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电工速查速算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电工速查速算手册
  • 方大千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7575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020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1041页
  • 主题词:电工-计算-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电工速查速算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工学常用计算公式与数表1

第一节 电工学的单位与数学基础1

一、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1

二、常用电工常数及系数6

第二节 常用数表9

一、π的重要函数9

二、π的近似分数10

三、圆的周长和面积11

四、复数运算15

五、正弦量的表示方法17

第三节 电工学的基本定律与参数计算18

一、欧姆定律18

二、焦耳—楞次定律18

三、基尔霍夫定律21

四、电阻的计算23

五、阻抗的计算23

六、电感的计算23

七、电容的计算30

第四节 简单交流电路的计算35

一、单参数交流电路35

二、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与并联的计算35

三、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35

四、旋转因子及三相交流电的表示方法41

五、对称分量法42

六、非正弦交流电的计算3

第五节 复杂电路的计算方法57

一、支路电流法57

二、回路电流法58

三、节点电压法60

四、戴维南定理62

五、叠加原理65

六、交流电路的谐振67

第六节 磁路与电磁感应71

一、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71

二、磁路正面问题的计算步骤72

三、电磁感应及楞次定律74

四、磁滞损失与涡流损失、电介质损耗77

第七节 过渡过程79

一、过渡过程的产生原因79

二、RC电路与RL电路的过渡过程79

第二章 输配电83

第一节 电路参数的计算83

一、导线电阻、电感和电容的计算83

二、常用导线、电缆的电阻和电抗91

第二节 线损和电压降的计算96

一、直流线路的计算96

二、配电线路损耗计算98

三、交流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101

四、380/220V系统中零线电位升高的计算107

五、相序对线路电流影响的计算119

第三节 民用住宅电气负荷的计算123

一、单位建筑面积法123

二、户为基准法123

三、设计标准法124

第四节 工厂用电量的计算125

一、用电设备、车间和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125

二、工厂年电能需要量的计算140

第五节 导线、电缆的选择与计算142

一、经济电流密度及计算142

二、导线截面积的选择148

三、电力电缆的选择165

四、电缆故障点的测定175

第三章 变压器180

第一节 基本原理及计算180

一、变压器的电压比和容量180

二、变压器的基本参数及计算181

三、电压变动率182

四、效率182

五、自耦变压器的基本计算183

六、变压器负载率的计算186

七、变压器损耗的计算189

八、变压器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计算189

第二节 变压器经济运行计算195

一、变压器并联运行计算195

二、变压器年电能损耗的计算197

第三节 特殊变压器的设计和计算198

一、干式电力变压器的基本计算198

二、整流变压器的设计与计算211

三、单相小型变压器的设计与计算216

四、小型变压器骨架的制作236

五、电动机起动用自耦变压器的设计247

六、脉冲变压器的设计251

七、音频变压器的设计255

第四节 铁磁谐振稳压器的设计258

一、电厂、变电所整流装置用稳压器的设计258

二、小型铁磁谐振稳压器设计265

第五节 电抗器的设计与计算267

一、滤波电抗器的计算267

二、交流电抗器的计算270

三、均流电抗器的计算272

四、空心电抗器的计算273

五、平衡电抗器的计算277

第四章 电动机279

第一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概念279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279

