乱145

(三)云南行省的灭亡147

第六章 明代的西南民族149

第一节 明军进入西南与明朝在西南的政区设置149

一、明朝对云南的治理及政区设置149

(一)明军进入云南149

(二)明朝在云南建立的军政管理机构150

(三)明代云南的政区设置152

(四)明代云南地方行政系统中的少数民族土官160

二、明朝对四川的平定及政区设置165

(一)明军平定四川165

(二)明朝在四川的政区设置166

三、明朝对贵州的治理及政区设置170

(一)明朝对贵州的治理170

(二)明朝在贵州省的政区设置171

第二节 明代西南氐羌系统的民族178

一、明代云南的民族178

(一)明代云南的乌蛮178

(二)明代云南的和泥188

(三)明代云南的么些189

(四)明代云南的西番与古宗191

(五)明代云南的怒人、峨昌、力些、“野人”191

(六)明代云南的僰夷等民族192

(七)明代云南的蒲人204

二、明代贵州的民族206

(一)明代贵州氐羌系统的民族206

(二)明代贵州百越系统的民族208

(三)明代贵州的苗人212

(四)明代贵州处于夷化中的汉族215

三、明代四川的民族215

(一)明代四川的乌蛮215

(二)明代四川西部的吐蕃与西番219

(三)明代四川茂州的羌人223

(四)明代四川的么些225

(五)明代四川的僰人225

(六)明代四川的土家226

(七)明代四川的百越系统民族232

(八)明代四川的苗人、瑶人235

(九)明代四川民族文化变迁的区域性特点236

第三节 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41

一、明代对四川少数民族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41

(一)明初对乌蒙、乌撒、东川、芒部的治理242

(二)以芒部陇氏土司为中心的内部纷争和明朝对芒部改土置流的失败245

(三)东川土司因承袭产生的“阿堂之乱”及明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处置247

(四)影响滇、川、黔三省稳定的乌撒土司继承纷争249

(五)明中央政府对乌蒙等部行政区划的调整250

(六)明中央政府对四川省马湖、建昌卫、茂州卫、松潘卫、天全六番招讨司、黎州安抚司的治理252

(七)明朝对播州杨氏贵族的治理及其关系260

(八)明朝对永宁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64

(九)明政府对酉阳、石砫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68

二、明代云南的民族关系269

(一)云南府的设立与平息沙定洲的反抗270

(二)明朝对大理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72

(三)明朝对临安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74

(四)明朝对楚雄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75

(五)明朝对景东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76

(六)明朝对广南府、广西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77

(七)明朝对镇沅、永宁、顺宁、蒙化各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78

(八)明朝对孟艮、孟定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80

(九)明朝对曲靖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81

(十)明朝对姚安府、鹤庆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84

(十一)明朝对武定府、寻甸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85

(十二)明朝对元江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87

(十三)明朝对永昌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88

(十四)明朝对新化州、威远州、北胜州、湾甸州、镇康州、大侯长官司、澜沧卫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88

(十五)明朝对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的治理及民族关系291

(十六)明朝对缅甸宣慰司的治理及缅甸莽氏建立洞吾王朝297

(十七)明朝对干崖、潞江、南甸、芒市、者乐甸等土司的治理及民族关系300

(十八)明朝对木邦、孟密、孟养的治理及因麓川之乱而产生的分离302

(十九)明朝对车里、老挝、八百的治理及其民族关系309

三、明朝对贵州土司的治理及民族关系311

(一)明朝中央政府对贵阳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313

(二)明朝对思南府、铜仁府、镇远府、石阡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315

(三)明朝对黎平府、安顺州、都匀府的治理及民族关系319

(四)明朝对平越府、新添卫、金筑安抚司的治理325

第七章 清代的西南民族328

第一节 清朝在西南各省建立政权及政区设置328

一、清军进入云南及云南的政区设置328

(一)清军进入云南328

(二)清朝在云南的政区设置328

二、清军占领四川及在四川的政区设置332

(一)清军进入四川332

(二)清朝在四川的政区设置332

三、清朝对贵州的治理及政区设置336

(一)清朝对贵州的治理336

(二)清朝在贵州的政区设置337

第二节 清代西南的各民族339

一、清代云南的民族339

(一)清代云南民族的分布339

(二)清代云南的乌蛮342

(三)清代云南的白人360

(四)清代云南的窝泥365

(五)清代云南的么些368

(六)清代云南的古宗369

(七)清代云南的峨昌371

(八)清代云南的三撮毛371

(九)清代云南的“野蛮”、遮些、景颇372

(十)清代云南的力些372

(十一)清代云南的苦葱373

(十二)清代云南的倮黑374

(十三)清代云南的西番374

(十四)清代云南的怒子375

(十五)清代云南的俅人375

(十六)清代云南的摆夷375

(十七)清代云南的侬人、僮人382

(十八)清代云南的仲家384

(十九)清代云南的蒲人、卡佤、黑濮385

(二十)清代云南的苗人和徭人387

(二十一)清代云南难以确定民族身份的相关族群387

二、清代四川的民族388

(一)分布在以凉山为中心的倮罗夷388

(二)分布在松潘厅的西番390

(三)分布在茂州的羌人390

(四)川西各府州的藏人392

(五)四川的其他少数民族393

(六)清代四川各民族的文化393

三、清代贵州的民族395

(一)清代贵州氐羌系统的民族395

(二)清代贵州百越系统的民族397

(三)清代贵州与汉族有族源关系的民族404

(四)清代贵州的苗人406

(五)清代贵州的徭人413

第三节 清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及民族关系414

一、清政府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治理及民族关系414

(一)清政府对云南少数民族上层的基本政策414

(二)乌蛮土司的内乱与鄂尔泰在云南的改土归流415

(三)清代云南仍保留的级别较低的土官417

二、清政府对四川少数民族的治理及民族关系420

(一)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与懋功厅的设立420

(二)清政府对雅州府藏人土司的治理及改土归流424

(三)清政府对宁远府倮夷的治理及改土归流427

(四)四川境内的土司427

三、清政府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治理及民族关系435

(一)清前期至鄂尔泰改流时贵州民族的发展态势435

(二)清初对贵州少数民族上层首领的治理435

(三)清政府对以古州为中心地区的治理437

(四)清政府对镇远府台拱地区各民族的招抚与治理438

(五)贵州的土司4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