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炎文集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4596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08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88页
- 主题词:陈炎(1916~ )-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炎文集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季羡林1
前言1
一、早期战后东南亚研究(1947—1949)3
Why Do We Study Oriental Languages?(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东方语文?)4
战后荷印局势之演变9
战后越南局势之演变15
战后马来亚之自治运动23
战后马来亚联邦之诞生38
战后重建马来亚经济之商榷57
战后缅甸之独立运动63
战后缅甸柚木业之前途75
论独立后的新印度83
论暹罗政变与銮披汶排华93
联合国会议中的韩国问题103
二、新中国与东南亚及周边国家的友好历史(1950—1957)108
五年来美国侵略越南的阴谋109
中国和柬埔寨历史上的经济往来119
中国和老挝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123
中国和尼泊尔的悠久友谊127
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131
中缅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137
中国和锡兰的传统友谊145
缅甸的工人组织和工人运动151
缅甸的农业经济181
三、缅甸史研究256
〔英〕哈威《缅甸史》评介257
“胞波”的由来275
中缅友谊和文化交流277
古代中缅文化交流280
“胞波”情谊,源远流长289
唐代骠国献乐考294
蒲甘来使入宋考330
中国和缅甸历史上的文化交流342
四、西南丝绸之路研究397
汉唐时缅甸在西南丝道中的地位398
最早的西南“丝绸之路”(附英文)425
德宏州在古今西南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发展前景442
西南丝路的历史及德宏州的特殊贡献477
西南丝绸之路与西南少数民族499
五、海上丝绸之路研究507
略论海上丝绸之路508
On the Maritime“Silk Road”540
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曙光——论河姆渡文化对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起源的意义591
“丝绸之路”由陆地转向海洋609
丝绸之路的兴衰及其从陆路转向海路的原因613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贡献627
The Maritime Silk Road636
海上丝绸之路与客家人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648
On the maritime“Silk Road”and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658
论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669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菲、美之间的文化联系677
The cultur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the Philippines&Spanish America through the maritime silk route686
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贸易700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贡献——兼论中国丝绸的外传和影响702
海上丝绸之路与日月同辉——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的体会714
走向世界 造福人类——参加“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感言724
海上丝绸之路(10)——促进世界开放、交流和进步729
海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737
海上丝绸之路746
六、南海丝绸之路研究750
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包括地图)751
中国丝绸传入东南亚及其影响798
唐代以前中国和东南亚的海上交通——兼论中国丝绸从海路传入东南亚及其影响808
儒商在东南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827
6世纪前泰国湾和泰国境内的古国在东西海上交通中的地位834
再论南诏非泰族所建848
More on the Nan Zhao kingdom not founded by the Thai people858
中泰两国历史上的海上交通和文化交流——为悼念老同学、泰国史专家葛治伦教授而作873
元明清时期中泰两国友好关系和贸易往来894
阿拉伯世界在陆海“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兼论中国同阿拉伯之间的文化交流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906
郑和下西洋对伊斯兰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943
郑和下西洋促使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962
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读《令哥伦布黯然失色的大航海家——郑和》有感975
孔子思想的走向世界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978
孔子思想在东南亚的传布和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989
孙中山对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和贡献991
孙中山在澳港台及太平洋地区的革命活动及其影响1012
澳门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1050
澳门在近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1062
16—18世纪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1079
七、东海丝绸之路研究1091
东海丝绸之路初探——唐代以前的东海航路和丝绸外传及其影响1092
东海丝绸之路再探——唐代东海航路进入发展时期1111
东海丝绸之路三探——两宋时期东海航路进入高度发展时期1137
东海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1181
隋唐洛阳与日本的海上交通1196
古代浙江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1220
宁波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1236
宁波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1245
当代海外宁波儒商在海内外创业及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贡献1271
展望宁波与“海上丝路”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1282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初探1296
回顾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的一些体会1308
八、忆往1319
缅怀我与美国飞虎队共同抗日1320
意义深长的回忆1331
在泰国与旅泰、旅台、旅美老同学相聚1334
花环之国:马尼拉纪行——记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1339
忆参加马尼拉国际会议,并顺访香港中文大学纪实1348
回忆国立东方语专合并到北京大学东语系的前前后后1354
姚楠先生和东方语专对祖国的贡献1360
沉痛悼念恩师朱杰勤教授1365
风范彪千秋 英名传万代——沉痛悼念先师姚楠教授1369
我的良师益友、道德风范、精神力量1377
在1996年新加坡南洋学会和新会联合为我庆祝80寿辰宴会上的讲话1384
忆与泰国吴乾煌同学60余年的莫逆之交1388
我与王立礼博士从相识到忘年交的深情厚谊1400
忆我与叶清平和旅加、美、泰、台校友欢聚温哥华1414
追忆我与新加坡魏维贤博士的难忘友情1419
陈钢赴美深造时给儿媳梁良的信1428
旅美日记1430
我与澳门黄晓峰先生没齿难忘的情谊1454
附件七种1462
《澳门港与海上丝绸之路》编后记(黄晓峰)1462
沙孟海题签1465
《澳门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序一(季羡林)1466
周谷城题辞1468
《澳门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序二(姚楠)1469
《澳门港与海上丝绸之路》自序(陈炎)1473
梁披云题签1479
追忆我与泰国奇石馆馆长周镇荣在中国寻石访友的往事1480
九、其他1495
“博鳌亚洲论坛”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1496
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1502
《战斗中的马来亚》书后记1514
〔英〕哈威《缅甸史》校订者序1516
〔缅〕波巴信《缅甸史》译者前言1534
《魏维贤七十华诞论文集》卷首献辞1538
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推荐我国第一部《中国古代航海史》1542
为王遂今先生《吴越文化史话》写的序1544
为林士民《再现昔日的文化——东方大港宁波考古研究》写的序言1546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自序1548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增订本)再版后记1555
参加澳门《文化杂志》创刊15周年纪念在京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1557
参加宁波镇海北宋神舟工程综合评审会上的发言——对《北宋神舟历史相仿性考证及其根据报告》的意见1559
参加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有感1565
九十前夕还乡有感1576
忆在北大五十年的师生情谊——悼芳川1582
陈炎传略1586
陈炎简历1602
陈炎获奖、表扬目录1605
陈炎年表1607
陈炎著作目录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