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州电力工业志 1888-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广州电力工业志 1888-2000](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201333.jpg)
- 《广州电力工业志》编纂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电力工业志编纂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51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9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州电力工业志 1888-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篇 电力资源和电源建设第一章 发电资源10
第一节 煤炭资源10
第二节 水电资源及水电建设11
一、流溪河水电站12
二、黄龙带一、二级水电站12
三、大封门水电站12
四、白水寨水电站12
五、广州抽水蓄能电站12
第二章 电源建设14
第一节 省网电源14
第二节 地方电源16
第三节 企业自备电厂24
第二篇 电网建设30
第一章 电网建设历程30
第一节 1949年及以前的广州供电网建设30
第二节 1950—1952年的广州供电网建设32
第三节 1953—1957年的广州供电网建设34
第四节 1958—1965年的广州供电网建设36
第五节 1966—1977年的广州供电网建设38
第六节 1978—1994年的广州供电网建设39
第七节 1995—2000年的广州电网建设42
第二章 输变电建设45
第一节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45
一、110千伏部分架空线路45
二、110千伏部分电缆线路50
三、110千伏变电站54
第二节 220千伏输变电工程75
一、220千伏输电线路75
二、220千伏电缆线路84
三、220千伏变电站85
第三节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118
一、500千伏输电线路118
二、500千伏变电站122
第三章 供电网基建管理127
第一节 基建工程管理与资金投放127
第二节 设计128
第三节 施工129
第四节 验收130
第四章 电网调度132
第一节 统一调度分级管理132
第二节 安全经济调度134
一、安全调度134
二、经济调度135
第三节 供电通信系统136
一、电力载波通信137
二、短波无线电台通信138
三、交换通信网138
四、光纤通信139
五、数字微波通信140
六、通信监控系统141
七、通信电缆141
八、四市局通信141
九、通信规划141
第五章 继电保护和自动化142
第一节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142
一、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42
二、加装10千伏小电流接地系统零序保护143
三、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缺陷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144
四、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144
五、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管理146
第二节 调度自动化及雷电定位系统148
一、远动和自动化148
二、计算机系统150
三、雷电定位系统150
第三篇 供电152
第一章 供电一次设备152
第一节 杆塔152
第二节 导线153
一、线路用导线153
二、变电站母线用导线153
第三节 电缆153
第四节 主变压器169
一、主变电压等级170
二、主变容量及冷却方式170
三、铝绕组变压器170
四、有载调压变压器171
五、低损耗主变压器171
第五节 高压断路器(开关)180
一、多油开关180
二、空气开关181
三、少油开关181
四、组合电器181
五、瓷柱式六氟化硫开关182
六、10千伏六氟化硫开关182
七、10千伏真空开关182
第六节 隔离开关(刀闸)183
第七节 调相机与电力电容器184
一、调相机184
二、电力电容器185
第八节 电抗器186
第九节 互感器187
一、电流互感器187
二、电压互感器187
三、全密封式互感器188
第十节 避雷器和绝缘子188
一、避雷器188
二、绝缘子189
第十一节 变电站主结线189
一、单母线和单母线分段190
二、双母线带旁路190
三、线路变压器组190
四、四角形结线191
五、“二分之三”开关结线191
第二章 供电设备运行192
第一节 电力线路运行192
一、概况192
二、架空输电线路运行193
三、配电网运行196
四、电缆线路运行200
五、输配电线路防雷202
六、输配电设备防绝缘损坏205
第二节 变电一次设备运行206
一、主变压器运行206
二、高压开关运行208
三、刀闸运行210
四、调相机运行211
五、互感器运行212
第三节 变电二次设备运行213
一、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213
二、直流系统运行215
三、变电电气仪表运行217
第四节 变电值班217
一、变电工区值班室217
二、变电站管理218
三、变电值班生活220
第五节 变电站主要反事故措施221
一、变电站防雷221
二、防主绝缘损坏222
三、防误操作223
四、防小动物事故224
五、防洪工作224
六、防火工作225
第三章 设备检修226
第一节 输电线路检修226
第二节 配电网检修227
