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畜育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家畜育种学
  • 刘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1850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家畜育种-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家畜育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家畜育种的概念1

二、家畜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三、家畜育种发展简史2

四、家畜育种在发展畜牧业中的作用4

习题5

第一篇 育种对象6

第一章 品种6

第一节 家畜起源与动物驯化6

一、家畜的概念与种类6

二、家畜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7

三、家畜的起源及野祖8

四、动物的驯化9

第二节 家畜的品种11

一、家畜品种的概念11

二、家畜品种的形成12

三、家畜品种的分类13

四、国内外主要家畜品种名录14

习题23

第二章 家畜的性状24

第一节 经济性状24

一、猪24

二、牛26

三、羊27

四、马27

五、鸡28

第二节 生物学性状29

一、体表特征29

二、体型31

三、体质32

四、行为学性状33

第三节 抗病性34

一、抗病性的遗传基础35

二、抗病性的遗传力35

三、抗病育种的途径36

第四节 基因组印记性状36

习题38

第二篇 选种39

第三章 选择的作用39

第一节 选种的理论依据: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39

一、自然选择39

二、人工选择41

三、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比较42

四、人工选择时需要考虑自然选择的作用42

第二节 选择的作用42

一、选择的实质42

二、人工选择的作用与目的43

习题43

第四章 数量性状选择的效果与方法44

第一节 影响选择反应与改良速度的因素44

一、基本概念44

二、选择反应公式45

三、影响选择反应与改良速度的基本因素46

四、选择反应的预测48

五、其它因素49

第二节 提高选择反应与改良速度的措施51

一、主选遗传力高或中等的性状51

二、缩小环境方差,提高遗传力52

三、选用适当的选择方法52

四、缩小留种率52

五、检查与扩大性状的变异度53

六、缩短世代间隔53

第三节 遗传进展和遗传趋势的估计54

一、实现遗传力54

二、设立对照群,估计遗传进展54

三、遗传趋势分析55

第四节 数量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56

一、表型值选择法与育种值选择法56

二、个体选择法与依据亲属信息的选择法56

三、多个性状的选择法62

四、间接选择法63

第五节 数量性状选择技术的基本环节64

一、科学测定64

二、准确评估66

三、严格选留67

习题68

第五章 种畜测定69

第一节 种畜测定的种类69

一、测定站测定与场内测定69

二、个体测定、同胞测定与后裔测定70

第二节 组织实施种畜测定的主要过程70

一、测定体系的确立71

二、测定性状的选择72

三、测定方法的选用72

四、种畜测定的实施73

习题73

第六章 种畜的遗传评估(一):单性状育种值估计74

第一节 个体育种值74

一、基本概念74

二、估计个体育种值的基本公式75

第二节 利用一种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76

一、个体本身信息76

二、系谱信息77

三、同胞信息78

四、后裔信息79

五、利用一种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示例81

第三节 利用多种亲属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82

一、估计原理82

二、利用多种亲属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示例84

第四节 相对育种值86

习题87

第七章 种畜的遗传评估(二):多性状育种值估计——选择指数89

第一节 选择指数概述89

一、选择指数的类别89

二、选择指数与育种值90

第二节 普通综合选择指数90

一、经典选择指数90

二、通用选择指数94

第三节 约束与最宜选择指数99

一、约束与最宜选择指数的概念99

二、约束选择原理99

三、约束选择指数选择效果的预估与计算示例100

习题101

第八章 种畜的遗传评估(三):BLUP育种值估计103

第一节 有关预备知识103

一、分块矩阵、逆矩阵和广义逆矩阵103

二、随机向量、期望向量、方差-协方差矩阵和正态分布104

三、线性模型105

第二节 BLUP的基本原理107

一、BLUP的由来107

二、BLUP的基本理论108

三、混合模型方程组109

第三节 BLUP育种值估计模型113

一、动物模型113

二、公畜模型114

三、公畜-母畜模型115

四、外祖父模型115

第四节 单性状的BLUP育种值估计116

第五节 多性状的BLUP育种值估计118

第六节 BLUP育种值的准确性与重复率122

第七节 BLUP育种值估计软件123

一、PEST123

二、PIGBLUP124

三、GBS125

四、NETPIG125

习题126

第九章 质量性状与阈性状的选择127

第一节 家畜质量性状与阈性状的概念127

第二节 质量性状的选择127

一、为固定隐性性状的选择法128

二、为固定显性性状的选择法129

三、对伴性性状的选择法135

四、质量性状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136

第三节 阈性状的选择137

一、阈性状的特点137

二、阈性状的选择法138

习题139

第三篇 交配系统141

第十章 近交141

第一节 近交的概念与近交程度142

一、近交的概念142

二、近交程度142

三、近交的标准144

第二节 近交的遗传效应144

一、近交使纯合子的比例增加144

二、近交使群体产生分化145

三、近交使群体均值下降145

第三节 近交衰退146

一、近交衰退表现146

二、近交衰退原因146

三、近交衰退的表现规律147

第四节 近交的用途与注意事项147

一、近交的用途148

二、近交注意事项149

第五节 亲缘系数150

一、直系亲属亲缘系数的计算150

二、旁系亲属亲缘系数的计算152

习题153

第十一章 品质选配154

第一节 同质交配154

一、概念154

二、适用时机154

三、评价155

第二节 异质交配155

一、概念155

二、适用时机156

三、评价156

第三节 品质选配的运用156

