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德治国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以德治国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284966.jpg)
- 梅萍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3661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语文课-阅读教学-小学-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以德治国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张耀灿 秦在东1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3
三、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方法6
(一)研究视角6
(二)研究方法7
四、“以德治国”方略的本质界定8
(一)“以德治国”方略的含义界定8
(二)“以德治国”方略的特点15
(三)现代“以德治国”与传统德治的关系16
第一章 道德在治国中的价值分析20
一、道德的价值生成源于人自身的需要和社会需要20
(一)道德的工具性价值源于社会需求21
(二)道德的目的性价值源于人的本质需求24
二、道德的价值实现离不开与法律的整合26
(一)整合的必要性在于二者功能各异27
(二)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二者本质一致29
(三)整合的实现在于二者的互补32
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地位分析38
(一)德治与法治须并举39
(二)法治是主导,德治是先导4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对德治的理论探讨和贡献49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指导49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系统性与完整性49
(二)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52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德治思想的理论贡献55
(一)道德是社会生产方式没落或兴起的象征55
(二)共产主义革命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58
(三)未来的社会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60
三、列宁对德治思想的理论贡献62
(一)肃清私有制以来旧道德、旧习惯传统的必要性和艰巨性63
(二)科学社会主义意识需要灌输65
(三)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培养一代新人67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员更应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69
四、毛泽东对德治思想的理论贡献72
(一)无产阶级执政党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2
(二)共产党人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道德修养74
(三)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77
(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80
五、邓小平对德治思想的理论贡献81
(一)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82
(二)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84
(三)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86
(四)加强党风建设,优化社会风气87
六、江泽民对德治思想的理论贡献89
(一)第一次把思想道德建设上升到“以德治国”的战略高度89
(二)把“三个代表”作为立党执政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91
(三)把以德育人置于以德治国的基础性地位93
(四)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以德治国的切入点94
(五)把“三讲”教育作为德政建设的重要途径95
七、坚持德治的科学理论基础,反对错误的思想倾向97
(一)坚持唯物史观,反对道德万能论与道德无用论97
(二)坚持实践论,反对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99
(三)坚持发展论,反对历史虚无论和机械照搬论100
(四)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唯权威意志论102
第三章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104
一、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104
(一)西周时期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思想105
(二)先秦时期儒家的“为政以德”、“化民成俗”思想107
(三)汉唐时期的“德主刑辅”、“教化堤防”思想109
(四)宋明时期的“修身为本”、“明刑弼教”思想111
二、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113
(一)民为邦本114
(二)以德化民117
(三)为政以德122
(四)以德修身126
三、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现代价值128
(一)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为何在当代还有价值128
(二)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转换133
第四章 国外德治思想与实践对以德治国的启迪146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德治思想的发展轨迹146
(一)德治的胚胎:西方早期的德优于法思想147
(二)德治与神学的糅合:中世纪前期宗教促德的思想150
(三)德治从属于法律与权力:文艺复兴时期的道德与政治的分离153
(四)德治与法治的结合: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主治中的道德力量154
二、西方国家德治的特点与启迪161
(一)寓道德于宗教之中,发挥道德的治国作用161
(二)寓道德于法律之中,用法治论证道德的价值165
(三)注重民主政治的道德基础,凸出权力道德建设168
(四)注重全方位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171
三、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德治实践的历史反思177
(一)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以德治国的群众基础179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以德治国的思想基础180
(三)必须搞好执政党建设,坚持以德治政的民主与法制基础182
(四)必须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一代,搞好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183
(五)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明晰以德治国的方向184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德治的实践探索18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党、政、军的实践经验186
(一)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尚德从政的核心189
(二)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191
(三)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军队建设的生命线193
(四)把德才兼备作为合格党员干部的根本标准195
(五)把坚持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97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的实践探索199
(一)成功开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初步展开200
(二)曲折前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严重受挫203
(三)新的突破: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方略的最终确立207
三、展望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的发展趋势214
(一)坚持民主,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德治国的出发点214
(二)以德治党与以德治政的有机结合是以德治国的关键216
(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以德治国的重要保障219
(四)以德育人,造就社会主义新人是以德治国的基础性工程222
第六章 以德治国与当代中国226
一、科技发展与以德治国227
(一)科技的道德价值与道德控制227
(二)当代高科技呼唤新的伦理道德232
(三)道德自律是当代科技造福人类的前提236
二、经济全球化与以德治国242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世界影响243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248
(三)抓好以德治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53
三、市场经济与以德治国256
(一)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二重性256
(二)道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生的变量”264
(三)实施以德治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68
四、政治民主与以德治国275
(一)民主的道德意蕴275
(二)政治民主、权力有限与道德制约279
(三)为政以德是以德治国的关键283
五、文化建设与以德治国288
(一)以德治国与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288
(二)以德治国面临的现实文化环境分析294
(三)以德治国对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297
结束语 以德治国与人的全面发展301
主要参考文献314
后记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