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
  • 黄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8291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植物病害-微生物防治-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理论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定义及其学科的性质、任务和内容3

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定义3

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的性质4

三、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的任务4

四、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的内容5

第二节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简史与成就5

一、国外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简史与成就5

二、中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简史与成就8

第三节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和展望12

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12

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和展望15

小结17

复习思考题17

主要参考文献18

第二章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植物体生态系19

第一节 植物病害系统19

一、自然植物病害系统19

二、农田植物病害系统20

三、设施植物病害系统21

四、贮藏植物病害系统22

第二节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生物多样性22

一、生物多样性22

二、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23

第三节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植物微生态系24

一、植物微生态系24

二、植物微生态系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28

第四节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植物-病原物互作体系29

一、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和诱导抗病性29

二、植物非寄主抗性与先天免疫31

三、生防微生物在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作用33

小结36

复习思考题36

主要参考文献36

第三章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机制38

第一节 抗生作用38

一、有益微生物的拮抗作用38

二、具抗生作用的植物提取物40

三、拮抗作用和植物提取物的生防机制42

第二节 竞争作用44

一、竞争作用44

二、竞争作用的生防机制44

第三节 重寄生作用45

一、重寄生作用45

二、重寄生作用的生防机制46

第四节 捕食作用与溶菌作用47

一、捕食作用及其机制47

二、溶菌作用及其机制48

第五节 诱导抗病性49

一、诱导抗病性及诱导因子49

二、诱导抗病性的生防机制50

第六节 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微生态调控51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生防机制51

