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冷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制冷工](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2273853.jpg)
- 王振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743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制冷工程-职业技能鉴定-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冷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制冷与空调的定义1
1.3 人工制冷的方法2
1.3.1 相变制冷2
1.3.2 气体节流和膨胀制冷4
1.3.3 热电制冷5
1.4 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6
1.5 制冷技术的应用7
1.6 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9
第2章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10
2.1 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10
2.1.1 热力系统10
2.1.2 平衡状态及状态参数11
2.1.3 热力过程14
2.1.4 热力循环15
2.1.5 功量与热量16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19
2.2.1 热力学能19
2.2.2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20
2.2.3 焓20
2.2.4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21
2.3 热力学第二定律22
2.3.1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22
2.3.2 熵24
2.3.3 工作系数24
2.4 蒸气的热力性质25
2.4.1 蒸气的产生过程25
2.4.2 蒸气的热力图表28
2.5 湿空气30
2.5.1 湿空气的基本性质30
2.5.2 湿空气的焓-湿图33
2.5.3 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34
2.6 流体流动阻力及压力损失计算35
2.6.1 压力损失35
2.6.2 沿程压力头损失36
2.6.3 沿程阻力系数的规律38
2.6.4 局部压力头损失39
2.7 传热学基本知识40
2.7.1 热传导40
2.7.2 热对流43
2.7.3 热辐射44
2.8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45
2.8.1 传热过程45
2.8.2 换热器48
第3章 制冷循环原理53
3.1 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53
3.1.1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分析53
3.1.2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54
3.1.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56
3.1.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57
3.1.5 蒸气压缩式热泵循环58
3.2 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59
3.2.1 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59
3.2.2 两级压缩氨制冷循环与系统组成60
3.2.3 两级压缩氟里昂制冷循环62
3.3 吸收式制冷原理63
3.3.1 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63
3.3.2 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65
3.3.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66
第4章 制冷剂、载冷剂与润滑油68
4.1 制冷剂68
4.1.1 选择制冷剂的原则68
4.1.2 制冷剂的分类69
4.1.3 制冷剂的环境性能及指标70
4.2 常用制冷剂的性质71
4.2.1 氨的特性71
4.2.2 氟里昂72
4.3 载冷剂75
4.3.1 常用载冷剂的种类75
4.3.2 盐水76
4.3.3 有机化合物载冷剂78
4.4 润滑油79
4.4.1 润滑油在制冷机中的主要作用79
4.4.2 润滑油的黏度等级80
4.4.3 选择使用润滑油注意事项81
4.4.4 润滑油变质原因及判断润滑油质量变化的方法83
第5章 制冷压缩机85
5.1 制冷压缩机的分类85
5.1.1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85
5.1.2 速度式制冷压缩机88
5.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90
5.2.1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结构90
5.2.2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98
5.2.3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100
5.2.4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104
5.2.5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能量调节106
5.3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09
5.3.1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基本结构109
5.3.2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122
5.3.3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热力性能125
5.3.4 开启式螺杆压缩机机组润滑系统129
5.3.5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能量调节133
5.4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137
5.4.1 开启式离心制冷压缩机组主要部件及结构137
5.4.2 离心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142
5.4.3 离心式制冷机的润滑系统142
5.4.4 离心式制冷机的能量调节方式144
5.4.5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辅助装置145
5.5 其他形式蒸气压缩型制冷压缩机146
5.5.1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146
5.5.2 涡旋式压缩机150
第6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附属设备154
6.1 冷凝器154
6.1.1 水冷式冷凝器的形式和结构155
6.1.2 风冷式冷凝器的形式和结构160
6.1.3 蒸发式冷凝器162
6.2 冷却设备165
6.2.1 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发器165
6.2.2 冷却空气介质的蒸发器172
6.3 中间冷却器178
6.4 贮存容器180
6.4.1 高压贮液器的作用和结构180
6.4.2 低压贮液器的作用和结构180
6.4.3 低压循环贮液器的作用和结构181
6.4.4 排液器的作用和结构181
6.4.5 集油器的作用和结构182
6.5 分离设备184
6.5.1 油分离器184
6.5.2 氨液分离器186
6.5.3 空气分离器187
6.6 节流装置189
6.6.1 手动节流阀190
6.6.2 毛细管190
6.6.3 浮球调节阀191
6.6.4 热力膨胀阀191
6.6.5 电子膨胀阀193
第7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195
7.1 溴化锂溶液的特性195
7.1.1 溴化锂溶液的质量分数195
7.1.2 溴化锂溶液的物理性质196
7.1.3 溴化锂溶液的腐蚀性和缓蚀剂199
7.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199
7.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特点及应用201
7.3.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201
7.3.2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特点202
