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255691.jpg)
- 林娜主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7432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贫困-大学生-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校贫困生的基本问题2
第一节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2
一、高校贫困生的内涵2
二、高校贫困生的外延3
三、高校贫困生的认定4
第二节 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8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8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9
三、接受高等教育成本高9
四、经济结构的调整10
五、其他特殊原因10
第三节 高校贫困生的特点11
一、物质贫乏,生活困难12
二、心理压力较大13
三、素质、技能相对薄弱13
四、创新能力相对欠缺14
五、人际交往存在障碍14
六、就业问题日益凸显15
第二章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与实施状况17
第一节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发展17
一、设立形式多样的奖学金18
二、设立助学金20
三、积极推进助学贷款20
四、普遍开展勤工助学21
五、实施特殊困难补助23
六、进行学费减免24
七、社会资助在探索中推进25
八、开通“绿色通道”26
九、进一步规范高校贫困生专项经费的管理27
十、其他资助方式27
第二节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成效29
一、形成了高度重视资助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29
二、资助了大批经济困难学生30
三、有效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31
第三节 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局限性32
一、资助观念滞后32
二、承载主体不合理33
三、资助体系分散,资金分配不均36
四、重视经济资助,忽视精神解困和能力发展36
第四节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38
一、慈善方式和有条件的资助模式38
二、教育公平阶段的三种资助模式38
三、成本分担资助模式40
四、国外贫困生资助模式的特点42
五、国外大学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启示43
第三章 能力资助新模式的建构46
第一节 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与不足46
一、国外高校贫困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现状46
二、国内高校贫困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现状48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研究方向55
第二节 能力资助模式的产生与发展57
一、能力资助的内涵58
二、能力资助模式的资助内容59
三、能力资助模式的理论依据68
四、能力资助模式的实践意义73
第三节 能力资助模式与其他资助模式的关系75
一、不同资助模式及其伦理指向76
二、协调不同资助模式的方式77
三、立体型资助模式的效应77
第一章“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实施总体概况80
一、项目背景80
二、实施情况82
三、项目效果93
第二章 教学领域子项目实施概况96
一、项目背景96
二、实施情况97
三、项目效果108
第三章 服务与咨询领域子项目实施概况109
第一节 贫困生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子项目109
一、项目背景109
二、实施情况110
三、项目效果116
第二节 就业指导与服务子项目119
一、项目背景119
二、实施情况120
三、项目效果125
第三节 学习互帮互助子项目126
一、项目背景126
二、实施情况126
三、项目效果129
第四章 学生社团领域子项目实施概况131
第一节 贫困生勤工助学管理与服务子项目131
一、项目背景131
二、实施情况133
三、项目效果136
第二节 贫困生社团活动管理中心137
一、项目背景137
二、实施情况138
三、项目效果148
第一章 实施的效果评估156
第一节 项目评估的概述和基本框架156
一、项目评估的定义156
二、项目评估的类型157
三、项目评估的方法157
四、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的目的和内容158
第二节 项目实施效果的自我评估159
一、项目的适当性评估159
二、项目实施的效果与效率评估160
三、项目实施的质量评估163
四、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估164
第二章 经验与问题171
第一节 转变资助理念171
一、体现创新精神171
二、坚持“以人为本”172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174
四、强调主体参与175
第二节 创新能力资助的方法176
一、参与式176
二、调查式178
三、立项式179
四、结合式181
第三节 建立能力资助的长效机制183
一、完善学生参与资助管理的相关制度183
二、建立、健全机构和管理机制184
三、加强培训方案内容、效果评价及反馈的规定186
四、其他规定或机制的建立190
第四节 能力资助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92
一、两种资助模式的结合192
二、关心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193
三、在资助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94
四、处理好资助工作与非贫困生的关系195
五、在资助中全面提高贫困生的素质196
第三章 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思考与展望199
第一节 资助理念多元化200
一、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理念201
二、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202
三、社会化的资助理念203
第二节 贫困生认定科学化203
一、完善贫困生档案管理204
二、注意考察贫困生的个人消费状况205
三、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205
四、建立权利义务对等模式206
第三节 资助内涵延伸与拓展207
一、切实解决好贫困生的经济困难207
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引导208
三、深入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209
四、加强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209
五、“济困·扶志·强能”三维并进210
第四节 资助方式的优化与多元211
一、原有资助方式更趋于合理212
二、新的资助方式不断出现222
三、各种资助在整合中优化227
第五节 资助管理现代化228
一、健全资助管理组织机构228
二、资助工作法制化229
三、管理手段信息化231
四、信用体系稳步建设推进232
第六节 灵活的贫困生教育政策234
后记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