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传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传播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2274513.jpg)
- 南宏师,张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5569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传播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传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传播概述1
1.1 传播1
1.1.1 传播的定义1
1.1.2 传播的类型4
1.1.3 传播的发展7
1.1.4 传播的功能14
1.2 网络传播16
1.2.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16
1.2.2 网络传播的含义17
1.2.3 网络传播的特征17
1.3 网络传播学20
1.3.1 网络传播学科形成背景20
1.3.2 网络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状况20
1.3.3 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5
1.3.4 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26
1.3.5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26
1.4 网络传播学的研究方法27
1.4.1 网络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概述27
1.4.2 网络传播学的研究方法27
思考与练习32
第2章 网络传播技术33
2.1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时代33
2.1.1 网络的兴起与发展33
2.1.2 信息时代的到来34
2.2 网络传播技术基础36
2.2.1 HTML36
2.2.2 XML38
2.2.3 流媒体技术41
2.2.4 Web数据库技术45
2.2.5 数据采掘和知识发现技术48
2.2.6 智能搜索引擎技术49
2.2.7 网格技术51
[阅读材料]55
2.3 Web2.0模式下的网络传播新技术及应用57
2.3.1 Web2.0综述57
2.3.2 Web2.0的相关技术63
2.3.3 Web2.0的主要应用64
思考与练习71
第3章 网络传播的符号和信息72
3.1 网络传播的符号72
3.1.1 符号概述72
3.1.2 语言类符号73
3.1.3 图形图像类符号81
3.1.4 动画类符号85
3.1.5 音频类符号87
3.1.6 视频类符号88
[阅读材料]90
思考与练习92
3.2 网络传播的信息92
3.2.1 信息采集93
3.2.2 信息处理99
3.2.3 信息加工105
3.2.4 信息传输110
3.2.5 网络信息的呈现121
思考与练习125
第4章 网络传播的模式、过程与通道126
4.1 网络传播的模式126
4.1.1 网络传播带来的传播理论的重大突破126
4.1.2 网络传播模式研究的现状127
4.1.3 “氩原子模型”——网络传播模式的模型化建构129
4.1.4 网络传播模式分类132
4.1.5 QQ——网络传播典型模式的分析140
思考与练习142
4.2 网络传播的过程142
4.2.1 传播过程模式论142
4.2.2 网络传播过程的特点145
4.3 网络传播通道149
4.3.1 什么是网络传播通道149
4.3.2 网络传播通道的特征分析149
4.3.3 网络传播通道偏移所引发的问题151
4.3.4 净化网络通道的相关议题153
[阅读材料]156
思考与练习157
第5章 网络传播中的传者与受者158
5.1 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158
5.1.1 “把关人”理论简介158
5.1.2 网络传播中是否也存在“把关人”159
5.1.3 网络中“把关”的特性160
5.1.4 网络中如何“把关”161
思考与练习161
5.2 网络传播中的传者162
5.2.1 网络传播中的“传者”与“受者”162
5.2.2 网络职业传播者的构成163
5.2.3 网络中专业新闻传播机构的角色164
5.2.4 网络新闻传播者应具备的素质164
思考与练习168
5.3 网络传播中的受众168
5.3.1 网络受众的整体特点168
5.3.2 网络受众的时代特征170
5.3.3 网络受众的类型172
5.3.4 网络受众的心理174
5.3.5 受众参与网络传播180
5.3.6 网络受众的“使用与满足”183
5.3.7 网络传播模式对受众个体的影响185
思考与练习190
第6章 网络传播的类型191
6.1 网络人际传播191
6.1.1 人际传播的动机191
6.1.2 网络中人际传播的形式191
6.2 网络群体传播194
6.2.1 群体及群体传播的概念194
6.2.2 网络中群体的形成195
6.2.3 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196
6.2.4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BBS196
6.3 网络组织传播197
6.3.1 组织与组织传播197
6.3.2 组织内传播的渠道197
6.3.3 组织外传播198
6.3.4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198
6.4 网络大众传播200
6.4.1 大众传播200
6.4.2 网络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200
6.4.3 网络大众传播特点200
思考与练习201
第7章 网络传播环境202
7.1 地球村和全球化的由来202
7.1.1 什么是“地球村”(Global Village)202
7.1.2 关于地球村和全球化的由来203
7.1.3 信息传播全球化203
7.2 以权力为中心的偏斜的全球化207
7.2.1 信息传播全球化是偏斜的全球化207
7.2.2 以权力为中心的偏斜的全球化——“信息霸权”和“文化殖民”208
7.2.3 如何应对以权力为中心的偏斜的全球化210
7.3 文明冲突:多元化的价值观受到调整211
7.3.1 网络时代带来的文明冲突211
7.3.2 网络时代的文明冲突主要是网络媒体带来的212
7.3.3 网络信息时代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受到调整214
7.4 知识的扩大:弱势群体进一步边缘化216
7.4.1 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216
7.4.2 网络时代,弱势群体进一步边缘化217
思考与练习219
第8章 网络传播领域220
8.1 网络新闻220
8.1.1 网络新闻概述220
8.1.2 网络新闻采访220
8.1.3 网络新闻写作227
8.1.4 网络新闻编辑228
8.1.5 网络新闻评论235
8.2 网络广告240
8.2.1 网络广告的基本认识240
8.2.2 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246
8.2.3 网络广告策划248
8.2.4 网络广告监管258
8.3 网络教育261
8.3.1 教育传播观念的变革261
8.3.2 教育传播要素的变革261
8.4 网络艺术262
8.4.1 什么是网络艺术262
8.4.2 网络艺术的特性263
8.4.3 网络艺术的类型266
8.4.4 网络艺术的弊端268
8.5 网络经济269
8.5.1 网络经济的涵义269
8.5.2 网络经济的特征269
8.5.3 网络经济的优势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70
思考与练习271
第9章 网络传播的原则、管理与控制273
9.1 网络传播的原则273
9.2 网络传播的负面效应274
9.3 网络传播的管理和控制278
思考与练习282
参考文献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