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32237260.jpg)
- 聂磊,赵鹏,贾利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23220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铁路运输: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铁路运输:旅客运输-技术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高速铁路的速度规定1
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1
速度快、旅行时间短1
行车密度高、运量大2
高速列车乘坐舒适性好2
土地占用面积小2
能耗低2
环境污染小3
外部运输成本低3
列车运行正点率高4
安全可靠4
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4
经济效益好5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5
我国修建客运专线的意义8
修建客运专线便于提升客运服务质量8
修建客运专线适合我国的国情8
修建客运专线有利于促进我国铁路装备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9
我国客运专线网的建设规划10
国内客运专线总体规划10
几条客运专线基本情况10
第2章 客运专线运营管理体制15
世界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15
法国TGV模式15
德国ICE模式17
英国APT模式18
日本新干线模式19
我国客运专线的运营管理模式21
我国客运专线采用的建设模式21
我国客运专线修建原则22
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分工方案22
客运专线的速度目标值24
列车运行时间参数25
第3章 客运专线客运需求分析及客流组织26
客运专线客运需求分析26
旅客运输市场需求分析26
客运专线客流特点31
国外高速铁路客流组织34
日本高速铁路客流组织34
法国高速铁路客流组织35
德国高速铁路客流组织35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及优化36
国外列车开行方案的特点36
客流预测与列车开行方案设计一体化38
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39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41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特点分析41
国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42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的编制47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结构优化设计48
客运专线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53
客运专线联合运输的概念53
综合换乘枢纽建设53
客运专线联合运输组织方案54
客运专线联合运输的票制54
联合运输体系中的信息55
第4章 客运专线动车组与乘务员运用57
动车组与乘务员运用的意义57
动车组运用57
动车组的运用与管理特点57
客运专线动车组的运用方案61
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62
乘务员运用66
乘务运用计划的基本概念66
乘务运用计划的编制67
乘务计划的计算机编制72
第5章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74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74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利用的特点75
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的方法76
客运专线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综述76
计算客运专线区间通过能力的统计分析法77
计算机模拟法86
第6章 客运专线日常运输组织87
客运专线行车组织的特点87
高速度87
高密度87
高正点率87
高中混行条件下的行车组织88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干扰分析88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调整的特点89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调整的基本方式90
客运专线调度指挥系统90
客运专线调度指挥系统的类型90
客运专线调度指挥组织原则91
客运专线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91
客运专线综合维修96
综合维修天窗及综合维修体系96
综合维修调度系统96
第7章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98
高速铁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98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的特点100
国内外现状101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的构成101
高速铁路安全监控预警系统102
高速铁路风险评估系统105
高速铁路应急救援系统108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技术标准体系109
高速铁路安全管理109
铁路运输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109
铁路运输业安全管理探讨111
将ISD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在铁路运输业的几点理由111
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111
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112
第8章 高速铁路的外部性及社会成本114
外部性的含义及产生原因114
外部性的含义114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116
交通运输外部性的主要构成116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的估算与比较117
高速铁路的社会成本120
第9章 高速铁路的技术设备122
高速铁路的线路122
概述122
线路的平面与纵断面122
路基与桥梁124
轨道125
轨道技术检测与维修管理127
高速铁路的牵引动力129
概述129
受电弓与传动装置131
动力车车体及走行部132
制动技术133
高速铁路的车辆134
概述134
车体和车内设施135
转向架136
牵引缓冲装置139
摆式车体列车140
高速铁路的信号与控制系统143
概述143
行车指挥自动化146
列车运行自动化146
高速铁路的通信系统149
概述149
高速铁路的通信特点149
国外通信系统150
第10章 客运专线信息系统155
概述155
客运专线信息系统体系框架155
系统体系结构155
系统功能结构155
系统设备及网络构成156
综合调度系统157
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的特点157
客运专线调度系统的建设目标158
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的建设原则158
综合调度系统体系框架159
系统总体功能要求及功能构成163
综合调度系统设备总体构成173
与既有调度系统的结合175
客票售检系统175
客运专线客运营销及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175
体系结构175
系统总体功能构成176
系统设备总体构成176
行车安全监控保障子系统177
行车安全监控保障子系统设计原则177
行车安全监控保障子系统的构成178
系统功能179
行车安全监控保障子系统网络结构180
综合信息共享与处理平台系统181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措施183
网络及信息安全183
其他措施183
第11章 轮轨技术与磁浮技术的比较185
磁悬浮技术概述185
磁悬浮列车原理及分类185
磁悬浮列车的特点186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与现状186
轮轨技术和磁浮技术适应性比较分析186
与既有铁路技术的兼容性186
与既有运输设备的衔接187
对地质、地形、天气的要求187
轮轨技术和磁浮技术的技术经济特征比较分析188
速度188
节能性188
最初投资及成本计算189
土地使用量190
轮轨技术和磁浮技术控制模式比较分析190
列车定位和测速191
车地间的信息传输191
列车追踪间隔控制及速度防护192
轮轨技术和磁浮技术动力系统比较分析193
轮轨技术的动力系统193
磁浮技术的动力系统193
轮轨技术和磁浮技术制动系统比较分析195
轮轨技术的制动系统195
磁浮技术的制动系统195
制动效果比较196
制动与舒适性196
轮轨技术和磁浮技术运行组织模式比较分析196
运营管理经验及技术成熟度196
高速轮轨运输组织模式197
磁悬浮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198
列车开行方案的确定198
运行图编制方法199
轮轨技术和磁浮技术维护比较分析199
高速轮轨的维护199
磁浮技术的维护201
安全性、舒适性及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分析201
安全性201
舒适性202
对环境的影响202
轮轨技术和磁浮技术发展前景比较分析203
上海磁悬浮示范线概况205
立项背景205
工程简介205
速度目标值206
运输能力206
线路设计206
安全设施207
参考文献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