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方药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方药学史
  • 吴鸿洲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1017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方剂学-医学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方药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药物起源1

第一节 社会背景1

第二节 药物起源3

一、植物药的发现和使用4

二、动物药的发现和使用5

三、矿物药的发现和使用6

第三节 方剂起源7

第四节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7

一、伏羲7

二、神农8

三、黄帝8

第二章 夏至春秋的方药10

第一节 社会背景10

第二节 甲骨文中的药物记载12

第三节 古籍中的药物记载13

一、《诗经》13

二、《山海经》14

三、《礼记》16

四、《周礼》16

第四节 “本草”释名17

第五节 酒为百药之长18

第六节 伊尹与汤剂20

第三章 战国至三国的方药学22

第一节 社会背景22

第二节 其他典籍中的药物知识25

一、《离骚》25

二、《吕氏春秋》中的医药知识25

第三节 出土文物中的方药知识26

一、《五十二病方》26

二、武威汉简28

第四节 中药学理论和组方原则的初步形成30

一、《黄帝内经》中的方药学理论30

二、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35

三、《伤寒杂病论》的方药学成就39

第五节 其他医家的方药成就42

一、扁鹊42

二、淳于意43

三、张仲景44

四、华佗46

五、郭玉47

第六节 中外医药交流48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的方药学50

第一节 社会背景50

第二节 药物学的发展52

一、《吴普本草》52

二、《本草经集注》54

三、《名医别录》58

四、《炮炙论》60

第三节 方剂学的成就62

一、《肘后救卒方》62

二、《小品方》66

三、《刘涓子鬼遗方》69

四、《集验方》70

第四节 炼丹与服石71

一、炼丹术的起源71

二、炼丹著作72

三、炼丹的意义与影响74

四、服石75

第五节 中外医药交流76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方药学78

第一节 社会背景78

第二节 药政管理和药学教育80

一、药政管理80

二、药学教育80

第三节 本草学的主要成就81

一、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81

二、民间本草83

第四节 方剂学成就93

一、《千金方》93

二、《外台秘要》95

三、《古今录验方》97

四、《许仁则方》97

五、《崔氏纂要方》98

六、《近效方》98

七、《仙授理伤续断秘方》99

第五节 少数民族的方药学成就100

一、藏医药100

二、蒙医药101

三、壮医药102

第六节 中外医药交流103

第六章 宋金元的方药学107

第一节 社会背景107

第二节 药政管理110

第三节 开设国家药局111

第四节 药物学的成就112

一、官修本草112

二、民间本草115

三、食疗本草125

四、其他著作中的药物学成就127

五、药物炮制学129

第五节 方剂学成就131

一、官修方书131

二、民间方书135

三、其他医著的方剂学成就145

四、金元四家对方药学的贡献147

第六节 中外医药交流152

一、中朝医药交流153

二、中日医药交流154

三、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155

四、中国与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156

第七章 明代的方药学158

第一节 社会背景158

第二节 药政管理制度162

一、太医院162

二、御药局与御药房162

三、典药局163

四、惠民药局163

五、良医所163

第三节 药物学的发展164

一、综合性本草164

二、食疗本草175

三、注疏性本草——《本草经疏》180

四、地方性本草——《滇南本草》181

第四节 药物炮制182

一、《炮炙大法》182

二、《雷公炮制药性解》183

第五节 方剂学的成就183

一、《普济方》183

二、《奇效良方》184

三、《摄生众妙方》185

四、《医方考》185

五、《祖剂》186

第六节 其他医籍中的方药学成就186

一、《医学正传》186

二、《内科摘要》187

三、《明医杂著》188

四、《名医类案》188

五、《解围元薮》189

六、《医学入门》189

七、《万病回春》与《寿世保元》190

八、《证治准绳》190

九、《景岳全书》191

十、《霉疮秘录》192

十一、《温疫论》193

十二、《理虚元鉴》194

第八节 中外医药交流195

一、中朝医药交流195

二、中日医药交流197

三、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医药交流198

第八章 清代的方药学200

第一节 社会背景200

第二节 药物学成就202

一、综合性本草203

二、对《神农本草经》的研究211

第三节 方剂学成就216

一、《古今名医方论》216

二、《医方集解》217

三、《绛雪园古方选注》218

四、《惠直堂经验方》219

五、《串雅》219

六、《成方切用》220

七、《时方歌诀》与《时方妙用》221

八、《医醇賸义》与《医方论》222

第四节 其他医籍中的方药学成就223

一、《医学心悟》223

二、《外科证治全生集》224

三、《医宗金鉴》225

四、《老老恒言》226

五、《医林改错》227

六、《重楼玉钥》228

七、《类证治裁》229

第五节 温病四家的方药学成就230

一、叶桂230

二、薛雪232

三、吴瑭233

四、王士雄234

第六节 其他医家的方药学成就236

一、吴尚先236

二、唐宗海238

三、朱沛文239

第七节 中外医药交流240

一、中朝医药交流240

二、中日医药交流241

三、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241

四、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医药交流242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方药学244

第一节 社会背景244

第二节 中药学成就245

一、辑注古本草文献246

二、药物鉴别研究247

三、药性、药效研究248

四、制药学发展249

五、药用植物、图鉴251

第三节 药学教育和科研253

一、药学教育253

二、中药科研255

第四节 方剂学成就257

一、方剂学理论的研究257

二、方书的整理和编撰258

三、单方、验方、秘方的汇编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