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
  • 朱永生,严世清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781080138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言的系统1

1 Firth对系统的论述1

2 Halliday对系统的论述3

2.1 对Firth系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

2.2 语言系统的特点4

2.3 Halliday等人在系统网络描写方面的成绩7

2.4 语言系统与社会文化的关系9

2.5 系统与结构的关系9

2.6 系统与语篇的关系10

3 系统思想与计算语言学11

4 Halliday系统理论的不足14

5 结束语16

第二章 语言三大功能说17

1 多功能论者对语言功能的看法17

2 Halliday对语言功能的看法19

2.1 一般意义上的“功能”20

2.2 微观功能20

2.3 宏观功能22

2.4.1 Halliday对三大纯理功能的解释24

2.4.2 系统功能学派内部对纯理功能学说的看法24

2.4 纯理功能24

2.4.3 纯理功能与宏观功能的关系25

2.4.4 Halliday的纯理功能说与其他多功能说的对照26

2.4.5 纯理功能之间的关系26

2.5 语法功能27

2.6 五种功能之间的关系27

2.7 纯理功能在语言系统中的体现28

3 对Halliday纯理功能思想的两点看法28

3.1 纯理功能是事实还是假设?28

3.2 纯理功能与语义系统如何对应?30

3.2.1 如何看待Halliday和Hasan的不同看法31

3.2.2 我们对纯理功能与语义系统对应关系的看法32

3.2.2.1 概念功能与及物性系统的对应关系32

3.2.2.2 人际功能与语气和情态系统的对应关系33

3.2.2.3 语篇功能与信息结构的对应关系38

3.3 三大纯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40

4 结束语43

第三章 语篇的衔接44

1 衔接理论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44

1.1 衔接理论的基本内容44

1.2 衔接的表现形式46

1.2.1 照应46

1.2.2 省略48

1.2.3 替代49

1.2.4 连接50

1.2.5 重复51

1.2.6 同义/反义51

1.2.7 同现52

2 语言学界对衔接理论的批评与Halliday等人的反应52

2.1 语言学界对衔接理论的批评52

2.2 Halliday等人的反应55

3 我们对衔接理论的看法57

3.1.1 照应58

3.1 语法手段58

3.1.2 替代60

3.1.3 省略61

3.1.4 连接61

3.2 词汇搭配63

4 结束语65

第四章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66

1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语篇连贯研究的重视66

2 连贯的含义67

2.1 连贯是语言现象还是心理现象?67

2.2 内在语篇和外在语篇的关系68

3.1.1 Halliday有关语篇连贯标准的论述69

3 连贯的标准与程度69

3.1 连贯的标准69

3.1.2 其他语言学家提出的语篇连贯标准71

3.1.3 国内语言学界的评论73

3.2 连贯的程度76

3.3 衔接手段与语篇连贯的关系78

3.4 外界对Halliday的误解79

3.5 Halliday理论自身的不足80

3.5.1 对连贯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81

3.5.2 对语域一致缺乏足够的论述81

4.1 明确连贯的真正含义82

3.5.3 过分强调了衔接的作用82

4 几点修改意见82

4.2 修正衔接与连贯之间的关系85

4.3 进一步阐明语域一致性的含义及其在语篇中的要求85

4.3.1 语篇的语类结构86

4.3.1.1 语类结构的定义86

4.3.1.2 语类结构研究的目的86

4.3.1.3 语类结构在符号系统中的位置88

4.3.2 话题与连贯88

4.3.2.1 话题的展开与语篇连贯的程度88

4.3.2.2 话题的转换与语篇连贯的程度89

5 结束语95

第五章 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96

1 关于主位述位的论述96

1.1 Halliday有关主位述位的基本观点96

1.1.1 区分主位和述位的目的96

1.1.2 主位和述位的界定97

1.1.3 主位的分类99

1.1.4 是否所有主位都含有话题主位?100

1.1.5 句项主位能否与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并列?100

1.1.6 主位/述位与话题/述题的差别是什么?101

1.2 主位推进与主位推进模式102

1.1.7 为何区分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102

2 主位推进模式研究的意义105

2.1 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的关系105

2.2 主位推进对语篇分析的实际作用107

2.2.1 单个语篇分析107

2.2.2 同一类型的语篇分析112

2.2.3 不同类型的语篇对比分析113

3 结束语115

第六章 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116

1 引言116

2.1 古典时期118

2 词汇隐喻理论简介118

2.2 20世纪隐喻观120

3 语法隐喻理论121

3.1 古典时期的语法隐喻121

3.2 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122

4 语法隐喻与词汇隐喻125

4.1 理论依据126

4.2 解析“一致性”134

4.3 语法隐喻理论的贡献138

4.4 词汇隐喻理论对语法隐喻理论的补充作用140

5 结束语142

第七章 Halliday的语言哲学思想143

1 引言143

2 语言观144

3 语义观147

4 语法隐喻151

5 结束语157

第八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158

1 过去的40年158

2 两个学派之间的主要差别160

2.1 对语言性质的看法160

2.2 语言学家的任务163

2.3 研究方法165

3 Halliday对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若干看法167

3.1 如何看待“理想化”?167

3.2 如何看待“形式化”?169

3.3 如何看待Chomsky所说的“语言能力”?171

3.4 如何看待语义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172

3.5 如何看待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语言?173

4 结束语174

2.1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语用学的态度177

2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缺少沟通的现实177

1 引言177

第九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177

2.2 语用学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态度179

2.3 缺乏沟通的主要原因180

3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互补的基础182

3.1 对语言功能的重视182

3.2 对语境的重视182

3.3 对语义的重视183

4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可以互补的具体方面184

4.1 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对语用学作出的补充184

4.1.1 语言符号观184

4.1.3 功能思想185

4.1.2 系统思想185

4.1.5 语类结构研究186

4.1.4 语境思想186

4.1.6 指示成分研究187

4.2 语用学可以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作出的补充187

4.2.1 预设188

4.2.2 会话含义188

4.2.3 话语关联190

4.2.4 认知语境191

5 结束语191

1 引言193

第十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互补性193

2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对比194

3 互补性探讨198

3.1 句法与语义的关系198

3.2 语言与现实201

3.3 语篇理解与分析204

4 结束语208

参考书目209

附录一 英汉术语对照表221

附录二 英汉人名对照表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