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巧梭慧针:长江流域的丝织与刺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巧梭慧针:长江流域的丝织与刺绣
  • 张硕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978754302856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巧梭慧针:长江流域的丝织与刺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1.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与长江流域服饰文化初步9

1.1 长江流域的服装纤维12

1.2 长江流域的纺织工具24

1.3 长江流域古代服饰文化的基本面貌33

1.3.1 长江中上游地区出土的人身饰物34

1.3.2 长江下游出土的人身饰物及特点36

1.3.3 长江流域古代服饰文化37

2.长江——中国丝织文化的摇篮44

2.1 中国丝绸的诞生47

2.1.1 必不可少的桑树与蚕蛾资源48

2.1.2 悠久深厚的原始纺织与染色技术基础49

2.1.3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是丝绸在中国长江流域地区萌生的重要条件之一51

2.1.4 环境气候因素也与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及分布有着一定的关联52

2.1.5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也导致了丝绸业的发生和发达52

2.2 中国古代丝织业生产体系53

2.3 海陆“丝绸之路”55

3.朴素与威严:商周时期丝织业68

3.1 甲骨文与桑丝73

3.2 《诗经》与桑丝业76

3.3 从青铜器的“外衣”说起82

3.4 “以五彩彰施于五色”——商周时期的印染工艺84

4.诗化与个性: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丝织业87

4.1 桑树的改良和蚕种的培育90

4.2 丝织技术的进步94

4.2.1 选茧94

4.2.2 剥茧94

4.2.3 缫丝95

4.2.4 络丝95

4.2.5 并丝96

4.3 纺织机械的改进96

4.4 织物处理技术99

4.4.1 练99

4.4.2 染101

4.4.3 织物后整理技术——砑光103

4.5 高度发达的长江流域丝织业104

4.5.1 长江流域丝织品的种类104

4.5.2 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地下丝绸宝库108

4.5.3 长江流域丝织品的纹样和题材112

4.5.4 长江流域丝织品的艺术风格117

4.5.5 楚缯书与楚帛画118

4.5.6 曾母投杼与织机122

5.汉风与浪漫:秦汉时期长江流域丝织业124

5.1 长沙马王堆汉墓——震惊世界的又一地下丝绸宝库128

5.1.1 纱132

5.1.2 绮136

5.1.3 罗137

5.1.4 锦138

5.1.5 刺绣141

5.1.6 汉帛画与汉帛书146

5.2 汉代养蚕织丝技术150

5.3 汉代丝绸贸易与“丝绸之路”156

6.时尚与南渐: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丝织业162

6.1 长江丝织中心的正式确立164

6.2 魏晋时期长江流域的丝绸168

6.2.1 蜀锦168

6.2.2 刺绣170

6.2.3 绫171

6.2.4 织成171

6.2.5 绮172

6.3 工艺技术的新阶段173

6.4 苏蕙与回文锦180

7.繁缛与华丽:隋唐时期长江流域丝织业184

7.1 唐代南方丝织品189

7.1.1 织成190

7.1.2 纱190

7.1.3 绫191

7.1.4 蜀锦192

7.1.5 刺绣194

7.2 唐代丝织技术与工艺195

7.3 唐代丝织品贸易197

7.4 唐诗与中国古代丝绸文化199

8.艺术与理性:宋代长红流域丝织业209

8.1 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区域的宋代丝织业213

8.2 长江流域丝织物216

8.2.1 绫216

8.2.2 罗217

8.2.3 缎219

8.2.4 锦219

8.2.5 缂丝222

8.2.6 刺绣228

8.2.7 宋代丝织物纹样231

8.3 宋代丝织工艺技术233

8.4 宋代丝绸贸易与流通235

9.散淡与回归:元代长江流域丝织业237

9.1 元代长江流域丝织品242

9.1.1 织金锦242

9.1.2 缂丝245

9.1.3 刺绣246

9.1.4 交机绢248

9.1.5 缎248

9.2 元代长江流域养蚕丝织技术251

10.优雅与精致:明代长江流域丝织业256

10.1 明代长江流域丝织业257

10.2 明代长江流域丝织物263

10.2.1 宋式锦263

10.2.2 改机264

10.2.3 妆花265

10.2.4 本色花265

10.2.5 织金和织银266

10.2.6 提花纱266

10.2.7 缎267

10.2.8 提花罗268

10.2.9 缂丝268

10.2.10 刺绣269

10.3 明代长江流域丝织技术273

10.4 无丝不成镇279

10.4.1 明代江南的著名市镇280

10.4.2 明代市镇中的牙行、客商和机坊289

11.繁华与挽歌:清代长江流域丝织业295

11.1 清代蚕桑丝织业296

11.2 江南三织造300

11.3 《红楼梦》与清代江南丝织业307

11.4 清代江南丝织品319

11.4.1 辑里丝320

11.4.2 宋式锦325

11.4.3 云锦325

11.4.4 蜀锦326

11.4.5 漳缎、漳绒、建绒327

11.4.6 缂丝329

11.4.7 苏绣、湘绣和蜀绣331

11.5 清代长江流域丝织业技术特色341

11.6 黄佐卿——现代民族丝织工业的先驱350

主要参考文献353

后记359

总后记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