习题156

第十二章 种群选配——杂交繁育与纯繁157

第一节 杂交繁育157

一、杂交繁育的概念与作用157

二、杂交的遗传效应157

三、杂交繁育的种类157

第二节 纯种繁育159

一、纯种繁育的任务159

二、纯种繁育的方法160

三、纯繁的目的和用途162

习题162

第四篇 杂种优势利用163

第十三章 杂种优势的表现规律及其在商品畜禽生产中的利用163

第一节 利用杂交法生产商品畜禽的意义163

一、杂交能获得杂种优势163

二、杂交有可能获得亲本性状的互补性167

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表现规律168

一、杂交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愈大,杂种优势愈明显168

二、杂交亲本愈纯,后代优势愈明显169

三、同类型杂种互交,杂种优势量逐代下降170

四、不同类性状的杂种优势程度不同170

五、环境对杂种优势表现的影响171

第三节 利用杂种优势与互补性的措施171

一、选用适宜的杂交方式,提倡品系间杂交171

二、确定最佳杂交组合175

三、搞好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提高二亲本的特殊配合力178

四、建立科学的杂交繁育体系180

习题184

第十四章 配套系及其利用185

第一节 配套系与配套系育种的概念185

第二节 培育我国自己的禽猪配套系的必要性186

一、配套系有其优越性186

二、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宝贵地方畜禽资源的条件187

第三节 配套系的培育与利用187

一、配套系的培育方法187

二、配套系推广利用的特点190

习题190

第五篇 新品系与新品种的培育191

第十五章 新品系的培育191

第一节 品系的概念与类别191

一、品系的概念191

二、品系的类别191

第二节 培育新品系的意义193

第三节 系祖建系法194

第四节 群体继代选育法195

一、建系方法195

二、群体继代选育法的优缺点198

三、群系的保持199

四、应注意和值得讨论的问题200

第五节 品种内专门化母系的培育201

一、确定主选性状202

二、个体选择难于改良初生窝仔数的原因202

三、采用超常法培育专门化母系203

四、注意事项204

第六节 特定突变个体的发现与扩群205

习题205

第十六章 新品种的培育206

一、培育新品种的目的206

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207

三、育成杂交法的分类208

四、用育成杂交法培育新品种的三个阶段211

习题213

第六篇 育种新技术214

第十七章 胚胎生物技术与育种214

一、胚胎的冻存与移植214

二、体外受精214

三、胚胎的性别鉴定215

四、动物克隆技术216

五、胚胎生物技术对家畜改良的作用217

习题217

第十八章 转基因动物技术与育种218

第一节 转基因动物技术218

一、常规技术218

二、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219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意义219

一、改良经济性状219

二、改良抗病性219

三、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219

四、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移植用器官220

习题220

第十九章 分子育种221

第一节 遗传标记221

一、理想的遗传标记的特征221

二、遗传标记的种类222

三、DNA标记的类型223

四、DNA标记的选用225

第二节 数量性状基因的鉴别与定位225

一、数量性状基因概念的发展225

二、数量性状基因的鉴别方法226

三、QTL定位的必备条件229

四、畜禽主基因、候选基因与QTL研究进展229

第三节 DNA标记在选种中的应用——标记辅助选择231

一、标记辅助选择的概念与前提231

二、影响标记辅助选择进展的因素231

三、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234

第四节 DNA标记在杂交中的应用237

一、标记辅助渗入237

二、杂种优势预测237

第五节 DNA标记在近交和遗传多样性评估中的应用239

一、DNA标记在近交中的应用239

二、DNA标记在遗传多样性评估中的应用239

习题240

第七篇 地方畜禽遗传资源241

第二十章 遗传资源的评估241

第一节 种质特性的评估241

一、种质特性的概念与研究意义241

二、种质特性评估的内容242

第二节 遗传多样性的评估243

一、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研究意义243

二、遗传多样性的评估方法243

三、遗传多样性的评估指标244

习题248

第二十一章 遗传资源的保护249

第一节 遗传资源保护的涵义和意义249

一、保种的涵义249

二、保种的任务、目的和意义249

第二节 保种的必要性250

一、全球面临品种资源危机250

二、地方家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缩小250

三、我国地方品种资源是宝贵的遗传资源库251

第三节 小群体活畜保种的基本原理251

一、活畜保种在小群体里进行是必然趋势251

二、小群体繁殖将带来基因的丢失252

三、有效群体含量与近交速率252

第四节 小群体活畜保种的关键与措施254

第五节 活畜保种新理论的探索255

第六节 生物技术保种256

一、种质冻存保种256

二、核移植技术保种256

第七节 《畜牧法》中关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规定257

习题258

第八篇 育种工作的组织260

第二十二章 我国家畜育种工作的组织260

一、当前我国家畜育种工作的关键在组织260

二、建立全国家畜育种指导机构261

三、制订全国统一的家畜改良指导方案261

四、制订育种目标263

五、制订种畜的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与选留工作规范263

六、加强大型人工授精中心的建设264

七、实行全国相对统一的种畜编号系统与记录系统265

八、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家畜品种登记制度266

九、健全全国性种畜场等级评审制度268

十、健全畜禽繁育体系269

十一、进一步加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管理270

习题271

附录272

附录Ⅰ 习题答案272

附录Ⅱ 汉英对照名词索引276

主要参考文献2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