第三节 带电作业229
第四节 急修231
第五节 外线工作机械和工具232
一、安全工具232
二、登杆工具232
三、起重和立杆机械233
第六节 变电设备检修233
一、主变压器检修234
二、高压开关检修235
三、变电二次设备检修调试236
第四章 供电管理238
第一节 供电量238
第二节 供电负荷241
一、新中国成立前,供电负荷缓慢发展阶段241
二、1950—1978年,供用电负荷波浪式发展阶段242
三、1978—2000年广州供用电事业快速发展阶段242
第三节 电能质量245
一、频率245
二、电压246
三、谐波248
第四节 线损率249
一、1949—1959年249
二、1960—1969年250
三、1970—1979年251
四、1980—1989年252
五、1990—2000年254
第五节 供电可靠率256
第六节 设备查评定级260
第四篇 运行管理单位262
第一章 送电管理所262
第一节 送电线路管理机构历史沿革262
第二节 各时期供电线路设备发展概况265
一、1950—1980年266
二、1981—1990年267
三、1991—2000年268
第三节 线路运行管理270
一、运行管理270
二、安全纪录及事故举要271
三、线路设备防护重点272
第四节 线路设备检修275
一、计划检修275
二、带电检修276
第五节 送电所大事记277
第二章 变电管理所284
第一节 变电管理历史沿革284
第二节 机构与主设备286
第三节 变电站发展历程290
一、新中国成立前290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1980年290
三、1981—1990年292
四、1991—2000年294
第四节 变电运行管理、设备更新改造296
一、执行变电管理规程、制度296
二、设备更新改造及新技术应用298
第五节 90年代变电典型事故300
一、广东电网“9.20”大面积停电事故300
二、增城站500千伏1号主变A相事故301
第六节 变电管理所大事记302
第三章 电缆管理所312
第一节 概况312
第二节 电缆所历史沿革312
第三节 电缆线路发展状况316
一、新中国成立前316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317
三、80年代317
四、90年代318
第四节 电缆运行和安全管理318
一、电缆的运行管理318
二、安全管理321
三、电缆线路事故321
第五节 电缆工程建设情况322
一、电缆工程建设概况322
二、典型电缆线路工程简介323
第六节 电缆技术演变及新技术应用324
一、电缆技术演变324
二、新技术应用和技术革新325
第七节 电缆管理所大事记328
第四章 电力试验研究所334
第一节 试验工作发展概况334
第二节 电气绝缘监督335
第三节 化学监督336
第四节 仪表监督337
第五节 电能计量监督338
第六节 电力试验研究所大事记340
第五章 电力调度所345
第一节 电力调度发展历程345
第二节 电力调度工程建设348
一、概况348
二、完成的主要工程349
三、工程管理与经济效益349
第三节 电力调度所大事记350
第六章 路灯管理所357
第一节 路灯发展概况357
第二节 路灯管理358
一、路灯启闭方式359
二、资金来源及历年费用359
三、运行维护360
第三节 施工机具和灯型杆线的演变361
一、施工机具361
二、灯具灯型杆线的演变361
第四节 路灯管理所大事记365
第五篇 用电374
第一章 用电水平与构成374
第一节 用电水平374
一、新中国成立前用电情况374
二、1950—1957年用电情况374
三、1958—1970年用电情况375
四、1971—1980年用电情况375
五、1981—1990年用电情况375
六、1991—2000年用电情况376
第二节 用电构成378
第二章 营业383
第一节 用电报装383
第二节 电能计量396
第三节 电费管理407
第四节 用电监察415
第五节 用电管理的计算机应用421
一、电费管理421
二、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管理422
三、用电报装422
四、用电营业管理信息系统422
第三章 “三电”工作423
第一节 节约用电423
第二节 计划用电424
第三节 安全用电425
第四章 农村用电428
第一节 农电管理体制428
一、广州地区农电管理体制428
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429
三、农网改造资金的投入与农网整改432
四、农村电价整顿工作434
第二节 “三为”服务与农村电气化435
一、电力“三为”服务与农村电气化435
二、农村安全用电437
三、小水电管理439
四、农村用电情况440
第三节 “两改一同价”工作441
第六篇 安全444
第一章 安全管理与监督444
第一节 安全监察组织机构444
第二节 规章制度445
一、安全例会制度446
二、事故报告制度446
三、事故分析制度446
四、安全指标考核制度446
五、安全责任制度446
第三节 安全责任制447
第四节 安全教育447
第五节 安全例行工作449
一、班组的班前班后会449
二、安全活动日449
三、定期巡回检查制449
四、监督性巡视449
五、定期试验、维护449
六、定期安全分析会449
七、安全检查450
八、安全例会450
九、安全通报、安全信息450
十、专业工作年会450
第六节 安全性评价工作450
第七节 安全奖惩451
第八节 安全监察452
一、安全监察三级安全网452
二、事故调查分析、统计453
第九节 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454
第十节 基建发包、承包工程安全管理454
第十一节 多种经营安全管理455
第二章 安全防护457
第一节 防人身伤亡457
一、防触电457
二、防高空坠落458
第二节 防误操作458
一、提高运行人员素质458
二、建立健全规程制度459
三、设备的防误操作技术措施459
第三节 防主设备损坏460
