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国达全集 第4卷 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拓展(1977-199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国达全集 第4卷 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拓展(1977-1992)
  • 陈国达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5645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92页
  • 文件大小:198MB
  • 文件页数:626页
  • 主题词:陈国达-文集;大地构造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陈国达全集 第4卷 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拓展(1977-199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地洼区——大地构造单元的新类型1

中国大地构造的一些特点6

海南岛石碌式铁矿的大地构造成矿条件初探19

中国油气田的大地构造类型和分布规律初探31

中新生代构造研究现状5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红层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59

地洼构造研究现状——并纪念地槽学说诞生120周年60

南北地洼区及其与中国地壳演化分异和青藏高原隆起原因的关系70

构造地质研究现状一斑——参加巴黎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几点体会80

地洼学说及其实践意义89

中国的地洼型油气田96

地洼学说——一种地壳演化理论106

大地构造研究中运用数学地质方法的一点设想114

构造地球化学若干问题122

多因复成矿床并从地壳演化规律看其形成机理148

从大地构造角度看白银厂矿床成因169

地洼学说和地洼成矿理论177

北疆大地构造与油气182

北疆西部大地构造特征、发展史与油气形成的关系184

准噶尔地洼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田(藏)形成的控制作用211

天山的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性质问题224

任丘潜山油田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232

构造地球化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241

关于构造地球化学的几个问题242

地洼区在国外的分布与研究现状253

论汾渭地堑的大地构造性质——一个裂谷型地洼系258

南喜马拉雅地洼区266

裂谷构造研究现状一斑272

地洼说对湖南大地构造的见解276

成矿学中的几个问题283

地洼学说的成矿学284

成矿学及其在中国加强研究的必要性287

中国东部后地台造山带新生代盆地成因一解296

北疆一兴安古边缘拗陷成油带305

新疆北部大地构造与油气藏序列317

陕西省大地构造概略——按地洼学说观点348

大地构造地球化学351

关于地洼区的几个问题354

地洼学说编图的指导思想360

金与断裂成矿368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历史373

成矿构造学375

中国东南地洼区的深部构造及其演化378

中国大型三水铝土矿的找矿思路和远景384

华南前地槽型金矿的找矿前景394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400

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414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与地洼区成矿问题432

“燕山运动”的历史意义437

中国大地构造图的编制方法(按地洼说及递进说编制)440

中国大地构造概要445

前言446

1概论447

1.1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449

1.2中国大地构造区的划分456

2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简述459

2.1地槽区459

2.2地台区465

2.3地洼区468

2.4南海诸岛区485

3中国地壳发展的动“定”转化史486

3.1太古代的大地构造轮廓486

3.2早元古代的大地构造轮廓(图版Ⅱ)486

3.3震旦纪的大地构造轮廓(图版Ⅲ)486

3.4早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轮廓(图版Ⅳ)487

3.5晚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轮廓(图版Ⅴ)487

3.6中生代的大地构造轮廓(图版Ⅵ、图版Ⅶ)487

3.7新生代的大地构造轮廓(图版Ⅷ)488

4中国大地构造的若干特点490

4.1中新生代新型活动区——地洼区的广泛分布490

4.2几个演化系统的出现493

4.3三大壳体的形成和变化495

4.4五大构造系及其应力分析499

4.5中国大地构造特点形成的初步看法503

5中国大地构造与成矿的关系508

5.1大地构造与矿产形成508

5.2中国大地构造与内生矿产515

5.3中国大地构造与外生矿产529

6中国大地构造与地震的关系539

6.1地壳发展与地震活动539

6.2大地构造对地震的控制542

6.3中国地震活动特点与大地构造关系的初步看法547

6.4中国构造地震区域的划分550

参考文献567

图版Ⅰ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571

图版Ⅱ中国古大地构造分区图(早元古代末)572

图版Ⅲ中国古大地构造分区图(震旦纪末)573

图版Ⅳ中国古大地构造分区图(早古生代末)574

图版Ⅴ中国古大地构造分区图(晚古生代末)575

图版Ⅵ中国古大地构造分区图(三叠纪末)576

图版Ⅶ中国古大地构造分区图(白垩纪末)577

图版Ⅷ 中国古大地构造分区图(第三纪末)578

图版Ⅸ中国主要构造线及其应力分析简图579

图版Ⅹ中国构造地震区域划分略图580

附录581

附录1《陈国达地洼学说文选》简介581

附录2《地洼学说讲义》简介581

附录3《地洼学说的新进展》简介581

附录4《中国地学大事典》简介582

附录5序和序言(选)582

5.1《地洼学说大地构造图编制方法》序582

5.2《地洼区成矿》中译本序言584

5.3《第九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专辑》序585

5.4《中国东南部锡的构造地球化学》序585

5.5《中国南部第三纪地洼型聚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序586

5.6《中国成煤大地构造》序587

5.7《湖南地洼型铅锌矿形成机制》序588

5.8《鄂尔多斯残留地台盆地构造热演化与油气成藏》序言589

5.9《二连地洼盆地沉积、构造的历史-动力演化与油气成藏》序言590

5.10《多因复成铀矿床及其成矿演化》序590

5.11《二连裂谷盆地群油气地质》序5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