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 陈争平,龙登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5842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学习“中国近代经济史”课程的意义1

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3

上篇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及中国经济的艰难发展(1840—1894)11

第1章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11

第一节 清前期中国社会经济概况及中外贸易形势11

一、清前期中国社会经济概况11

二、在严格限制下中外贸易不断扩大14

第二节 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形成17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及条约制度的初步形成17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及西方列强进一步破坏中国主权19

三、“国中之国”——租界的建立20

第三节 中外贸易的变化23

一、中外贸易制度的变化与洋行、买办势力的增长23

二、以鸦片为主的商品侵略29

三、丝茶出口的兴衰及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34

四、掠卖、骗卖苦力的“贸易”37

五、中国进出口价格主动权的丧失40

第四节 外国资本在中国金融、工交领域的势力扩张41

一、外国在华金融势力的扩张41

二、外国资本向中国运输、工矿、电信等行业渗透47

第2章 农民大起义及19世纪中期清政府财经制度的若干变化56

第一节 农民大起义的冲击及清政府财税制度的变化56

一、太平天国等农民大起义56

二、清政府财税制度的变化59

第二节 大起义失败后农村封建土地制度的延续和变化63

一、农村封建土地制度的恢复和加强64

二、永佃制和货币地租制的扩大66

一、洋务运动及其兴起的主要条件68

二、洋务派军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68

第三节 洋务运动的兴起68

三、洋务派民用企业的产生和发展76

第3章 中国民间工商经济的发展变化87

第一节 商业、金融业的发展87

一、自然经济的加速分解87

二、商业的发展变化91

三、金融业的发展变化96

第二节 民间近代工矿业的产生与发展局限106

一、船舶修造业与机械工业106

二、机器缫丝业108

三、轧花业与棉纺织业109

四、采矿业110

第三节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113

一、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构成113

二、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114

一、甲午战争及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威胁121

第一节 帝国主义扩大对华侵略121

中篇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形成及资本主义的发展(1895—1937)121

第4章 资本主义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及对华投资的扩张121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帝国主义加强对华控制和掠夺123

三、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侵华急先锋及中国台湾、东北的殖民地化125

第二节 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扩张131

一、外国金融资本通过大放贷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131

二、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的扩张140

第三节 中外贸易及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152

一、买办制度的变化及外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控制152

二、中外贸易的不断增长155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156

四、30年代日货走私进口日益猖獗160

五、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161

一、清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改变及官营企业的变化172

第5章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2

第一节 历届政府的经济政策变化及国家资本主义举措172

二、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182

三、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国家资本主义举措187

第二节 国内市场与商业、金融业的发展变化204

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与大宗商品流转模式204

二、商业与金融业的新变化与商人资本的发展209

第三节 工矿交通业的艰难发展223

一、清末工矿业的初步发展223

二、民族工矿业的“黄金时代”及其后的调整、改革227

三、手工业的新发展237

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41

五、工矿交通业发展的若干特点249

一、封建地权分配关系继续占统治地位257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状况及其变化257

第6章 农村封建生产方式的延续与变化257

二、封建土地租佃关系及其变化259

三、农业新经营方式的出现263

四、苏区的土地革命266

第二节 农业生产状况268

一、农业科技的推广及其障碍268

二、土地垦殖的扩展与耕地面积的增加271

三、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及30年代的危机274

下篇 不同经济体制的较量(1937—1949)283

第7章 日占区的殖民地经济283

第一节 伪满时期中国东北殖民地经济283

一、日伪对东北工矿交通业的掠夺与统制283

二、日伪对东北农业的掠夺和统制287

三、日伪加剧对东北的金融统制与财政搜刮292

一、日伪对关内工矿交通业的破坏与掠夺294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对关内经济的破坏与掠夺294

二、日伪对关内金融和贸易的统治297

三、日伪对关内农业的破坏和掠夺301

第三节 台湾的殖民地经济305

一、以军需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化”305

二、农业的变化306

三、战时经济统制306

第8章 官僚资本统治下的国统区经济310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国统区经济310

一、经济形势严峻化及国民党政府的应变措施311

二、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314

三、金融统制和通货膨胀政策315

四、大后方的工矿业319

五、大后方的交通运输326

六、国统区的对外经济关系328

一、敌伪资产的接收及官僚资本的膨胀333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的国统区经济333

二、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及其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338

三、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金融危机340

四、城乡经济的严重衰退349

第9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成长及其在大陆的胜利355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成长355

一、抗日根据地经济斗争的主要特点356

二、“减租减息”与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358

三、根据地的财政及大生产运动362

四、根据地的工商与金融365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在中国大陆的胜利370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及农业生产的发展371

二、没收官僚资本与保护民族工商业375

三、财政金融的统一和发展377

主要参考文献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