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
  • 陈文忠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2099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序 余恕诚1

前言1

第一编接受史研究的理论方法9

一、诗歌接受史研究的方法9

(一)接受史研究的基础9

(二)效果史研究14

(三)阐释史研究17

(四)影响史研究21

(五)接受史方法与古典文学研究26

二、接受史与古典诗学研究29

(一)接受史:面对经典的诗学沉思29

(二)接受史与诗学观念考察34

(三)接受史与诗学理论建设38

(四)接受史与诗评方法反思41

三、审美接受与文学作品的创造48

(一)创作不是独立的艺术活动48

(二)阅读是创作的直接目的50

(三)读者是创作的潜在合作者55

一、“第一读者”的接受史意义62

(一)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62

第二编经典作品的审美阐释史62

(二)苏轼对唐诗的“发明其妙”66

(三)苏轼与唐诗的接受争端74

二、唐人“五绝之冠”的接受境遇83

(一)宋人独赞诗中之画83

(二)明人评说钓雪蓑翁86

(三)清人始见寂寞诗心89

三、《长恨歌》接受视野的历史嬗变94

(一)选家沉默,评家毁多于誉95

(二)诗旨与诗艺的双重责难97

(三)推为“古今长歌第一”102

(四)叙事诗接受的新阶段106

四、《琵琶行》诗化阐释的历史行程111

(一)唐代:胡儿能唱琵琶篇112

(二)两宋:琵琶亭前说司马114

(三)明清:琵琶有曲播新声121

(四)余论:琵琶为何说到今127

五、《如梦令》阐释史的双线演进130

(一)绿肥红瘦语嫣然130

(二)短幅藏曲圣于词133

(三)脱胎化质胜须眉138

一、“第一印象”的恒久光辉143

(一)“第一印象”与艺术原型。143

第三编艺术原型的创作影响史143

(二)《正月十五夜》与宋人元夕词147

二、唐人思乡诗的原型与创变152

(一)《陟岵》:羁旅行役诗之祖152

(二)思乡诗的三大抒情模式157

三、古代贫士诗的历史流变162

(一)贫士与贫士诗162

(二)贫女自伤与贫士写照168

(三)“贫士”“贫女”的并行发展173

四、从《枫桥夜泊》到《涛声依旧》182

(一)诗里枫桥独有名183

(二)谁如张继善吟哦185

(三)好诗谁嗣唐张继192

第四编面对经典的诗学沉思史201

一、《春怨》阐释史与抒情诗法则的沉思201

(一)《春怨》阐释史描述202

(二)《春怨》的诗法意义204

(三)《春怨》阐释史的启示213

二、《江亭》接受史与哲理诗审美特征的探索215

(一)《江亭》接受史的诗学主题215

(二)理趣:从禅学到诗学219

(三)理障·理致·理趣223

(四)散联警句和暗与理合231

三、《孔雀东南飞》接受史与叙事诗理论的思考236

(一)叙事诗观念的历史形成236

(二)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240

(三)叙事长篇如一本杂剧245

四、张戒论杜与含蓄美的渊源特征253

(一)张戒对杜诗含蓄美的阐释253

(二)含蓄:艺术美的理想形态255

(三)从春秋笔法到含蓄之美258

(四)从诗贵含蓄到艺贵含蓄264

(五)含蓄之隐别于寄托之晦269

五、《饮酒·其五》接受史与诗人风格的历时阐释275

(一)《饮酒·其五》接受史描述276

(二)陶诗风格的历时性阐释279

(三)阐释史与古代风格批评288

六、陶渊明《饮酒·其五》集说292

(一)总评293

(二)诗旨295

(三)句释298

(四)诗章318

附录323

一、参考文献目录323

二、接受史研究论著简目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