一、防主变压器损坏460
二、防高压开关损坏461
第四节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462
第五节 防绝缘子污闪463
第六节 防外力破坏463
第七节 防小动物事故464
第八节 防自然灾害465
一、高压线路防雷465
二、变电站防雷465
三、防台风466
四、防洪水466
第三章 消防和交通安全468
第一节 消防468
第二节 交通安全469
第四章 安全纪录和事故举要472
第一节 安全纪录472
第二节 事故举要473
一、供电系统事故及设备事故473
二、人身事故474
三、交通事故475
第七篇 管理478
第一章 体制与机构478
第一节 管理体制478
第二节 企业领导体制480
第三节 机构设置481
第二章 计划498
第一节 电网发展规划498
一、历次电网规划概况498
二、电网建设的技术原则500
三、电力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501
四、规划中的变电站选址502
第二节 生产计划502
第三节 基建计划504
第四节 统计507
第三章 劳动工资511
第一节 职工队伍511
第二节 企业定员与劳动生产率518
一、定员定额518
二、劳动生产率519
第三节 劳动报酬与三项制度改革520
一、工资520
二、奖励538
三、津贴539
四、三项制度改革540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劳动保险541
一、劳动保护541
二、社会保险541
第四章 财务与审计547
第一节 财务核算体制547
一、1950—1984年的财务管理547
二、1985—2000年的财务管理549
第二节 财产与资金553
一、固定资产553
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554
三、多渠道筹集电力建设资金554
四、资金管理555
第三节 成本555
一、指标下达及分级核算管理555
二、成本核算和管理557
第四节 利润和税金557
一、利润558
二、税金558
第五节 基建财务559
一、管理机构559
二、会计核算规定559
第六节 电价560
一、目录电价560
二、燃料附加费567
三、涉外电价568
四、增值税制度的执行570
五、按功率因数调整电费570
六、配电变压器有功、无功损耗571
七、电费保证金和电表保证金571
第七节 审计监督571
一、审计机构571
二、审计范围572
三、审计内容572
四、审计方法573
第五章 物资574
第一节 物资供应机构演变574
第二节 物资供应计划、采购和加工576
一、物资供应计划、采购576
二、材料加工579
第三节 物资定额管理、备品管理和仓储管理579
一、物资定额管理579
二、备品管理580
三、仓储管理580
第六章 科技与教育582
第一节 技术革新与新技术推广582
一、开展技术革新、推动技术进步582
二、新技术推广应用585
三、科技工作领导及管理机制587
第二节 职工教育588
一、职工教育培训与技术比赛588
二、技工学校与培训中心590
三、继续教育593
第三节 计算机应用与发展595
一、计算机室及计算机中心595
二、计算机在供用电管理上的应用596
三、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597
四、计算机在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应用597
五、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应用598
六、计算机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应用598
七、计算机在工程物资管理上的应用598
八、计算机在主网运行和设计单位的应用599
九、计算机网络建设600
第七章 文秘档案601
第一节 秘书工作601
第二节 档案管理602
第三节 保密工作603
第四节 信访工作604
第八章 企业管理活动605
第一节 企业整顿和企业升级605
一、第一次企业整顿605
二、第二次企业整顿605
三、第三次企业整顿606
四、企业升级606
第二节 “达标”和“创一流”607
一、安全文明生产达标607
二、创建一流供电企业608
第三节 法规管理609
一、建章立制609
二、规范合同管理609
三、依法维护合法权益609
四、为决策提供法律意见610
五、为局属单位提供法律服务610
六、参与有关立法611
七、开展职工普法教育611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611
第九章 外事工作613
第一节 技术交流613
第二节 对外经济援助和经济技术合作614
第三节 外事办公室615
第四节 技术设备引进及技术交流616
第五节 盛力企业有限公司619
第六节 引进用户工程设备619
第八篇 多种经营622
第一章 多种经营概况622
第一节 50—60年代的企业多种经营622
第二节 70—80年代的企业多种经营623
第三节 90年代的企业多种经营624
第二章 多种经营项目626
第一节 建筑安装业626
一、广州市电力工程公司626
二、广州市电气安装工程公司627
三、广州电力建设有限公司627
第二节 电器制造业628
一、电力设备修造厂628
二、科立通用电气公司628
三、其它电器制造业629
第三节 商饮服务业630
一、花县局综合商店和北华商场630
二、供电器材商场631
三、华安商场631
四、江村电器商场631
五、华安酒店631
六、绿丛茶舍和再兴廷餐厅631
七、光明楼632
八、华龙酒店632
九、招待所632
十、其它632
第四节 房地产业632
第五节 广州电力企业多种经营大事记633
第九篇 党群工作640
第一章 中共广州电力局组织640
第一节 组织建制640
一、新中国成立前党的组织和党的活动640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机构沿革641
