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卫万顺,郑桂森,李文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246335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地热能-资源-评价-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原理和方法3
第一章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理论基础3
第一节 概述3
一、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新型资源3
二、浅层地温能的概念3
三、浅层地温能资源特点4
第二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的意义5
一、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发展迅速5
二、勘查评价滞后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5
三、科学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需要加强勘查评价6
四、勘查评价应在统一部署下有序开展6
第三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总体思路7
一、浅层地温能资源形成和分布的特殊性7
二、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基本思路7
三、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基本内容8
第四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方法体系10
第五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参数体系11
一、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参数体系12
二、有关参数的物理意义13
三、相关参数的获取方法15
第二章 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条件评价21
第一节 赋存条件评价原理和方法21
一、评价目的和任务21
二、评价方法21
三、评价内容及方法体系21
第二节 自然地理条件评价22
一、气候条件评价22
二、地形地貌条件评价23
三、太阳照射条件评价24
四、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25
第三节 地质条件评价25
一、岩石、岩石地层、松散堆积物评价25
二、地质构造条件评价40
三、岩石物理性质和热物理性质评价41
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48
一、概述48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评价50
三、地源热泵工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56
第五节 地温场调查评价58
一、地温的调查方法58
二、大地热流密度测量59
三、地温梯度59
四、地温场特征59
五、其他方法60
第三章 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区划原理和方法61
第一节 概述61
一、地质分区61
二、应用方式分区61
三、地理分区或行政区划分区61
四、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61
第二节 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区划基本原理61
一、适宜性区划目的61
二、适宜性区划原则62
三、适宜性区划依据62
四、适宜性区划级别63
五、适宜性区划方法63
六、适宜性区划图编制63
第三节 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方法63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63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64
三、权重的确定64
四、综合评价65
第四节 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方法65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65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66
三、权重的确定67
四、综合评价67
第四章 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原理和方法68
第一节 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体系68
一、评价思路68
二、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68
第二节 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69
一、静态储量计算方法69
二、可利用资源量计算方法70
第三节 静态资源量计算73
一、热储量体积法计算主要参数73
二、静态储量计算主要参数选取74
第四节 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量计算75
一、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资源量计算75
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资源量计算76
第五节 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76
一、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基本方法76
二、资源量计算方法评述77
第五章 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和方法79
第一节 经济效益评价总体思路79
一、经济效益评价基本原理79
二、经济效益评价体系设计79
三、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特点80
第二节 成本效益评价原理和方法80
一、费用年值80
二、年经济价值82
三、投资回收期83
第三节 节能效益评价原理和方法83
一、年节能量83
二、年节能价值84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原理和方法85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85
一、大气环境效应评价85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85
第二节 大气环境效应评价原理和方法86
一、年减排量的计算86
二、年减排价值88
第三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理和方法88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总体思路88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法88
第七章 建立评价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94
一、总体思路94
二、设计原则94
三、系统构架95
四、系统功能95
下篇 浅层地温能资源平价实例——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评价)实例101
第八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项目概况101
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101
一、项目来源101
二、总体目标和任务101
三、工作区范围102
四、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102
第二节 主要成果及社会影响103
一、取得的主要成果103
二、成果评审意见105
三、成果推广应用情况106
第九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条件评价108
第一节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条件108
第二节 基底构造和基底形态特征109
一、基底构造109
二、基底构造的形成110
三、地层111
第三节 松散堆积物分布特征和结构特征113
一、更新统113
二、全新统114
第四节 北京平原区第四系结构特征115
第五节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条件117
一、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系统117
二、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特征119
第六节 北京平原区地温场条件120
一、原始地温场特征120
二、地质构造对地温场的影响评价122
三、地下水径流对地温场的影响124
第十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相关参数研究127
第一节 参数类型127
一、基础参数和成果资料127
二、测试参数128
三、计算参数128
四、经验、常量参数129
第二节 主要参数的获取129
一、变温层厚度129
二、岩土标本热物理性质研究129
三、抽水/回灌试验相关参数获取135
四、现场换热测试相关参数的确定139
第十一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145
第一节 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分区145
一、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145
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147
三、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适宜性区划147
第二节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量计算149
一、静态资源量计算149
二、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资源量计算150
三、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可利用资源量计算150
第三节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152
一、地下水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和较适宜区资源潜力计算152
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和较适宜区资源潜力计算152
三、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153
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实例剖析154
第一节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实例1154
一、成本效益评价154
二、节能效益评价158
三、环境效益评价158
第二节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实例2159
一、成本效益评价159
二、节能效益评价161
三、环境效益评价161
第十三章 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监测试验163
第一节 北京监测网站建设总体思路163
一、监测目的163
二、监测内容163
三、监测站点选择原则163
四、监测站点的选择163
五、监测站网建设164
第二节 监测站建设方案166
一、地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166
二、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168
三、监测点的布设169
四、GPRS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建设169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环境影响初步评价170
一、土壤的原始温度170
二、热泵系统运行后的地温场变化172
三、A监测点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监测数据174
四、环境影响初步评价175
第十四章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数据库建设176
第一节 数据管理系统说明与结构176
第二节 开发环境176
第三节 主要功能178
一、GIS功能178
二、基础数据管理178
三、统计查询178
四、水质评价179
五、钻井柱状图179
六、图件信息管理179
七、适宜性分区评价179
八、菜单管理180
九、系统管理180
参考文献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