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国号的故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国号的故事
  • 胡阿祥,宋艳梅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 ISBN:978780713599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国号-中国-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国号的故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意大利人利玛窦解释“中华帝国的名称”1

中国国号概说7

夏:“居高声自远”11

夏即蝉13

启以夏为国号15

夏成为国号后产生的引申义18

关于“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20

国号:时代的镜象21

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22

纠葛不清的商与殷23

玄鸟生商:图腾、族名与国号26

“商之国号,本于地名”说的弱点29

说殷31

周:田野、田间的禾稼33

甲骨文、金文中的周字及其引申义35

以引申义论周国号的几种说法35

周:重农的标志40

秦:养马的草谷46

“秦,禾名”48

非子以种秦养马得为附庸国51

秦国号地位的攀升55

秦国号在后世的影响兼说秦置秣陵无贬义57

汉:“语曰‘天汉’,其称甚美”61

项羽负约,立刘邦为汉王62

天汉、汉中、汉水67

几点结论及汉国号的影响72

新:“应天作新王”74

“肇命于新都”75

以新德代替旧德77

新皇帝的新政、新名号情结与新国号80

新德让位于下一个新德:刘秀重建汉朝83

“天下三分”:魏、汉、吴85

魏:“代汉者当涂高”86

汉:唯我正统88

吴:“此盖时宜耳”91

晋:“司马昭之心”93

溯源:先秦晋国94

“代汉者当涂高”:关于“高都”与“晋”的应谶97

纷纷扰扰“十六国”与此起彼伏“南北朝”100

“十六国”:汉、赵、成、凉、燕、魏、秦、夏101

“南北朝”:宋、齐、梁、陈与魏、齐、周106

隋:当初细加斟酌,后来备受议论112

杨坚弃“随”取“隋”113

先秦随国与周、唐间隋朝118

唐: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121

周追封李虎为唐国公123

陶唐氏帝尧的传说与唐“荡荡也”的美义125

“神尧皇帝”李渊129

周:女主遭遇的尴尬131

“武氏出自姬姓”及其他132

立周容易继周难135

“五代”与“十国”140

“五代”相承141

“十国”分立143

“等而下之”的称尊建国者147

辽、夏、金:汉式国号与民族传统149

辽得名于辽水,契丹意为宾铁150

夏与白上:地域、政治、文化、民族的多重考虑153

金:地缘的体认与民族的特征156

宋:“天地阴阳人事际会”159

宋国号“因所领节度州名也”161

有关宋国号的附会之说163

“火宋”及其附会之说在当世的影响167

大元:“大哉乾元”170

大元不等于蒙古汗国171

蒙古大汗国号的演变174

《建国号诏》176

大元国号释义179

大明:“诸佛光明之王”182

反元复宋183

“明王出世”:小明王与大明皇帝186

“大明之秘义”192

大明与中国历史上的火德附议196

大清:借鉴历史,取典文化,服务现实,作用未来200

由“金”而“大清”201

胜过“大明”的“大清”国号206

中华民国:开创国号历史的新纪元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实相符的新型民主国家219

与国号相关的两个问题的讨论228

对同名国号的处理229

对一段时代与一批国家的统称232

结语 为中国人说“中国”237

附录一 释“中国”243

释“中”释“国”244

中国名号的起源245

地域概念的中国及其地域范围的扩大246

文化概念的中国及其文化意义的伟大249

秦汉及其以后中国概念的流变250

附录二 说“支那(China)”259

关于“支那”缘起的各家说法261

“支那”缘起于“秦”266

“支那”释义及近现代中日有关“支那”之争269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