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2335014.jpg)
- 邝孔武,王晓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5607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系统思想1
1.1 系统的概念1
1.1.1 系统是什么1
1.1.2 系统的分类2
1.2 系统的特性4
1.2.1 系统的整体性4
1.2.2 系统的层次性5
1.2.3 系统的目的性6
1.2.4 系统的稳定性7
1.2.5 系统的突变性7
1.2.6 系统的自组织性7
1.2.7 系统的相似性8
1.3 系统思想的发展8
1.3.1 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8
1.3.2 系统思想的淹没9
1.3.3 现代系统思想的兴起10
习题12
第2章 管理系统13
2.1 管理的概念13
2.2 管理的基本职能15
2.3 管理理论的发展17
2.3.1 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17
2.3.2 从“人群关系”到“行为科学”19
2.3.3 决策理论学派21
2.3.4 系统理论学派21
2.4 企业管理系统的构成22
2.4.1 按功能结构分析系统22
2.4.2 按管理活动的层次划分23
2.5 管理系统的特点26
习题28
3.1.1 信息的定义和性质29
3.1 信息的概念29
第3章 信息系统29
3.1.2 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特点31
3.2 信息与决策32
3.2.1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32
3.2.2 决策过程33
3.2.3 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34
3.2.4 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34
3.3 管理信息系统35
3.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35
3.3.2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36
3.3.3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36
3.3.4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39
3.3.5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46
3.4 信息系统的发展49
3.4.1 信息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49
3.4.2 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50
习题51
第4章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52
4.1 信息系统建设是复杂的社会过程52
4.1.1 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52
4.1.2 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53
4.2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54
4.2.1 系统规划阶段54
4.2.2 系统分析阶段54
4.2.3 系统设计阶段56
4.2.4 系统实施阶段56
4.2.5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56
4.3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56
4.3.1 早期开发方法的不足56
4.3.2 结构化方法的产生58
4.3.3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59
4.3.5 面向对象方法60
4.3.4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60
4.3.6 软件开发工具61
4.4 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64
4.4.1 信息系统发展的诺兰模型64
4.4.2 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65
4.4.3 系统开发的准备工作67
4.4.4 选择开发方式68
4.4.5 系统开发的计划与控制69
习题70
第5章 系统规划71
5.1 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71
5.1.1 系统规划的任务71
5.1.2 系统规划的特点72
5.1.3 系统规划的原则72
5.2.1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73
5.2.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73
5.2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73
5.3 企业系统规划法75
5.3.1 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75
5.3.2 组织机构调查76
5.3.3 定义管理目标77
5.3.4 定义管理功能组77
5.3.5 定义数据类79
5.3.6 定义信息结构81
5.3.7 计算机逻辑配置方案84
5.4 可行性研究85
5.4.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85
5.4.2 可行性分析报告87
习题88
第6章 系统分析89
6.1 系统分析的任务89
6.2 作业流程图91
6.3.1 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成分93
6.3 数据流程图93
6.3.2 数据流程图的画法95
6.3.3 画数据流程图的注意事项98
6.4 数据字典101
6.4.1 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102
6.4.2 数据字典的使用与管理105
6.5 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107
6.5.1 结构化语言107
6.5.2 判定树109
6.5.3 判定表109
6.5.4 三种表达工具的比较113
6.6 数据查询应用分析114
6.6.1 数据存取要求的基本类型115
6.6.2 数据立即存取图117
6.7 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118
6.8.1 系统说明书的内容119
6.8 系统说明书119