二、同步转速及转差率285

三、电势方程286

四、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290

第二节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293

一、工作特性曲线293

二、电源电压变化或频率变化对电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294

三、线绕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电阻的计算295

第三节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公式296

一、电枢电势296

二、直流电动机的转矩特性296

三、电压平衡方程297

四、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特性297

五、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298

六、功率平衡方程301

七、直流电动机电枢回路电感、电阻的计算301

第四节 传动电动机的选择程序及有关计算302

一、传动电动机的选择程序302

二、电动机过载能力及平均起动转矩的计算303

三、根据打滑条件允许的最大加速度308

四、电动机功率的校验312

五、电动机功率的选定318

第五节 电动机的起动计算332

一、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功率的确定332

二、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方式的选择334

三、磁力起动器的选择334

四、星—三角起动器的选择342

五、自耦减压起动器的选择与计算345

六、延边三角起动法的计算349

七、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起动电阻的计算349

八、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起动电阻的计算350

第六节 异步电动机制动计算356

一、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计算356

二、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计算359

三、异步电动机电容—电磁制动的电容计算362

四、直流他励电动机反接制动计算363

五、直流他励电动机能耗制动计算365

第七节 电动机调速计算366

一、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附加电阻调整的计算366

二、绕线型异步电动机机械回馈式串级调速的计算367

三、直流电动机不同调速方法的比较369

四、电阻器和频敏变阻器的计算369

第五章 电容器及无功补偿386

第一节 电容器和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386

一、电容器运行规定和技术性能386

二、电容测算和保护元件计算392

三、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398

第二节 设备无功经济当量的计算411

一、企业内无功经济当量的计算411

二、几种设备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415

第三节 提高功率因数与降损及改善电压的计算422

一、提高功率因数与降损的关系422

二、功率因数降低与电网元件(线路和变压器)损耗增加的关系423

三、提高功率因数与降低线损的关系423

四、提高功率因数与降低变压器铜损的关系425

五、提高功率因数与改善电压的关系426

第四节 提高功率因数与增加设备容量的计算428

一、增加线路供电能力的计算428

二、增加变压器供电能力的计算430

第六章 低压电器的选用及计算431

第一节 开关与熔断器的选用与计算431

一、低压电器选用的一般原则431

二、断路器的选用和计算431

三、刀开关和转换开关的选用451

四、熔断器的选用454

五、熔断器的级间配合463

第二节 热继电器的选用与计算467

一、热继电器的选用467

二、热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472

三、热继电器双金属片的自由行程和有效行程的计算473

第三节 接触器的选用与计算474

一、交流接触器的选用474

二、直流接触器的选用482

第四节 交直流接触器线圈重绕与改压484

一、交流接触器线圈重绕计算484

二、直流接触器线圈重绕计算488

三、交直流接触器改压计算488

第五节 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铁直流无声运行元件的选择490

一、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无声运行元件的选择490

二、交流电磁铁直流无声运行元件的选择492

三、无声节能接触器直流线圈的计算494

第六节 电磁铁的计算和选用496

一、电磁铁气隙磁导的计算496

二、电磁铁吸力基本计算公式500

三、电磁铁吸力的近似计算501

四、电磁铁的选用及计算507

五、交直流电磁铁线圈的简单计算514

第七节 交直流线圈的简捷计算521

一、直流线圈的简捷设计521

二、交流线圈的简捷设计524

三、合闸电磁铁的计算526

第八节 保护继电器与时间继电器529

一、保护继电器529

二、时间继电器的选用531

三、继电器加速与延缓电路533

第九节 继电器熄火花电路540

第七章 电焊机及其选择547

第一节 基础知识及计算547

一、弧焊机的基本计算547

二、电焊机熔敷金属量及效率的计算551

三、电焊机耗电量的计算555

