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邵齐焘年谱 外二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邬晓东,张影著 著
-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9972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邵齐焘(1718~1768)-年谱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邵齐焘年谱 外二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年谱3
一 世谱部分3
顺治十七年,迁常熟,始迁祖邵嘉祚。4
曾祖邵可佳,岁贡生,赠儒林郎。祖邵甲临,岁贡生,赠儒林郎。父邵?,候选主事。敕封儒林郎。母周氏。同母兄邵齐烈。异母弟邵齐熊、邵齐然、邵齐鳌。5
邵齐焘老宅位于昭文仓巷。9
邵齐焘墓位于虞山破山寺。9
号叔宀,小名开生,同年呼为邵三叔宀。10
所用小印一枚,有“仆尝好人讥弹其文”八字。10
书斋名“道山禄隐”。10
著作传世有《玉芝堂诗文集》。10
二 年谱部分12
(一)读书应举12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一岁12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三岁13
雍正二年甲辰(1724)八岁14
雍正四年丙午(1726)十岁15
雍正五年丁未(1727)十一岁15
雍正八年庚戌(1730)十三岁16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十九岁16
乾隆元年丙辰(1736)二十岁17
乾隆三年戊午(1738)二十二岁18
乾隆四年己未(1739)二十三岁18
乾隆五年庚申(1740)二十四岁20
乾隆六年辛酉(1741)二十五岁20
乾隆七年壬戌(1742)二十六岁20
(二)回翔词馆22
乾隆八年癸亥(1743)二十七岁22
乾隆九年甲子(1744)二十八岁26
乾隆十年乙丑(1745)二十九岁29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三十岁31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三十一岁32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三十二岁34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三十三岁42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三十四岁48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三十五岁52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三十六岁58
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三十七岁67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三十八岁73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三十九岁76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四十岁78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四十一岁80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四十二岁85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四十三岁86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四十四岁96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四十五岁98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四十六岁99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四十七岁100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四十八岁105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四十九岁107
