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巴蜀 城市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先秦巴蜀 城市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2247838.jpg)
- 毛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960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城市史-研究-四川省-先秦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先秦巴蜀 城市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隗瀛涛1
第一章 先秦城市史研究略论1
先秦城市史研究的现状2
城址考古发现及其研究2
城市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8
先秦都城研究17
先秦城市发展的宏观研究20
国外先秦城市史研究25
先秦城市史研究中的问题29
资料问题29
研究理论滞后31
认知结构有待完善32
跨学科研究较为薄弱33
先秦城市史研究的趋向35
区域城市史研究的开展35
城市体系的综合研究37
城市内涵的多层面研究38
城市发展的比较研究39
第二章 先秦巴蜀城市研究现状与相关说明41
先秦巴蜀城市研究现状41
总体研究42
蜀国与蜀地城市研究44
巴国与巴地城市研究49
选题说明51
提出与意义52
范围限定53
研究思路53
第三章 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55
城市史研究在现代中国的学术背景55
社会发展的推动56
“城市史学”的形成57
城市史研究的传统60
多学科发展的推动63
城市史学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方法65
城市史与城市史学的学科属性65
城市史学的学科特点67
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深化71
综合性的宏观系统研究72
多学科跨学科研究73
考古学资料的充分利用73
城市发展规律的探寻74
城市史学的理论建构75
第四章 中国城市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理论探讨77
中国城市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77
城市的界定和标准77
中国城市的起源87
中国城市的形成91
中国城市的早期发展93
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特点98
中国城市早期发展与国家、文明、民族演进的关系102
国家的形成和早期发展103
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106
民族的形成与早期发展108
城市与国家、文明及民族演进的关系110
第五章 古代巴蜀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113
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113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114
温带亚热带的自然环境116
邻近水源的平原台地118
经济活动的发达地区119
古代巴蜀城市的历史地理环境12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121
地形特点124
生产与经济的发展126
早期文化遗址的分布129
第六章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与古蜀国城市的起源133
史前城址概况133
新津宝墩城址134
郫县古城城址136
温江鱼凫城址138
都江堰芒城城址140
崇州双河城址144
崇州紫竹城址146
大邑盐店城址和高山城址147
小结148
古蜀国城市的起源154
蚕丛与柏灌时代154
宝墩文化城址与城市起源160
第七章 三星堆城址与鱼凫王朝的国都165
三星堆遗址及其社会性质165
遗址概况166
鱼凫王朝与三星堆古城170
三星堆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176
鱼凫王朝时期的城市发展180
鱼凫王朝的国都181
鱼凫王朝城市的探寻186
第八章 杜宇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189
杜宇王朝的兴亡189
杜宇时期的蜀国城市194
郫邑与瞿上195
金沙遗址与十二桥遗址群197
杜宇时期的成都202
第九章 开明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208
开明王权的更替208
开明时期的蜀国城市212
成都213
广都和新都218
一般城市220
第十章 巴国城市的发展222
巴族迁移和巴国城市222
民族迁移与社会演进223
巴国的城市228
环境、文化与巴国城市235
巴国城市的特点235
环境与文化对城市的影响237
第十一章 巴蜀郡县城市的发展241
巴蜀郡县的设立241
蜀郡郡县城市244
郡治成都244
县治城市249
巴郡郡县城市253
第十二章 先秦巴蜀城市的特点与地位256
巴蜀城市的特点及其成因256
城市发展的特点256
城市特点的成因261
巴蜀城市的历史地位263
巴蜀地区城市史上的特殊时期263
中国早期城市发展的地域性差异264
主要参考文献266
后记288
表4—1中国城市、国家、文明、民族同步演进表111
图5—1中国史前城址分布示意图122
图5—2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示意图130
图6—1新津宝墩城址平面分布示意图135
图6—2郫县古城城址平面分布示意图137
图6—3温江鱼凫城址平面分布示意图141
图6—4都江堰芒城城址平面分布示意图143
图6—5崇州双河古城城址平面分布示意图145
图6—6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分布示意图148
表6—1考古发现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状况表149
图7—1三星堆遗址分布示意图170
图7—2三星堆遗址周围地区商周遗址分布图178
图8—1十二桥遗址群分布示意图199
图8—2成都金沙遗址位置示意图203
图10—1巴国城市分布示意图232
图11—1蜀郡成都城市平面示意图248
图11—2巴蜀郡县城市分布示意图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