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书法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书法文化
  • 秦梦娜,李争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13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文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书法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独具魅力的中国书法艺术3

第一章 中国书法艺术概述3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3

第二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5

第三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6

第四节 书法与其他艺术的沟通8

第五节 汉字的书体种类10

第二章 汉字的源头——陶文12

第三章 汉字的初雏——甲骨文14

第一节 甲骨文的产生与发现14

第二节 甲骨文的特点16

第三节 甲骨文的字型特点17

第四节 甲骨文的内容21

第五节 甲骨文的未来展望22

第四章 青铜的祭语——金文26

第一节 金文概述26

第二节 金文的特征与风格27

第三节 金文与甲骨文的区别28

第五章 石书的经典——石鼓文29

第一节 石鼓文的产生与发展29

第二节 石鼓文的特征31

第六章 古趣昂然的篆书33

第一节 篆书的渊源33

第二节 大小篆的特征34

第三节 篆书的演变35

第四节 小篆的结体与章法40

第五节 篆书的流派及发展历程41

第七章 遒劲古茂的隶书44

第一节 隶书的渊源44

第二节 隶书的发展历程45

第三节 隶书的风格47

第四节 隶书的结体与章法47

第五节 隶书的艺术特点及作用48

第八章 南辕北辙的分书50

第一节 分书的来源50

第二节 分书的发展51

第九章 方圆掺杂的楷书53

第一节 楷书的渊源53

第二节 楷书的发展历程54

第三节 楷书的结体56

第四节 楷书的流派57

第十章 追风逐云的行书59

第一节 行书概述59

第二节 行书的发展历程60

第三节 行书的结体与章法62

第十一章 傲视群芳的草书65

第一节 草书概述65

第二节 草书的发展历程66

第三节 草书的种类67

第四节 今草的章法69

第十二章 汉字的贵族——鸟虫书70

第一节 鸟虫书概述70

第二节 鸟虫书的产生背景71

第三节 鸟虫书的种类和特点72

第十三章 历史的见证——印章74

第一节 印章概述74

第二节 各朝代的印篆80

一、先秦印篆80

二、秦汉印篆81

三、魏晋印篆82

四、唐宋印篆82

五、元代印篆83

六、明清印篆84

第十四章 碑帖86

第一节 碑帖简介86

第二节 碑的种类87

第三节 帖的种类93

第四节 碑帖的区别95

第五节 临帖97

第十五章 书法运笔及其技巧99

第一节 运笔方法概述99

一、运笔方式99

二、执笔方法100

三、运笔要领102

四、书写姿势104

五、永字八法105

第二节 笔法概述106

一、中锋运笔106

二、偏锋运笔108

三、侧锋运笔109

四、藏锋运笔110

五、露锋运笔111

六、笔法术语111

第三节 甲骨文的运笔与笔法112

第四节 篆书的运笔与笔法113

一、小篆113

二、大篆115

第五节 隶书的运笔与笔法116

一、横116

二、竖117

三、撇118

四、捺118

五、钩、折、点119

第六节 楷书的运笔与笔法120

一、点120

二、横121

三、竖121

四、钩122

五、提122

六、撇123

七、啄撇123

八、捺123

九、折124

第七节 行书的运笔与笔法125

一、点126

二、横126

三、竖126

四、撇127

五、捺127

六、钩128

七、折128

第八节 草书的运笔与笔法130

第十六章 书法名人逸事135

第一节 入木三分135

第二节 柳公权练字135

第三节 狂怀素的故事137

第四节 徐悲鸿三请齐白石137

第五节 “草圣”张旭138

第六节 “戒珠”139

第七节 皇帝练字139

第二篇 书法的鉴赏与辨伪143

第一章 历代书法名家及作品鉴赏143

第一节 商周144

第二节 秦汉146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152

第四节 隋唐五代163

第五节 宋代174

第六节 辽、金、西夏178

第七节 元代180

第八节 明代182

第九节 清代191

第十节 近现代200

第二章 书法的鉴别205

第一节 书画鉴定的任务205

第二节 传统的鉴别方法206

第三节 书画作伪的方法207

第四节 鉴定书法的依据213

第五节 书法代笔217

第六节 鉴定名家书法赝品的方法218

第七节 古籍作伪219

第八节 古书的伪造223

第九节 碑帖的鉴定与辨伪224

第十节 印章的鉴定与辨伪226

第十一节 利用装裱鉴定书画的真伪230

第三章 中国古代书画的装裱233

第一节 书画装裱的历史233

第二节 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235

第三节 书画装裱形制238

第四节 书画装裱的材料238

第五节 裱件的展藏方法240

第六节 古代书画装裱的论著241

第三篇 书法艺术品的收藏247

第一章 书法作品收藏的基础247

第一节 收藏概述247

第二节 历代古书法鉴藏概述248

第三节 收藏的基本技巧253

第四节 收藏家收藏的目的254

第五节 收藏途径255

第六节 收藏的等级价格256

第七节 书法作品收藏价值257

第八节 书法作品的购藏261

第二章 书法收藏方法及保护267

第一节 书画的保养267

第二节 书画的保管267

第三节 收藏书画应注意的问题271

第四节 字画的除尘方法272

第五节 收藏名家书画作品要领273

第四篇 书法艺术品的市场行情与投资第一章 书画家等级与价格277

第一节 书画家等级277

第二节 各等级书画家278

第三节 影响书画家作品的价格因素279

第二章 历代书画名家作品市场行情281

第一节 中国古代书法家书法作品市场行情281

一、米芾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1

二、王宠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2

三、董其昌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2

四、张瑞图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2

五、王铎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3

六、查士标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3

七、郑孝胥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4

八、郑板桥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4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书法家书法作品市场行情284

一、罗振玉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4

二、丁辅之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5

三、丁佛言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5

四、丰子恺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5

五、叶恭绰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5

六、启功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6

七、郭沫若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6

八、邓散木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6

九、张穆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7

十、翁同龢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7

十一、黄士陵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7

十二、林散之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7

十三、余绍宋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8

十四、高二适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8

十五、袁克文书法作品的市场行情288

第三章 书法艺术品的投资293

第一节 书法艺术品市场的历史概述293

第二节 如何投资名人书画294

第三节 投资书画的方针298

第四节 初涉艺术市场须知299

第五节 艺术品投资的防备299

第六节 最值得投资的古代书法家300

第七节 中青年书法家作品的投资前景300

第五篇 文房四宝305

第一章 笔305

第一节 笔的起源305

第二节 制作毛笔的原料306

第三节 毛笔的种类307

第四节 选笔有方308

第五节 名笔介绍309

第六节 毛笔的鉴赏与鉴别310

第二章 墨312

第一节 墨的发展史312

第二节 墨的种类314

第三节 质量好的墨的要求317

第四节 磨墨有方318

第五节 历代制墨名家319

第六节 墨模321

第七节 墨的鉴赏与鉴别321

第三章 纸324

第一节 纸的发展史324

第二节 纸的种类325

第三节 选纸有方329

第四节 古纸的鉴赏与鉴别330

第四章 砚332

第一节 砚的概述332

第二节 砚的种类334

第三节 端砚有眼336

第四节 砚的养护337

第五节 选砚有方338

第六节 砚的鉴别339

参考文献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