(三)掌教龙城110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五十岁110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五十一岁119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五十二岁126
《玉芝堂诗文集》序134
玉芝堂文集137
卷一137
凤城秋晓赋 以西山朝来殊有爽致为韵137
答周芝山同年书138
圣驾东巡恭谒祖陵颂序 代少司马汪公作140
送顾古湫同年之荆南序141
席献之小照诗序142
江万川先生《弃余集》序142
江掞庭诗序144
《兰陔奉母图》序145
翰林院恭拟大行皇后梓宫奉移观德殿祭文146
翰林院恭拟孝贤皇后周月祭文146
竹泉春雨赋 以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为韵147
安定新城记 代沈少宗伯作148
卷二149
平金川用雅 谨序 代沈少宗伯秦公作149
为马少京兆观风教150
为少宰归公自陈表151
《读书吾庐图》诗序152
《蓉桂图》跋153
秋暮宴游诗序153
翰林恭拟圣驾巡幸河南祭文三首154
翰林院撰拟谕祭奉恩辅国公瑟尔臣文二首155
祭鄞县袁沧崖年伯文156
翰林院恭拟圣驾巡幸浙江祭文三首156
伯兄诗文序略157
恭祝皇太后六十万寿颂 谨序159
恭祝皇太后六十万寿诗 谨序 代原任顺天府尹顾汝修作161
为沈少宗伯谢《御赐诗集序》表162
卷三163
纳凉赋 以薰风自南来为韵163
诰赠朝议大夫沧崖袁公墓志铭164
顾密斋《蕴真集》序165
《味香居诗集》序166
跋《方氏潜山寻墓记》后166
公祭陈司业文167
圣驾再巡盛京颂 谨序 代大司寇秦公作168
故沂州守雨麓翁公墓砖铭170
井田研铭171
敕封承德郎右春坊右赞善加一级原任长洲县知县吉安罗公墓碑171
为按察许公题画菜后173
常熟海防厅署记173
祭庄年伯母吴太夫人文174
乡先生钱氏四代像赞175
卷四176
圣驾南巡颂 谨序176
圣驾南巡颂 谨序 代宗人主事孙梦逵作178
张习诚《合志堂诗》序179
《噩梦录》序180
《佩兰诗草》序181
谢母姚孺人墓志铭182
题许镕亭《新安江中唱和诗卷》后182
陕西粮储道席公元配李恭人墓志铭183
为郑赞善作《肇庆府志》序184
为苏州府官嘱祭大学士蒋文恪公文184
方母毛太宜人墓志铭185
镜通禅师像赞186
李长蘅先生山水跋187
孙嘉复像赞187
《柳南续笔》序188
宗人府主事孙君墓志铭188
沈生妻袁氏哀词190
歙石研铭190
《掌录》序190
卷五192
敕封文林郎浙江云和县知县加一级192
许在璞《茹荼百咏》题词194
单孔昭诗序195
毛宝之《维扬诗草》跋195
剖瓜研铭196
祭曾会宗文196
翰林院编修柏东皋先生行状197
章烈妇墓碣199
苏苞九先生像赞200
七侄妇方氏哀词201
答王芥子同年书201
祭席仲权文203
蒋秋泾先生诔203
卷六207
湖南按察使严公墓志铭207
景州知州屈府君墓志铭208
南巡盛典后序210
伯兄墓志铭212
先室席安人墓志铭213
自题墓碑214
康母王太宜人墓志铭215
跋所和黄生汉镛《对镜行》后216
送黄生汉镛往徽州诗序216
跋袁随园前辈送韩宗海序册后217
《雕虫观略》跋218
书院生徒送太守潘公之官浙东诗序218
书院诸生送潘公之官浙东诗序后219
玉芝堂诗集221
卷上221
圣驾东巡盛京恭谒三陵大礼庆成恭纪七律六首221
甲子秋闱余以庶常获预同考次聚奎堂壁间旧韵221
题义宁县令赠中宪大夫倪国公珍传后222
扶伯兄灵柩南归222
寄孟四仲举222
赴都示方虎、暗谷两舍弟222
金山寺222
蘅园222
平山堂222
峄山县223
入都223
二鼠歌223
寄黄信生223
寄孙中伯同年223
寄宁武令周芝山同年用鱼虞歌麻萧肴豪尤八韵224
己巳正月十七日王辑青、袁信吾、郑炳也、金古矜、陈雪园诸同年集陈敦来同年寓,余以少宗伯沈公在座不与,闻诸君即席分韵因和六首224
十八日集古矜宅即次前韵225
金川奏凯恭纪五言律诗八首225
四月二日游南西门外王氏园226
赠拈花寺二憨上人226
送安溪李授侯同年出守嘉兴227
哭都水金古矜同年227
送桐城姚以铜同年罢官归227
十月七日陪少宗伯秦公陶然亭讌集228
悼席安人作228
为席安人写真228
十友歌简郑炳也、陈雪园228
田中木呈王芥子229
蹇驴行戏呈罗旭庄229
送表弟张秀峰归230
送赵再白之天津230
圣驾南巡恭纪五言律诗六首231
将移虎坊桥寓厝席安人柩于麻线胡同尼寺231
虎坊桥新寓感怀席安人231
聚奎堂分校次壁间旧韵232
送黄信生归觐232
罢官南归发席安人榇232
