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发展:接轨与前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有振,侯西鸿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897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国际金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发展:接轨与前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金融规则1
1.1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1
1.1.1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2
1.1.2 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3
1.1.3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职能3
1.1.4 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设置6
1.1.5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7
1.1.6 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安排10
1.2 服务贸易总协定18
1.2.1 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总协定18
1.2.2 协定形成和各成员的立场19
1.2.3 基本宗旨和主要内容22
1.2.4 基本原则和一般义务24
1.2.5 具体承诺与逐步自由化28
1.3 金融服务协议29
1.3.1 形成背景和过程29
1.3.2 全球金融服务协议32
1.3.3 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措施33
1.3.4 金融服务协议的局限性36
1.4 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金融服务业开放37
1.4.1 世界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状况37
1.4.2 金融服务贸易的主要壁垒39
1.4.3 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制度性安排45
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金融业对外开放48
2.1 改革背景下的开放48
2.1.1 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49
2.1.2 开放是手段不是目的55
2.1.3 开放路径的渐进性58
2.2 预先承诺和过渡期安排62
2.2.1 谈判历程和金融开放的砝码62
2.2.2 预先承诺68
2.2.3 过渡期安排70
2.3 金融开放的效率和风险76
2.3.1 对金融运行机制的影响76
2.3.2 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变化78
2.3.3 金融风险在开放中的扩大效应81
2.4 金融开放的次序和节奏83
2.4.1 金融开放的次序把握83
2.4.2 金融开放的节奏控制87
3 金融管理体系改革取向89
3.1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89
3.1.1 对金融分业、混业的理解89
3.1.2 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的产生与发展90
3.1.3 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模式95
3.2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监管的革新96
3.2.1 金融混业经营的动因97
3.2.2 混业经营的本质100
3.2.3 混业经营的原则102
3.2.4 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102
3.2.5 混业经营与分类监管新体系的构建103
3.3 货币政策委员会与金融监管联席会议108
3.3.1 中国货币政策运行机制的改革109
3.3.2 货币政策委员会112
3.3.3 金融监管联席会议114
3.4 中国金融管理体系的改革115
3.4.1 金融管理体系改革成果115
3.4.2 金融经营体系改革方向120
3.4.3 金融管理体系改革方向123
4 机遇和挑战:银行业131
4.1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开放承诺131
4.1.1 市场准入131
4.1.2 国民待遇133
4.1.3 中国银行业开放承诺135
4.2 中国银行业开放的法制环境136
4.2.1 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规定137
4.2.2 对外资银行国民待遇的规定138
4.3 中国银行业的机遇和挑战141
4.3.1 中资银行的优势和劣势141
4.3.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142
4.3.3 中资银行面临的挑战144
4.3.4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焦点146
4.4 中资银行应对挑战的策略选择150
4.4.1 实施适度保护政策151
4.4.2 国有商业银行的重构与转型152
4.4.3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163
4.4.4 促进政策性银行良性运行165
4.4.5 完善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167
5 机遇和挑战:保险业171
5.1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171
5.1.1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172
5.1.2 多元化市场格局初步形成175
5.1.3 保险中介体系初步构建177
5.1.4 法规制度和监管日臻完善178
5.2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保险业开放承诺180
5.2.1 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保险业适用规则180
5.2.2 国际间保险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式184
5.2.3 中国保险业开放承诺186
5.3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保险业的挑战189
5.3.1 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89
5.3.2 中资保险业面临的挑战193
5.4 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199
5.4.1 外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199
5.4.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保险业带来的发展机遇203
5.4.3 中资保险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对策205
6 机遇和挑战:证券业215
6.1 蓬勃发展的国际证券业215
6.1.1 金融管制逐步放松215
6.1.2 资本市场创新不断深化217
6.1.3 市场融资证券化218
6.1.4 国际资本流动新动向219
6.1.5 投资银行业畀军突起220
6.1.6 区域证券市场一体化趋势223
6.2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与证券业开放226
6.2.1 中国证券业开放现状226
6.2.2 中国证券业开放承诺227
6.2.3 证券业国际通行规则228
6.3 证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37
6.3.1 证券业开放的正负效应237
6.3.2 证券业开放后面临的压力241
6.3.3 证券业迎接挑战的困难243
6.4 规则约束下证券业的改革和发展248
6.4.1 经营战略调整和经营机制转变248
6.4.2 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与国有股减持251
6.4.3 证券市场结构的完善254
6.4.4 中介机构体系的健全255
7.1.1 货币市场发展现状258
7.1 货币市场现状及其改革难点258
7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258
7.1.2 货币市场的缺陷与改革难点264
7.2 货币市场的改革和发展267
7.2.1 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68
7.2.2 开发货币市场交易工具269
7.2.3 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270
7.2.4 积极推动票据市场发展272
7.2.5 积极推进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发展274
7.2.6 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体系275
7.3 资本市场现状及其缺陷276
7.3.1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277
7.3.2 资本市场存在的缺陷279
7.4 资本市场发展机遇和改革出路286
7.4.1 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机遇286
7.4.2 资本市场改革出路289
8 金融改革绩效与次优策略299
8.1 金融改革绩效判断299
8.1.1 金融改革的起始条件300
8.1.2 金融改革的历史性脉络303
8.1.3 金融体系的深刻变化308
8.2 经济金融化与金融结构优化311
8.2.1 经济金融化程度显著提高311
8.2.2 金融结构不断优化315
8.3 渐进性金融改革的中国版本318
8.3.1 金融自由化潮流的微弱影响319
8.3.2 从金融抑制到“新兴市场综合症”321
8.3.3 转轨中的阳关道与独木桥325
8.3.4 渐进性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327
8.4 金融改革次优选择的经验支持333
8.4.1 次优选择理论的生命力333
8.4.2 增量改革的“利益替代”334
8.4.3 宏观调控间接化和分业监管335
8.4.4 金融机构模糊产权和规模扩张336
8.4.5 不良资产处置与债转股337
9.1 全球化理念及其悖论340
9 全球化、脆弱性的外部环境340
9.1.1 全球化理念341
9.1.2 全球化的“现代性”危机343
9.1.3 “全球化悖论”和“悖论之悖论”345
9.1.4 全球化与多极化348
9.2 金融为什么全球化353
9.2.1 金融为什么要全球化353
9.2.2 金融为什么会全球化359
9.3 金融全球化的典型版本362
9.3.1 亚洲奇迹及其诠释363
9.3.2 亚洲金融危机诊断364
9.3.3 危机之后的生机373
9.4 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外在压力375
9.4.1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376
9.4.2 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377
9.4.3 双刃剑、脆弱性与外在压力379
10 规则变更后的稳定和发展382
10.1 规则变更的内涵382
10.1.1 “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体现的变化383
10.1.2 制度环境与游戏规则的变化386
10.1.3 “以开放推动改革”的战略转变389
10.2 瓶颈约束与制度创新的魅力393
lO.2.1 制约金融业发展的瓶颈因素394
10.2.2 金融制度创新的边际条件401
10.2.3 焕发制度创新的魅力403
10.3 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409
10.3.1 保持金融稳定409
10.3.2 维护金融安全413
10.3.3 保护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主权416
10.4 竞争性金融秩序和前景展望417
10.4.1 产业集中度与竞争性秩序417
10.4.2 适度保护与竞争力提升420
10.4.3 转轨、接轨和前景展望422
主要参考文献426
后记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