三、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优秀)党员644
第二节 党组织重要决策646
第三节 干部工作648
一、干部管理权限648
二、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建设649
三、干部队伍建设651
四、专业技术干部管理652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655
一、政治理论教育656
二、形势政策教育658
三、传统作风教育660
四、法制纪律教育662
五、对外宣传665
第五节 纪检监察工作666
一、机构沿革666
二、各个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重点667
第六节 武装保卫工作670
一、机构沿革671
二、保卫工作671
三、人民武装工作674
第二章 工会工作676
第一节 工会组织和建设676
第二节 民主管理680
一、职工代表会议与“工厂”管理委员会680
二、职工代表大会680
三、民主评议和厂务公开682
第三节 女工工作683
第四节 劳动竞赛684
第五节 文体活动686
一、文娱686
二、体育687
第六节 职工技协688
第三章 共青团690
第一节 组织机构690
第二节 团组织活动690
第四章 学术团体699
第一节 城市供电专业委员会699
第二节 广州供电企业管理协会701
第三节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702
第十篇 职工生活706
第一章 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706
第一节 医疗卫生706
一、广州电业管理处保健站706
二、广州供电公司保健站706
第二节 计划生育708
第二章 福利事业710
第一节 职工住房710
第二节 职工饭堂712
第三节 幼儿园712
第四节 员工离退休管理和老职工之家713
一、离退休管理713
二、老职工之家715
第十一篇 区县(市)供电企业第一章 东区供电局718
第一节 概述718
第二节 发展历程722
一、起步阶段722
二、快速发展阶段723
三、稳步发展阶段724
第三节 生产与管理725
一、改造更新设备725
二、强化安全管理726
三、营业无笔化和调度自动化727
四、创优质服务727
五、“两改一同价”727
第四节 东区供电局大事记728
第二章 南区供电局733
第一节 概述733
第二节 发展历程736
一、起步阶段736
二、快速发展阶段737
三、稳定发展阶段738
第三节 生产与管理740
一、安全管理与运行维护740
二、大修改造741
三、电网建设742
四、计算机应用742
五、科技进步743
六、农电工作744
第四节 南区供电局大事记748
第三章 西区供电局753
第一节 概述753
第二节 发展历程756
一、起步阶段756
二、快速发展阶段758
三、稳步提高阶段759
第三节 生产与管理761
一、设备改造与运行管理761
二、农电管理与“两改一同价”762
三、工程施工763
第四节 西区供电局大事记765
第四章 北区供电局768
第一节 概述768
第二节 发展历程772
一、初始用电阶段772
二、起步阶段773
三、逐步发展阶段773
四、稳步发展阶段774
五、快速发展阶段776
第三节 生产与管理779
第四节 北区供电大事记782
第五章 中区供电局789
第一节 概述789
第二节 发展历程793
一、起步阶段793
二、快速发展阶段794
三、规范管理、稳步发展阶段795
第三节 生产与管理797
一、完善配网架构797
二、强化安全管理797
三、科技进步798
四、“两改一同价”798
五、加强班组建设798
六、降低线损率799
第四节 中区供电局大事记801
第六章 黄埔供电局807
第一节 概述807
第二节 发展历程810
一、创业阶段810
二、快速发展阶段811
三、稳步前进阶段813
第三节 生产与管理818
一、安全管理818
二、设备管理818
三、用电管理820
四、工程施工820
五、农电管理822
第四节 黄埔供电大事记824
第七章 芳村供电局827
第一节 概述827
第二节 发展历程830
一、初始用电阶段830
二、起步发展阶段830
三、快速发展阶段831
四、稳步发展阶段832
第三节 生产与管理834
一、配网改造834
二、科技应用834
三、电费管理834
第四节 芳村供电局大事记835
第八章 开发区供电局839
第一节 概述839
第二节 发展历程841
一、创建阶段841
二、改革发展阶段842
三、稳步前进阶段843
第三节 生产与管理846
一、供用电管理846
二、为用户服务846
三、工程施工847
第四节 开发区供电局大事记848
第九章 四市电力企业概述851
第一节 番禺市电力局概述851
第二节 增城市电力局概述860
第三节 花都市电力局概述868
第四节 从化市电力局概述877
人物录886
一、领导干部简介886
二、全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简介893
三、部级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单893
四、省级、市级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单895
五、省部级及广州市劳动模范简介895
大事记(1888—2000年)898
附录947
一、转发省委关于成立广州供电局的复函的通知947
二、关于成立广州供电局的复函947
三、关于广州供电局实行局长负责制的通知948
四、关于广州供电局更名为广州电力工业局的批复948
五、关于恢复广州电力工业局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称号的决定949
六、转发国家电力公司关于命名一流企业的通知949
编后记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