九月十九日出都别友232
潞河阻风233
与蒋秋泾同舟,余新因郑炳也识蒋因话旧游233
舟中怀炳也233
赠江行九茂才233
舟次景州将访戈东长同年,问之土人知戈所在莲儿坞晓行已过不获,一展怅然有怀234
发景州大风泊桑园半日234
蒲萄根杖歌为江行九作234
新月235
初雪235
晴235
消寒六首235
舟过济宁顺流扬帆有顷刻百里之势喜而有作236
放闸一首236
偶步野寺236
宿迁道中望黄河用少陵《渼陂行》韵236
舟过维扬简陈竹町诸诗人237
赠楼于湘、易夔勋237
赠秋泾别237
池中冰鱼237
岁暮寄秋泾238
壬申除夜238
卷中239
癸酉岁朝239
游石梅山池239
归愚先生过访239
喜蒋秋泾至239
同秋泾游兴福寺239
次汪宫赞杜林先生题兴福寺旧韵240
支硎山径240
翁诵清妹丈招讌东园240
雨中分菊240
得舍弟暗谷书言王芥子同年复召院长大司寇刘公寄语云“王阳在位,贡禹弹冠”聊述此示暗谷,因简芥子240
奉寄郑炳也编修因怀周芝山明府并简孙中伯舍人、袁信吾郎中、陈雪园侍御八首240
岁暮送秋泾归禾中241
黄信生购得其大父麓隐先生小画六幅装池成册嘱题卷后241
鹙鹤篇242
送席仲权赴选242
怀蒋秋泾242
德清谈孝廉妻割臂作羹以愈姑病,或自其乡来述于余乞诗纪之243
题《海山观日图》243
赠仇墺霞村243
题杨忠烈公贻常熟故人二书后244
游清凉寺北寻坠石还憩破山寺泛月归244
晚步吾谷遂登绝顶245
买菊期王八千同赏245
十月十三日夜宿木渎乘月登灵岩245
观许裕峰所藏蟠木神芝245
题虞岩图246
同舍弟暗谷于桃源涧叠石激流作246
王八千见示其从兄次峰《烟滩风谷图》乞题246
送舍弟暗谷入都于无锡黄埠墩月下别246
维扬喜遇姚以铜同年246
雨中别以铜247
登焦山247
哭王柳南先生247
怀周芝山同年247
题《江行逆浪图》247
送沃显东茂才归萧山248
哭芝山248
题《少司马彭公戴笠图》248
得舍弟方虎所寄病中新诗248
九月十九日将赴湖南夜发249
夜泊葑门访陈和叔249
烟雨楼249
赠浙江学使窦元调同年249
元调招饮湖上,适少司空钱稼轩同年江西典试还元调迎送久不出,独游小有天园249
元调午后出湖上步登行宫,晚饮内湖秉烛至花神庙249
留余山居250
龙井寺 时新事穿筑土木未竟250
金沙港250
赠浙江盐库大使席砚农内兄250
将发晨上吴山250
别窦元调251
七里濑251
次兰溪城外闻侍御胡星冈同年从闽中典试还昨夜过此怅然有作251
三衢道中答黄信生251
瑞洪晚步登古冢放歌252
滕王阁252
至南昌闻湖南学使郑炳也同年调任广东,途中先寄此诗252
将军船253
晨鸡253
至醴陵闻炳也已赴广州作此示信生253
至陆口闻知炳也定发途中寄此253
夜过湘潭将至长沙,先寄方伯许公、观察严公254
至长沙宿观察严公台署敬献长句兼呈方伯许公254
贾太傅宅255
登衡岳宿祝融峰上封寺用昌黎宿岳寺题门楼韵255
祝融峰上封寺晨起观日出再用前韵256
立春日舍馆广东学使公廨作与炳也256
庚辰新正,广东方伯宋公同观察来公、转运范公、参政金公招讌赋谢256
题广东方伯署中连理木呈宋公257
题九曜亭(在广东学使署中)257
卷下258
去秋被召入都身病亲衰不能应诏纪恩述怀兼简京师友人四首258
苏纯之入关奉寄参政王芥子同年258
过孙氏茅亭追感嘉复作此并简嘉荫259
黄信生新葺小斋259
送蒋秋泾往山西主平阳讲席兼寄太守徐飞山同年二首259
姚功安池上集259
栽菊260
读吴江徐灵胎《吴山画眉泉记》及《道德经》《阴符经注》《伤寒类方》《医学源流》诸书260
赠太仓金佑良员外三首260
崇明赵令作海堤护田两月讫功260
大司寇嘉兴钱公为焘书朱子小学题词跋语兼蒙内行醇谨之褒感愧交集,辄竭庸浅奉长句二首261
赠东塔寺雪林上人261
德庆堂讌集作261
从归氏借得王履吉大字墨刻261
赠吴兴闵文山孝廉262
九月十六日会饮姚功安池上262
解郡丞从秘府法帖摹得其先学士草书拓以见惠赋此谢之262
再奉恩命许赴京师以疾不行纪恩二首262
柏?庵前辈挽歌辞262
食藤花263
送秦生紫峰归无锡263
题赵豹三历代钱图赵名彪诏,恭毅公之子263
咏枯槐作芝赠王云上茂才263
冬夜同蒋偶渔侍御在刘相斋中夜话263
始衰264
题《稽留山先生抱犊图》264
为常州太守潘莪溪同年题《望云图》265
四月十一日奉送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毗陵刘公新拜吏部起复还朝同杨莲塘韵五首265
王茂才挽歌辞266
劝学一首赠黄生汉镛266
汉镛以长句述余衡山旧游赋示267
和汉镛《对镜行》267
寄王芥子同年268
袁随园前辈过访268
送黄生汉镛往徽州268
四月初十日梦圣籍269
题陈氏亦园269
送常州太守潘公新除浙江宁绍台道269
参考文献270
附录278
后记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