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学教程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震学教程 下
  •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傅淑芳,刘宝诚,李文艺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13180·110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震学教程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章 研究地壳及地球内部构造的地震学方法1

8.1 近震地震波特征及其走时方程1

8.2 面波的频散特性7

8.2.1 关于相速度和群速度的概念7

8.2.2 频散面波的图象与埃里相10

8.2.3 面波的频散特性与地壳构造14

8.3 波前方程与地震射线19

8.4 费马原理和欧勒方程22

8.5 球对称介质中的地震射线的特征24

8.5.1 射线方程25

8.5.2 本多夫定律27

8.5.3 关于射线的顶点和曲率28

8.6 走时曲线29

8.7 地球内部速度变化与地震射线、走时曲线的变化特征31

8.7.1 速度连续变化的情况31

8.7.2 低速层及低速界面的情况34

8.7.3 高速层及高速界面的情况35

8.8 确定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公式36

8.8.1 古登堡方法36

8.8.2 赫格罗茨--维歇尔特方法37

8.9 地球内部的速度分布及间断面43

8.10 地球内部各类物理参数的分布45

8.11 各类典型地区的地壳构造50

习题57

第九章 震源机制59

9.1 震源模型60

9.2 地震波位移公式63

9.3 震源参数73

9.4 在吴尔夫网上P波初动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0

9.5 在地图上用P波初动符号求震源参数的方法88

9.6 确定断层面的方法93

10.1.1 地方震记录特征99

第十章 震相分析99

10.1 各类震相记录特征99

10.1.2 近震记录特征101

10.1.3 远震记录特征107

10.1.4 深震记录特征121

10.2 识别震相的一般方法123

10.2.1 近震震相的识别方法123

10.2.2 爆炸及其他干扰125

10.2.3 远震震相的识别方法132

10.3 震相特征数据的测量及方法134

10.4.1 近震走时表的编制137

10.4 走时表(走时曲线)的编制137

10.4.2 远震走时表的编制147

第十一章 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154

11.1 测定近震、地方震基本参数的一般方法154

11.1.1 发震时刻的测定方法154

11.1.2 震中位置的测定方法156

11.1.3 关于震源深度的测定184

11.1.4 近震观测台网的布局及改善190

11.1.5 近震震级的测定198

11.2 测定远震基本参数的一般方法205

11.2.1 发震时刻的测定205

11.2.2 震中位置的测定206

11.2.3 震级的测定215

11.3 深震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216

11.3.1 远震走时曲线法217

11.3.2 时差交点法218

11.3.3 深震震级的体波测定方法218

11.3.4 震级饱和224

11.4 用计算机测定和修定基本参数的基本原理226

11.4.1 测定近震基本参数的初定方法226

11.4.2 基本参数的修定方法232

思考题和习题241

12.1.2 强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带性和迁移性242

12.1.1 测定震源位置,确定地震活动带242

第十二章 地震预报的测震方法242

12.1 地震活动的时、空、强分布及其变化242

12.1.3 强震在发震地区的重复性和填空性243

12.1.4 小震震中分布面积的变化与强震震级和位置的关系243

12.1.5 地震序列245

12.1.6 地震统计方法252

12.2 地震能量的计算与应变能的蠕变257

12.3 波速变化的研究264

12.3.1 波速比vp/vs的变化264

12.3.2 vp和vs的变化269

12.4 扩容模式270

12.5 震源机制与小震平均应力场的变化274

12.6 地震控制277

附录Ⅰ 弹性体的运动方程282

1. 用应力表示的运动方程282

2. 广义胡克定律284

3. 用位移表示的运动方程286

附录Ⅱ 吴尔夫网图的性质288

1. 极射赤投影的性质289

2. 吴尔夫网上的几种主要作图299

主要参考书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