7.3.3 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原则202
7.4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203
7.4.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203
7.4.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205
7.5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208
7.6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13
7.6.1 蒸发器、吸收器213
7.6.2 溶液热交换器和凝水换热器215
7.6.3 发生器、冷凝器216
7.6.4 节流方式219
7.6.5 自动熔晶管219
7.6.6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自动抽气装置220
第8章 制冷系统的组织与设计223
8.1 制冷剂选取223
8.2 制冷系统供液方式的选择224
8.2.1 直接膨胀供液系统224
8.2.2 重力供液式氨制冷系统229
8.2.3 泵循环供液系统232
8.3 两级压缩式制冷循环234
8.3.1 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氨制冷系统的循环组成234
8.3.2 两级压缩氟里昂制冷系统的组成236
8.4 制冷压缩机的选型237
8.4.1 常用制冷压缩机的特点238
8.4.2 影响制冷机选型的因素240
8.4.3 制冷压缩机的台数与容量242
8.4.4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244
8.4.5 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方式的选择247
8.5 附属设备选择254
8.5.1 冷凝器的选择254
8.5.2 蒸发器的选择259
8.5.3 节流装置的选择263
8.6 压缩式制冷循环的设计参数266
8.6.1 冷凝温度的确定267
8.6.2 蒸发温度的确定269
8.6.3 压缩机吸气温度的确定271
8.6.4 节流前液态制冷剂过冷温度的确定272
8.6.5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中间压力(中间温度)的确定273
8.6.6 排气温度276
第9章 制冷装置的安装、检验、调试277
9.1 制冷装置的安装277
9.1.1 设备安装278
9.1.2 管道的安装279
9.2 系统排污与气密性试验282
9.2.1 系统排污282
9.2.2 系统的气密性试验283
9.2.3 水系统试压和清洗排污286
9.3 制冷系统的调试286
9.3.1 制冷压缩机的清洗286
9.3.2 无负荷试车287
9.3.3 空气负荷试运行287
9.3.4 制冷剂的充注288
9.3.5 制冷装置调试290
第10章 制冷系统的运行操作294
10.1 上岗条件294
10.1.1 上岗证294
10.1.2 岗前培训294
10.2 操作规程295
10.2.1 系统运行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295
10.2.2 运行操作规程与技术要求297
10.2.3 运转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298
10.2.4 运行记录299
10.2.5 停机操作要点300
10.3 氨制冷系统的操作301
10.3.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301
10.3.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开机操作303
10.3.3 氨制冷压缩机的停机操作304
10.3.4 氨制冷压缩机的加油操作306
10.3.5 氨制冷设备的操作306
10.4 氟里昂制冷系统的操作314
10.4.1 氟里昂制冷压缩机的操作314
10.4.2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317
10.4.3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318
10.5 制冷系统维护操作321
10.5.1 制冷剂的干燥、补充和排放321
10.5.2 放油操作322
10.5.3 放空气操作327
10.5.4 系统除霜330
10.6 蒸汽吸收式制冷机的操作333
10.6.1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333
10.6.2 开机操作步骤336
10.6.3 机器的运转管理及注意事项336
10.6.4 停机操作339
10.6.5 机器的维护保养339
第11章 制冷系统的工况分析与调整341
11.1 制冷设备运转中参数调整341
11.1.1 制冷设备运转中参数调整的重要性341
11.1.2 制冷设备运转中参数调整的方法342
11.2 制冷装置控制方式343
11.2.1 手动控制343
11.2.2 半自动控制344
11.2.3 微机控制344
11.3 制冷系统主要运行参数与调整345
11.3.1 蒸发温度与压力的调节345
11.3.2 冷凝温度与压力的调节346
11.3.3 吸气温度与调节347
11.3.4 排气温度的调节347
11.3.5 中间温度348
11.3.6 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温度349
11.3.7 应用举例349
11.4 制冷系统的调整操作要点350
11.4.1 不同制冷系统的调整要点351
11.4.2 配用压缩机要点351
11.4.3 系统供液与压缩机的调整352
11.5 空调用冷水机组实际工况分析与调整354
11.5.1 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的调整354
11.5.2 冷凝压力与冷凝温度的调整355
11.5.3 冷水的压力和温度的调整355
11.5.4 冷却水的压力和温度的调整356
11.5.5 压缩机的吸气温度的调整356
11.5.6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调整357
11.5.7 油压差、油温与油位高度357
11.5.8 机组运行电流与电压358
11.6 安全装置的调定359
第12章 制冷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361
12.1 影响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原因分析361
12.1.1 再重组问题361
12.1.2 制冷系统内部杂质361
12.1.3 不凝气体362
12.1.4 润滑油362
12.1.5 冷却水362
12.2 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标志362
12.2.1 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362
12.2.2 辅助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64
12.3 制冷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365
12.3.1 制冷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365
12.3.2 制冷压缩机的故障分析与排除368
第13章 制冷设备的维修保养380
13.1 日常维护和保养380
13.1.1 运行中的维护和保养380
13.1.2 停机后的维护和保养380
13.2 制冷压缩机的定期维修保养381
13.2.1 制冷压缩机维护和检修的必要性381
13.2.2 维护和检修的制度和计划381
13.2.3 制冷压缩机定期检修的内容381
13.3 活塞式制冷机的定期检修383
13.3.1 拆卸前的准备工作383
13.3.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拆卸383
13.3.3 零件的检测和修理385
13.3.4 压缩机的装配和调整388
13.4 制冷设备的维护修理392
13.4.1 制冷设备检修的周期与内容392
13.4.2 制冷设备和系统管道的检查393
13.4.3 换热设备的修理393
13.4.4 阀门的检修394
13.4.5 泵类的修理396
13.4.6 风机的修理398
第14章 制冷系统安全管理400
14.1 安全在制冷空调系统中的意义400
14.2 制冷与空调作业事故种类401
14.2.1 爆炸事故401
14.2.2 制冷剂泄漏事故402
14.2.3 事故发生的原因402
14.2.4 氨制冷压缩机湿冲程404
14.3 预防措施和紧急救护406
14.3.1 预防措施406
14.3.2 事故处理407
14.3.3 救护措施407
14.4 安全保护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409
14.4.1 安全保护装置409
14.4.2 自动控制装置412
14.5 安全用电415
14.5.1 安全用电常识415
14.5.2 预防用电事故的措施416
14.5.3 触电急救及事故处理417
14.5.4 现场急救419
14.5.5 电气设备事故的处理419
附录 常用制冷剂热力性质图表420
参考文献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