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师新素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师新素养
  • 周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6727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师新素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社会的人类需要信息素养1

第一节 信息时代与人类的教育2

一、什么是信息2

二、信息时代对于教育的挑战12

三、信息时代对于教育的支持14

第二节 计算机文化观25

一、技术发展对于人类文化的冲击27

二、个人掌握计算机文化的意义30

第三节 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32

一、计算机素质(信息技术素质)是现代教育所培养素质的一部分32

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途径34

第二章 信息素养的目标与内容41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目标41

一、信息意识与情感43

二、信息伦理道德修养47

三、信息科学技术常识49

四、信息能力51

第二节 信息素养的内容53

一、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54

二、信息知识方面的内容68

三、信息能力方面的内容71

第三章 信息素养的特点与培养途径75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特点76

一、信息素养层次分明76

二、信息素养强调普及81

三、信息素养注重操作83

四、信息素养的发展性84

第二节 信息素养培育的途径85

一、学科课程与教学86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88

三、计算机管理教学89

四、社会家庭中的信息教育90

第三节 信息素养的评价92

一、什么是评价92

二、信息素养评价标准96

三、信息素养评价方法99

第四章 实施信息素养培育的条件101

第一节 创造实施信息教育的学校环境102

一、学校中建设信息系统的必要性102

二、学校建设信息系统的基本思路105

三、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108

四、信息系统的建立111

第二节 硬件条件的组织113

一、学校硬件条件的不同配置方式113

二、如何提高硬件的使用效益118

第三节 软件建设120

一、软件建设的几个主要方面120

二、软件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123

第四节 教职员工的信息素养127

一、教职员工信息素养的几个方面127

二、教职员工信息素养培育中的一些问题131

第五章 利用检索工具书获取信息135

第一节 检索工具书概述135

一、检索工具书的涵义135

二、检索工具书的类型136

三、检索工具书的特征139

四、检索工具书的功用140

第二节 综合性检索工具书举要141

一、书目141

二、索引146

三、文摘148

一、语文(含语言、文字、文学)150

第三节 检索工具书的学科分布150

二、政治(含哲学、经济、法学)154

三、历史159

四、地理161

五、数学163

六、物理166

七、化学167

八、生物168

九、美术、音乐、体育170

十、教育171

第一节 现代化获取信息技术概述173

一、联机检索技术173

第六章 利用现代化技术获取信息173

二、从因特网到全球信息高速公路180

三、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NCFC)184

第二节 现代化信息检索技术原理与方法187

一、布尔逻辑检索187

二、加权检索189

三、截词检索190

四、通用字符检索191

第三节 现代化信息检索技术操作方法191

一、通过Internet网络检索国外数据库191

二、联机检索的操作方法192

第四节 现代化信息检索技术检索策略203

一、检索策略及其制定步骤203

二、检索策略制定举例205

三、检索策略的调整207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要素革命211

第七章 挑战网络教育211

一、我们如何选择学习方式?212

二、课堂又回到了家里213

三、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222

第二节 网络教育时代个人的应对策略224

一、做一个好网虫224

二、能者为师229

三、胜者为王233

四、创业传统241

五、学习者的创业意识253

第八章 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革课堂教学255

第一节 发挥直观性优势,构建生动教学情境256

一、展现客观场景,强化主观感受257

二、展示变化过程,揭示复杂原理258

三、夸张关键特征,加深知觉印象258

四、化静为动,深入浅出259

第二节 挖掘计算机教学潜力,推进因材施教260

一、加强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创造因材施教的条件261

二、根据个别差异,提高指导的针对性262

三、提供多种学习方案或课题,促使学生自由选择262

四、划分目标层次,实现复习、练习和学习检查和个别化263

第三节 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64

一、创设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由探索264

二、化静为动,唤起学生主动参与265

三、鼓励动手操作,发展创造能力266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伴我校走向未来267

一、建立学生信息网络,形成师生之间经常、全面的信息反馈机制267

二、建立校外信息沟通网络,促进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交流和合作268

三、改进教育软件开发工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传统载体向形式活泼的数字化载体方向转换268

附1:研究报告269

附2:教师论坛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