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电子战系统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电子战系统导论
  • (美)Richard A.Poisel著;吴汉平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8362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7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信电子战系统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通信电子战系统1

1.1 引言1

1.2 信息战1

1.3 电子战3

1.3.1 电子支援4

1.3.2 电子进攻4

1.3.3 电子防护5

1.4 电子支援6

1.4.1 低检测/截获/探测概率8

1.4.2 未来的通信环境10

1.4.3 有线通信10

1.4.4 电子支援小结11

1.5 电子进攻11

1.5.1 电子进攻小结13

1.6 典型的电子战系统构成13

1.6.1 系统控制13

1.6.2 天线14

1.6.3 信号分配15

1.6.4 搜索接收机15

1.6.5 信道接收机16

1.6.6 信号处理16

1.6.7 测向信号处理16

1.6.8 激励器17

1.6.9 功率放大器17

1.6.10 滤波器18

1.6.11 通信18

1.7 结束语18

参考文献19

第二章 电磁信号传播21

2.1 引言21

2.2 信号传播21

2.3 射频波段标记22

2.4 极化23

2.5 功率密度24

2.6 自由空间传播26

2.7 直接波29

2.8 波的绕射35

2.9 反射波37

2.10 表面波42

2.11 波导传播43

2.12 流星余迹43

2.13 散射44

2.14 移动甚高频信道特点45

2.15 经由电离层的传播48

2.15.1 电离层48

2.15.2 折射50

2.15.3 近垂直入射天波51

2.15.4 高频衰落53

2.15.5 最高可用频率和最低可用频率53

2.16 结束语55

2.15.6 自动琏路的建立55

参考文献56

第三章 噪声与干扰58

3.1 引言58

3.2 热噪声59

3.3 内部噪声源59

3.4 外部噪声源60

3.5 共用信道和多路径千扰62

参考文献63

3.6 结束语63

第四章 无线电通信技术65

4.1 引言65

4.2 调制67

4.2.1 幅度调制69

4.2.2 角度调制71

4.2.3 信号正交75

4.2.4 寻址方法78

4.2.5 双工82

4.2.6 信号数字化83

4.2.7 扩展频谱103

4.3 通信信号的编码117

4.3.1 用于数据压缩的信源编码118

4.3.2 用于差错控制的信道编码123

4.4 调制解调器144

4.5 传真151

4.6 通信安全152

4.6.1 数据加密152

4.6.2 公开钥加密153

4.6.3 数字签名155

4.6.4 数字加密标准156

4.6.5 PGP158

4.6.6 Fortezza加密系统158

4.6.7 托管加密系统159

4.6.8 通过无线电重置密钥161

4.7 结束语161

参考文献162

第五章 系统工程164

5.1 引言164

5.2 系统工程164

5.2.1 性能特性168

5.2.2 环境特性168

5.2.3 可靠性和可用性174

5.2.4 人体因素工程(human-factor engineering)185

5.2.5 系统成本189

5.3 结束语190

参考文献191

第六章 电子支援192

6.1 引言192

6.2 截获192

6.2.1 信号的外部特征与内涵193

6.2.2 传播损耗193

6.3 地理定位194

6.4 多方位三角测量196

6.5 配置方面的考虑200

6.6 电子测图201

6.7 通用作战图201

6.8 与其他科目的作战集成202

6.9 对目标识别的支援203

6.10 结束语203

参考文献204

第七章 电子进攻206

7.1 引言206

7.2 通信干扰206

7.3 干扰机的部署210

7.4 监测技术211

7.5 模拟通信212

7.6 数字通信213

7.7 局部/窄带干扰215

7.8 阻塞式干扰216

7.9 干扰低截获概率目标219

7.10 跟踪式干扰机220

7.11 结束语221

参考文献221

第八章 天线226

8.1 引言226

8.2 全向天线229

8.3 天线增益230

8.4.1 偶极天线231

8.4 线天线231

8.4.2 单极天线234

8.4.3 环形天线235

8.4.4 双锥/盘锥天线236

8.4.5 八木天线(引向反射天线)236

8.4.6 对数周期天线237

8.4.7 螺旋天线238