第二节 电焊机的选择558

一、弧焊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558

二、电焊机电源容量的计算565

三、阻焊变压器的设计程序及参数的确定566

第三节 电焊机运行568

一、电焊机电源干线工作电流的计算及熔断器与电缆的选择568

二、交流弧焊机加装节电器后的节电效果572

第八章 风机与空压机574

第一节 风机及其计算574

一、风机的基本参数及特性曲线574

二、风量和风压的测算576

三、风机轴功率、电动机功率及风机效率的计算578

四、风机耗电量的计算579

五、风机参数的换算580

六、变速风机电动机功率的选择581

七、空调设备用风机的轴功率和送风量的计算584

八、锅炉送/引风机风量、全压和电动机功率的计算584

第二节 空压机的计算586

一、空压机效率的计算586

二、空压机管网漏气损失电能的测算588

第九章 电加热590

第一节 电热计算590

一、电热元件的计算590

二、电热干燥室功率的计算615

三、按炉膛容积估算炉子功率617

第二节 盐浴炉的计算618

一、炉膛尺寸和功率的计算618

二、埋入式盐浴炉对电源变压器的要求619

三、电阻炉、盐浴炉电能利用率的计算619

第三节 感应加热炉的计算634

一、电流透入深度的计算634

二、电源频率和感应器尺寸的计算636

三、输电线路的计算643

四、中频感应炉补偿电容的计算645

五、工频感应加热器的计算651

第四节 远红外加热654

一、红外区的划分654

二、远红外辐射元件655

三、远红外辐射涂料657

四、辐射元件表面温度和受热物体最佳加热干燥温度的选择661

第十章 照明计算665

第一节 基础知识665

一、照明术语、单位及计算665

二、关于照明质量的一些要求669

三、常用电光源特性比较及对电源的要求674

四、灯具的选择676

五、灯具的分类、配光曲线和效率682

六、常用材料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686

第二节 照度标准及灯具布置计算691

一、照度标准691

二、灯具布置计算700

第三节 照度计算706

一、各类光源的照度计算706

二、用逐点法计算照度715

三、用系数法计算照度727

四、用单位容量法计算照度745

第四节 生产厂房及室外照明设计765

一、生产厂房照明设计765

二、道路照明设计766

三、投光灯照明计算777

第五节 照明线路、设备及其他777

一、照明导线截面积的选择777

二、电感式镇流器的计算781

三、荧光灯和附件的技术参数及计算789

第十一章 接地接零793

第一节 基础知识及计算793

一、接地与接零的种类793

二、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范围794

三、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和对地电压等的计算798

四、等化对地电压的计算807

五、屏蔽的种类和要求810

六、接地电阻允许值的规定811

七、土壤和水的电阻率818

第二节 接地体接地电阻的计算820

一、人工接地体接地电阻的计算820

二、人工接地坑和接地沟的流散电阻的计算827

三、防雷保护接地电阻的计算829

四、接地装置截面积的要求834

五、保护接零计算836

第十二章 晶闸管及电子电路838

第一节 晶闸管电路及其计算838

一、晶闸管基本参数的定义838

二、晶闸管整流电路参数及基本电量关系840

三、晶闸管起动器的形式及其特点875

四、硅整流元件及晶闸管的选择875

五、晶闸管串、并联计算881

六、晶闸管保护计算883

第二节 整流电路及其计算894

一、各种整流电路的参数及比较894

二、多级倍压整流电路的计算899

三、整流元件串、并联计算900

四、整流元件的保护计算902

第三节 滤波电路及其计算902

一、常用小功率滤波电路的比较902

二、滤波电路计算905

三、电动机和变压器电感量的估算908

第四节 晶体管基础知识910

一、常用晶体管的基本参数910

二、晶体管计算916

三、晶体管散热计算922

第五节 晶体管电路及其计算924

一、稳压电路的计算924

二、交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和直流负载线的确定929

三、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负载电阻及放大倍数的计算932

四、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计算934

五、射极输出器的计算937

六、负反馈电路的计算939

七、单管交流放大器的设计要点942

八、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设计要点943

九、各类交流放大器的特点及比较944

十、晶体管直流放大器的计算951

十一、差动放大器的计算952

十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计算952

十三、运算放大器的计算957

十四、晶体管电子继电器元件参数的选择963

十五、功率放大器保护元件的计算970

十六、发光二极管回路限流电阻的计算972

第六节 触发电路、振荡器和变流器等计算977

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计算977

二、射极耦合单稳态触发器的设计980

三、双稳态触发器的设计982

四、多谐振荡器的计算984

五、LC振荡器的比较988

六、晶体管直流变换器的设计988

第七节 晶体管延时电路与计算998

一、三种基本晶体管延时电路延时时间的计算998

二、几种晶体管延时电路和记忆电路延时时间的计算1001

三、晶闸管延时电路1008

参考文献10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