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观念论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学观念论稿
  • 王齐洲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3741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学科: 文学研究 地点: 中国) 古典文学 文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观念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从“文学是什么”说开去*代序)1

文学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6

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百年回顾17

二、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期待观念转换28

中国文学观念的符号学探原37

一、“文”的符号原义及其衍生38

二、“学”的符号原义及其衍生43

三、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文学”符号的原义50

文学主体与文学观念——中国上古文学观念发展的一种考察62

一、“神人以和”与文化主体的神性化64

二、“听诗观政”与文化主体的世俗化69

三、“人文化成”与中国早期文学观念73

论孔子的文学观念——兼释孔门四科与孔子四教80

一、“文学”与“孔门四科”81

二、“孔门四科”与“孔门四教”87

三、孔子文学观念的影响91

从《民之父母》看孔子《诗》教95

一、“五至”、“三无”:孔子《诗》教与内圣之德96

二、“五起”:孔子《诗》教与外王之道102

三、孔子《诗》教的文化意义106

游夏文学发微112

一、从游夏之所长看游夏文学113

二、从孔子之所教看游夏文学121

三、从游夏之分歧看游夏文学127

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兼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之命名136

一、传世文献所载孔子诗论的立场与方法137

二、传世文献所载子夏诗论的立场与方法143

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的立场方法及其命名149

文学的人化与人的文学化——孟子荀子文学思想之比较156

一、文学的人化:孟子文学思想的核心157

二、人的文学化:荀子对孟子文学思想的反拨166

三、孟荀文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73

韩非文学思想平议182

一、韩非文学思想的内涵183

二、韩非文学思想的影响195

赋体起源和宋玉的文体创造——兼论汉代赋论家的赋体探源202

一、汉人的赋体探源203

二、楚文学与赋体起源211

三、宋玉的文体创造222

王逸《楚辞章句》与南北文学思想的融合232

一、王逸和《楚辞章句》233

二、《楚辞章句》对楚辞学的贡献238

三、《楚辞章句》与南北文学思想的融合242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新解253

一、“文章”解254

二、“不朽”解269

三、结论和余论264

文笔之分与六朝文学观念266

一、近代以来对文笔之分的认识267

二、六朝文笔之分与文学观念282

元代文学思想之嬗变298

一、元代文学思想展开的历史背景299

二、元代前期文学思想的发展305

三、元代后期文学思想的发展312

四、元末明初文学思想的递嬗321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332

一、文体代嬗论的产生与发展333

二、“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344

说体文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传统小说观念的影响356

一、“说”与说体文的产生358

二、说体文产生的社会背景366

三、说体文的文体特征373

四、说体文对传统小说观念的影响383

中国小说起源探迹393

一、古小说的起源394

二、通俗小说的起源406

在子史之间寻找位置——史志所反映的中国传统小说观念417

一、汉人以小说为子书的原因及意义419

二、魏晋以后史书的繁荣与小说观念的调整427

三、传统小说观念发展的基本趋向439

试论欧阳修的小说观念450

一、《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小说著录比较451

二、欧阳修对传统小说观念的变革455

三、欧阳修小说观念的思想价值460

《三国演义》与明代小说观念463

一、从“羽翼信史”到“并传不朽”464

二、从“裨益风教”到“疗俗圣药”475

象征主义:中国文学的传统方法490

一、从“诗”之用看中国文学传统方法491

二、“比兴”与象征主义499

三、象征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509

四、中西象征主义比较515

论文学史研究的学术方法521

一、从一桩旧案说起522

二、文学史研究的特点528

三、文学史研究的方法534

附录作者发表与本书相关论文目录辑览5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