8.4.8 螺线天线240

8.5 有源天线241

8.6.1 抛物面天线243

8.6 口径天线243

8.6.2 天线阵244

8.7 遗传算法设计天线247

8.8 天线增益的进一步讨论247

8.9 结束语249

参考文献250

第九章 接收机253

9.1 引言253

9.2 接收机254

9.2.1 射频放大和滤波256

9.2.2 灵敏度258

9.2.3 动态范围259

9.2.4 混频与变频262

9.2.5 中频滤波和放大263

9.2.6 检波和解调264

9.3 接收机类型270

9.3.1 窄带接收机270

9.3.2 宽带接收机273

9.4 结束语286

参考文献287

第十章 信号处理289

10.1 引言289

10.2 正交函数组290

10.3 变换291

10.3.1 三角变换291

10.3.2 哈尔变换(Haar Transform)298

10.3.3 小波变换299

10.3.4 快速变换308

10.4 周期平稳信号处理310

10.5 高阶统计量311

10.6 应用314

10.6.1 信号检测314

10.6.2 信号分类325

10.6.3 识别与确认339

参考文献351

10.7 结束语351

第十一章 测向定位技术355

11.1 引言355

11.2 方位估计355

11.2.1 圆形天线阵356

11.2.2 干涉法357

11.2.3 单脉冲测向器369

11.2.4 振幅法测向374

11.2.5 Doppler测向器379

11.2.6 阵处理方向估计383

11.2.7 方位线的优化395

11.3 定位算法399

11.3.1 消除不合理方位401

11.3.2 Stansfield定位算法402

11.3.3 均方距离算法404

11.3.4 组合误差曲线408

11.4 单站定位技术410

11.5 定位精度412

11.6 定位覆盖范围416

11.7 结束语420

参考文献421

第十二章 双曲定位技术423

12.1 引言423

12.2 到达时间差423

12.3 差分多普勒429

12.4 交叉模糊函数处理432

12.4.1 定位精度435

12.5 到达时间436

12.6 结束语440

参考文献441

第十三章 激励器与功率放大器444

13.1 引言444

13.2 激励器444

13.2.1 振荡器445

13.2.2 频率合成器447

13.2.3 调制器449

13.3 功率放大器450

13.3.1 放大器的工作特性451

13.3.2 效率453

13.3.3 推挽结构454

13.3.4 放大器的种类455

13.3.5 开关结构459

13.3.6 放大器的线性化465

13.3.7 基本功率模块466

13.3.8 功率合成器469

13.3.9 输出滤波器470

13.3.10 噪声一功率比471

13.4 结束语472

参考文献472

第十四章 有组织的早期进入环境下的电子支援474

14.1 引言474

14.2 目标模型475

14.3 截获系统模型477

14.4 仿真结果480

14.4.1 与目标网络数量有关的性能482

14.4.2 搜索带宽484

14.4.3 噪声因子487

14.4.4 后处理时间489

14.4.5 任务持续时间490

14.5 结束语492

参考文献494

第十五章 对跳频通信发射机的侦察与定位495

15.1 引言495

15.2 分析495

15.3 仿真499

15.3.1 电子支援系统的工作501

15.3.2 结果与分析504

15.3.3 讨论508

参考文献509

15.4 结束语509

第十六章 信号探测距离511

16.1 引言511

16.2 噪声对探测距离的限制514

16.3 目标515

16.4 反射传播模型的探测距离516

16.4.1 电子支援系统的机载配置517

16.4.2 陆基探测距离522

16.4.3 讨论524

16.5 结束语526

参考文献528

第十七章 无人机载和陆基电子进攻530

17.1 引言530

17.2 远距离信号传播531

17.3 干扰的有效辐射功率532

17.4 目标533

17.5 无线电视距传播534

17.6 无人机载干扰机535

17.7 陆基干扰机537

17.8 一次性使用的干扰机539

17.9 结束语541

参考文献543

附录A 概率与随机变量544

A.1 引言544

A.2 随机变量的均值、期望值和矩函数544

A.3.1 条件概率547

A.3 概率547

A.3.2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548

A.4 高斯密度函数552

A.5 峰度553

A.6 偏斜度554

A.7 概率、密度函数及分布函数的有用特性554

A.8 结束语555

参考文献555

附录B 仿真的网络与缩略词表5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