6.8.2 系统说明书的审议120
习题120
第7章 系统设计122
7.1 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122
7.1.1 评价信息系统的标准122
7.1.2 系统设计的目标124
7.1.3 系统设计的内容124
7.2 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125
7.2.1 模块125
7.2.2 结构图125
7.2.3 模块间的联系126
7.2.4 模块间的耦合127
7.2.5 模块的内聚129
7.2.6 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132
7.2.7 模块的扇入与扇出133
7.2.8 实例:病人监护系统134
7.3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结构图139
7.3.1 变换分析139
7.3.2 事务分析141
7.3.3 数据流程图层次的转换142
7.4 一体化设计方法143
7.4.1 基本概念144
7.4.2 选单树初步设计144
7.4.3 事务设计147
7.4.4 事务的结构化描述149
7.4.5 数据库模式设计150
7.5 代码设计153
7.5.1 代码的作用153
7.5.2 代码的种类154
7.5.3 代码的类型155
7.5.4 代码校验方法156
7.5.6 代码设计的步骤157
7.5.5 代码设计的原则157
7.6 输出设计158
7.7 输入设计158
7.7.1 输入设计的原则158
7.7.2 输入设计的内容159
7.7.3 数据记录格式设计160
7.7.4 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162
7.8 人机对话设计163
7.8.1 人机对话设计的原则163
7.8.2 人机对话的方法164
7.8.3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165
7.9 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166
7.10 计算机系统的选择169
7.11 系统设计说明书170
习题171
8.1.1 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172
第8章 系统实施172
8.1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172
8.1.2 系统实施阶段的特点173
8.2 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173
8.3 编程方法175
8.3.1 好程序的标准175
8.3.2 结构化程序设计176
8.3.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77
8.3.4 可视化编程技术178
8.3.5 程序的内部文档179
8.3.6 编程风格180
8.4 系统测试182
8.4.1 测试的概念182
8.4.2 测试的原则184
8.4.3 测试用例设计185
8.4.4 排错188
习题189
8.5 系统的交付使用189
第9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191
9.1 系统维护191
9.1.1 维护的内容191
9.1.2 维护的类型192
9.1.3 系统维护的管理192
9.2 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193
9.2.1 系统的可靠性193
9.2.2 系统的安全性193
9.3 系统监理与审计194
9.3.1 系统监理194
9.3.2 系统审计195
9.4 系统评价196
习题197
10.1.1 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198
第10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198
10.1 概述198
10.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199
10.1.3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和统一建模语言203
10.2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过程209
10.3 识别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系统边界210
10.3.1 识别信息系统的目标210
10.3.2 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211
10.3.3 案例:门诊系统的需求说明212
10.4 用例与用例图213
10.4.1 什么是用例214
10.4.2 如何识别用例215
10.4.3 构建用例模型217
10.4.4 案例:门诊系统的用例模型218
10.5 对象与类图219
10.5.1 识别对象220
10.5.2 识别属性221
10.5.3 识别服务222
10.5.4 对象分类222
10.5.5 识别对象关联225
10.5.6 构建逻辑模型——类图228
10.5.7 永久对象与关系数据库229
10.6 交互图231
10.6.1 顺序图231
10.6.2 协作图233
10.6.3 门诊系统的交互图233
小结: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及不足233
习题234
第11章 原型法和软系统方法235
11.1 原型法235
11.1.1 原型法的基本步骤235
11.1.2 原型法的优缺点236
11.2.1 “硬”系统方法的实质237
11.2 软系统方法的由来237
11.2.2 “硬”系统思想在“软”问题中的应用238
11.3 “软”系统方法论概要239
11.3.1 案例240
11.3.2 “软”系统方法论的轮廓242
11.3.3 “硬”、“软”系统思想的比较244
11.4 “软”系统方法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244
11.4.1 多视点方法的目标245
11.4.2 多视点方法的轮廓246
11.4.3 人类活动系统分析248
11.4.4 信息分析249
11.4.5 社会-技术方面的分析与设计249
11.4.6 人机界面设计250
11.4.7 技术方面的设计251
习题251
12.1.1 BPR 的定义252
第12章 企业经营过程重组252
12.1 什么是企业经营过程重组252
12.1.2 典型案例253
12.1.3 BPR 的特点255
12.1.4 BPR 对企业的影响256
12.2 企业经营过程分析256
12.2.1 企业经营过程模型257
12.2.2 IDEFO 活动模型257
12.2.3 开发企业活动模型的步骤260
12.3 企业经营过程重组的实施261
12.3.1 实施 BPR 的有关人员261
12.3.2 BPR 的工作阶段262
习题263
附录:关于课程设计的建议264
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