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价值尺度 货币比价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代价值尺度 货币比价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2371298.jpg)
- 王宏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4539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64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货币史-研究-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价值尺度 货币比价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选题意义1
二 学术回顾5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12
第一章 顺治与康熙初年的“银贵钱贱”(1644—1674年)14
一 1644—1681年银钱比价的波动形势14
二 清廷的各种调剂措施21
三 时人关于银钱比价变化的各种看法23
四 影响本时期银钱比价波动的主要因素24
五 西欧的“价格革命”与中国的银钱比价31
六 关于顺治与康熙初年银钱比价波动原因的分析38
小结43
第二章 康熙中期银价暴跌的成因(1674—1690年)44
一 1674—1690年银钱比价暴跌情况44
二 时人关于银钱比价变化的一致看法48
三 米价、物价与银钱比价50
四 关于本时期“银贱钱贵”原因的分析52
五 “三藩之乱”与银价的暴跌54
小结58
第三章 康熙后期的银价再度上涨(1690—1705年)59
一 1690—1705年的银价上涨情况59
二 官方的调剂措施61
三 玄烨等人的看法63
四 米价、物价与“银贵钱贱”65
五 影响本期银钱比价波动的主要因素66
小结69
第四章 从康熙晚期到乾隆中期银价的再度下跌(1706—1770年)70
一 1705—1770年的银钱比价波动情况70
二 清廷对于“银贱钱贵”的应对措施92
三 时人关于银钱比价变化的各种看法102
四 银钱比价与粮价110
五 1703—1770年铜铅锡价格波动概况116
六 关于本期银钱比价波动原因的分析126
七 “银贵钱贱”与铜钱数量131
小结134
第五章 乾隆中后期“银贵钱贱”问题的第三次出现(1771—1797年)136
一 1771—1797年银钱比价的波动形势136
二 官方的应对措施146
三 银钱比价与粮价148
四 小钱与“银贵钱贱”152
五 影响本时期银钱比价波动的金属价格和成分因素154
六 “重银轻钱”与“银贵钱贱”157
小结164
第六章 嘉庆初年银价的暴跌问题(1797—1805年)166
一 1797—1805年银钱比价波动形势和官方的应对措施166
二 银钱比价与粮价物价171
三 影响本时期银钱比价的制钱金属价格与成分分析174
四 国内战争与“银贱钱贵”177
小结183
第七章 嘉庆道光时期的“银贵钱贱”及其成因(1805—1853年)185
一 1804—1853年银钱比价波动形势185
二 洋钱与“银贵钱贱”204
三 鸦片与“银贵钱贱”211
四 世界白银产量的减少与中国的“银贵钱贱”219
五 银钱比价与粮价225
六 银钱比价与物价233
七 钱票与“银贵钱贱”239
八 小钱与“银贵钱贱”243
九 铜价下跌与“银贵钱贱”247
十 “银贵钱贱”的动力与方向250
小结256
第八章 咸丰同治年间银价暴跌及其成因(1853—1866年)258
一 1854—1865年银价暴跌形势258
二 银钱比价与粮价和物价268
三 “铜贵钱少说”271
四 关于“白银入超说”的商榷276
五 “世界银价下落说”析疑280
六 战争与银钱比价下落282
小结289
第九章 同治中后期银价增昂情况及其成因(1866—1874年)291
一 1866—1872年银价增昂情况291
二 白银流出流入与银价增昂299
三 世界金银比价与中国银钱比价301
四 铜价下跌与银钱比价的变化303
五 银钱比价增昂与商品经济的恢复发展304
小结309
第十章 光绪时期银价下落与币制改革(1875—1905年)310
一 1875—1905年银价下落概况310
二 银价持续下跌与粮价上涨323
三 银价下跌的原因327
四 光绪时期的币制改革348
小结362
第十一章 光宣之际银价增昂与制钱制度的终结(1905—1911年)364
一 1905—1911年银价上涨的幅度与范围365
二 铜元的冤词373
三 清末银价上涨的主要原因379
四 制钱制度的终结384
小结386
第十二章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与官吏贪污手段388
一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的概况388
二 “银贵钱贱”形势下官吏聚敛财富的手段391
三 “银贱钱贵”形势下官吏聚敛财富的手段395
四 贪污与吏治腐败396
小结399
第十三章 清代货币数量学说与银钱比价波动400
一 清代前期的货币数量学说401
二 鸦片战争前后“银贵钱贱”形势下的货币数量学说403
三 太平天国时期银价暴跌形势下的货币数量学说407
四 清末银贵形势下的货币数量观点410
五 清代货币数量学说批判413
小结418
第十四章 货币名目主义与咸丰钞票发行始末420
一 道光时期关于发行纸币的学术争论421
二 咸丰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争论与抉择431
三 咸丰钞票发行始末及其社会危害437
小结447
第十五章 货币名目主义与咸丰大钱的兴废449
一 道光时期关于铸发大钱的初步酝酿450
二 名目主义的得势与咸丰大钱的铸发455
三 反名目主义的批评与大钱的停废457
四 市场的混乱与兵民的贫困460
小结464
简短的结语466
一 劳动价值论得到了检验466
二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的特点471
附论1 林则徐关于“银贵钱贱”的认识与困惑480
附论2 清代社会动荡时期银钱比价变化规律之探析495
附论3 论北洋政府时期银元与铜元市场比价波动问题516
参考文献529
附表536
附表1 世界白银总产量一览表(1493—1928年)536
附表2 世界金银产量一览表(1741—1910年)537
附表3 世界金银产量一览表(1741—1910年)538
附表4 英国伦敦金银比价一览表(1687—1911年)538
附表5 美国金银比价一览表(1793—1911年)542
附表6 法国的金银比价(1815—1895年)543
附表7 伦敦银价与中国海关银两对英镑的汇率(1833—1911年)544
附表8 金银比价与海关两对各国货币汇率(1868—1911年)546
附表9 洋铜进口价格一览表(1684—1861年)547
附表10 紫铜进口价格一览表(1862—1911年)548
附表11 清代银铜比价一览表(1684—1911年)549
附表12 从顺治朝到嘉庆初年的中国银钱比价(1644—1800年)550
附表13 雍正乾隆两朝的京师直隶银钱比价(1723—1795年)551
附表14 从嘉庆初年到道光末年的中国银钱比价(1798—1850年)552
附表15 咸丰与同治两朝的银钱比价(1852—1874年)553
附表16 1875—1908年江苏与江西银钱比价一览表554
附表17 黄金进出口情况一览表(1890—1912年)555
附表18 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白银输出(1760—1823年)556
附表19 白银进出口情况一览表(1890—1911年)557
附表20 乾隆道光年间日本输入中国的铜斤(1755—1795年,1821—1851年)558
附表21 紫铜与铜币进口情况一览表(1892—1911年)559
附表22 户部银库存银数目表(1736—1775年)559
附表23 白银流出流入情况简表(1764—1834年)560
附表24 中国出口茶丝价值与鸦片走私进口价值比较表(1850—1865年)562
附表25 中国出入口货价总值统计表(1864—1911年)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