二、植物微生态及其生防机制53

小结54

复习思考题54

主要参考文献54

第四章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因子56

第一节 生防因子与其他生物的关系56

一、生防因子与微生物57

二、抑菌植物提取物中的生防因子59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防因子59

第二节 生防真菌60

一、木霉属60

二、粘帚霉属62

三、腐霉属64

四、盾壳霉属66

五、锈菌寄生孢69

六、锈生座孢属71

七、其他锈菌的重寄生菌78

八、白粉寄生孢80

九、毛壳菌属84

十、酵母菌86

十一、淡紫拟青霉88

十二、厚壁轮枝菌90

十三、植物内生真菌91

第三节 生防细菌93

一、生防细菌的种类94

二、生防细菌的机制108

第四节 生防放线菌111

一、放线菌的形态特征111

二、生防放线菌的来源及种类113

三、生防放线菌的作用机制119

第五节 生防病毒121

一、真菌病毒121

二、细菌病毒123

三、线虫病毒124

第六节 微生物代谢产物124

一、抗生素124

二、抗菌蛋白类132

三、诱抗剂138

四、细菌素141

第七节 植物的提取物144

一、抑菌植物145

二、抗菌、杀菌有效成分在植物体中的分布149

三、植物中抗菌、杀菌主要有效成分149

四、天然抗菌物质作用机理150

第八节 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微生态调控150

一、植物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的控病机理150

二、植物微生态调控剂152

小结156

复习思考题157

主要参考文献157

第五章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措施163

第一节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途径163

一、利用生防因子直接作用病原物163

二、保护、促生及诱导抗病性167

三、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微生态的调控作用171

第二节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措施176

一、种苗处理176

二、土壤处理180

三、喷雾处理182

四、诱导处理184

五、其他措施185

第三节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其他防治措施的结合运用186

一、生物防治与农业防治186

二、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187

三、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189

小结189

复习思考题189

主要参考文献190

中篇 实践应用195

第六章 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195

第一节 根和根茎部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195

一、镰刀菌根腐病的生物防治196

二、猝倒病的生物防治197

三、立枯病和纹枯病的生物防治198

四、疫病的生物防治200

五、小麦全蚀病的生物防治202

六、玉米青枯病的生物防治206

七、菌核病的生物防治207

第二节 地上部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10

一、锈病的生物防治210

二、白粉病的生物防治217

三、灰霉病的生物防治220

四、稻瘟病的生物防治224

五、赤霉病的生物防治227

第三节 系统性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30

一、黑粉病230

二、黄萎病231

三、枯萎病235

第四节 采后和贮藏期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38

一、贮藏期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现状239

二、贮藏期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40

小结241

复习思考题242

主要参考文献242

第七章 植物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46

第一节 植物根部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46

一、果树根癌病的生物防治246

二、茄科蔬菜青枯病的生物防治250

第二节 地上部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55

一、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的生物防治256

二、柑橘溃疡病的生物防治261

小结264

复习思考题264

主要参考文献264

第八章 植物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266

第一节 植物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概述267

一、食线虫真菌267

二、食线虫细菌269

三、杀线虫植物提取物271

四、其他线虫生防生物273

第二节 植物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274

一、生防制剂的引入275

二、自然控制275

小结277

复习思考题277

主要参考文献277

第九章 植物病毒病害的生物防治279

第一节 植物病毒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概述280

一、交叉保护280

二、植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283

三、微生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285

第二节 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的生物防治286

一、烟草花叶病毒病概述286

二、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生物防治287

第三节 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的生物防治288

一、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简述288

二、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的生物防治288

小结289

复习思考题289

主要参考文献289

第十章 寄生性种子植物及原生动物病害的生物防治290

第一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290

一、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290

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物防治290

第二节 原生动物病害的生物防治291

一、根肿病生防研究现状292

二、生物防治的方法292

小结292

复习思考题293

主要参考文献293

下篇 研究开发297

第十一章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产品的研发297

第一节 实验设施和试验场地297

一、实验室设施297

二、温室及试验农场297

第二节 标样采集和处理298

一、生防材料的来源298

二、标样采集和处理298

第三节 生防因子的分离和获取300

一、土壤中生防菌的分离和培养300

二、植物地上部生防菌的分离和培养304

三、植物体内生防菌的分离和培养305

四、其他生境中生防菌的分离和培养306

五、线虫生防菌的分离和培养307

六、生防病毒的获取310

七、微生物代谢产物获取312

八、植物提取物的获得315

第四节 生防因子的检测和筛选319

一、活体微生物抑菌效果的室内测定320

二、微生物代谢物和植物提取物的拮抗检测322

三、温室盆栽试验325

四、田间小区及多点试验327

五、大田应用试验329

六、生防效果的评估329

第五节 发酵、制剂及货架期331

一、发酵工艺331

二、制剂配方337

三、货架期340

第六节 植病生防微生物的遗传和分子改良340

一、揭示生防机制341

二、生防微生物有益基因的利用与遗传改良342

三、新一代微生物农药的分子设计与开发343

四、基因工程生防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345

第七节 专利申请和产品登记348

一、专利申请348

二、植物病害生防产品的登记350

小结353

复习思考题353

主要参考文献354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生防产品的产业化356

第一节 植物病害生防产品的种类及特性356

一、植物病害生防产品的种类356

二、植物病害生防产品的特性360

第二节 植物病害生防真菌产品的产业化361

一、生防真菌产品产业化概况361

二、生防真菌产品产业化的一般程序362

第三节 植物病害生防细菌产品的产业化365

一、植物病害生防细菌产业化概况365

二、生防细菌菌剂产业化的主要步骤365

第四节 植物病害生防放线菌产品的产业化371

一、生防放线菌的来源及筛选371

二、生防放线菌菌剂生产的主要步骤374

第五节 植物病害生防病毒产品的产业化379

一、生防病毒的种类及弱病毒筛选379

二、生防病毒制剂生产的主要步骤380

第六节 植物源生防制剂的产业化381

一、植物源生防制剂的来源及筛选381

二、植物源生防制剂研究和生产工艺387

小结391

复习思考题391

主要参考文献391

附录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基本实验394

实验一 植物病害生防菌的分离与培养394

实验二 生防菌的形态特征观察397

实验三 生防菌生防机制的检验401

实验四 生防菌的温室田间生防效果测定403

实验五 生防菌的发酵与扩繁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