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
  • 周润景,张丽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7835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应用软件,PROTEUS;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仿真-应用软件,PROTEUS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3

第1章 PROTEUS ISIS编辑环境3

1.1 PROTEUS ISIS编辑环境简介3

1.2 进入PROTEUS ISIS编辑环境6

1.2.1 建立和保存设计文件6

1.2.2 打开和保存设计文件7

1.3 PROTEUS ISIS编辑环境设置8

1.3.1 选择模板8

1.3.2 选择图纸11

1.3.3 设置文本编辑器12

1.3.4 设置格点12

1.4 PROTEUS ISIS系统参数设置13

1.4.1 设置BOM13

1.4.2 设置系统运行环境15

1.4.3 设置路径16

1.4.4 设置键盘快捷方式17

1.4.5 设置Animation选项18

1.4.6 设置仿真器选项19

第2章 电路原理图设计快速入门20

2.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流程20

2.2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21

2.2.1 创建一个新的设计文件21

2.2.2 设置工作环境22

2.2.3 提取元器件22

2.2.4 在原理图中放置元器件25

2.2.5 编辑元器件26

2.2.6 绘制原理图27

2.2.7 建立网络表28

2.2.8 对原理图进行电气规则检测29

2.2.9 存盘及输出报表29

第3章 电路原理图编辑30

3.1 元器件库的管理30

3.1.1 打开元器件库管理器30

3.1.2 创建元器件库31

3.1.3 删除元器件库32

3.2 电路图绘制工具的使用33

3.2.1 Component工具的使用33

3.2.2 Junction dot工具的使用35

3.2.3 Wire labels工具的使用36

3.2.4 Text scripts工具的使用37

3.2.5 Bus工具的使用38

3.2.6 Sub-Circuit 工具的使用40

3.2.7 Inter-sheet terminal工具的使用42

3.2.8 Device pin工具的使用43

3.2.9 2D graphics工具的使用43

3.2.10 2D graphics symbol工具的使用45

3.2.11 Marker工具的使用47

3.3 导线的操作47

3.4 对象的操作50

3.5 头块的放置54

3.6 电路原理图编辑实例56

第4章 电路分析61

4.1 激励源61

4.1.1 直流激励源61

4.1.2 正弦波激励源63

4.1.3 模拟脉冲激励源65

4.1.4 指数脉冲激励源67

4.1.5 单频率调频波激励源69

4.1.6 分段线性激励源71

4.1.7 FILE信号激励源73

4.1.8 音频信号激励源74

4.1.9 单周期数字脉冲激励源76

4.1.10 数字单边沿信号激励源78

4.1.11 数字单稳态逻辑电平激励源79

4.1.12 数字时钟信号激励源80

4.1.13 数字模式信号激励源82

4.2 虚拟仪器85

4.2.1 虚拟示波器85

4.2.2 逻辑分析仪86

4.2.3 定时/计数器88

4.2.4 虚拟终端90

4.2.5 SPI调试器93

4.2.6 I2C调试器96

4.2.7 信号发生器99

4.2.8 模式发生器100

4.2.9 电压表和电流表107

4.3 实例109

4.3.1 定时/计数器与示波器的使用109

4.3.2 模式发生器的应用111

4.3.3 虚拟终端的应用113

4.3.4 信号发生器的应用116

4.4 探针117

4.4.1 电压探针117

4.4.2 电流探针118

4.5 基于图表的分析119

4.5.1 基于模拟图表的电路分析119

4.5.2 基于数字图表的电路分析123

4.5.3 基于混合图表的电路分析125

4.5.4 基于频率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27

4.5.5 基于转移特性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29

4.5.6 基于噪声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30

4.5.7 基于失真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33

4.5.8 基于傅里叶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35

4.5.9 基于音频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36

4.5.10 基于交互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38

4.5.11 基于一致性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40

4.5.12 基于直流扫描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44

4.5.13 基于交流扫描分析图表的电路分析146

4.6 交互式电路仿真148

4.6.1 控制按钮148

4.6.2 人性化测量方法148

4.6.3 设置仿真帧频及每帧仿真时间150

4.6.4 交互式仿真实例152

第5章 单片机仿真154

5.1 PROTEUS VSM中的源代码控制系统154

5.1.1 在PROTEUS VSM中创建源代码文件154

5.1.2 生成目标代码文件156

5.1.3 使用第三方源代码编辑器159

5.1.4 使用第三方IDE160

5.2 PROTEUS VSM中的源代码调试161

5.3 弹出式窗口162

5.4 断点触发170

5.4.1 电压断点触发170

5.4.2 电流断点触发171

5.4.3 数字断点触发172

5.5 单片机仿真实例172

5.5.1 绘制电路原理图173

5.5.2 程序编制174

5.5.3 电路仿真181

5.6 PROTEUS与Keil整合构建单片机虚拟实验室182

5.6.1 Keil的μ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183

5.6.2 PROTEUS与Keil整合的实现198

5.6.3 PROTEUS与Keil整合后的电路仿真201

5.6.4 PROTEUS与Keil整合的电路仿真实例202

第6章 PROTEUS设计进阶203

6.1 层次电路的设计203

6.1.1 子电路的设计203

6.1.2 模块元器件的设计203

6.1.3 层次设计间的切换204

6.1.4 层次电路设计实例204

6.2 属性215

6.2.1 对象属性216

6.2.2 对象属性的编辑216

6.2.3 属性定义217

6.2.4 绘图页属性219

6.2.5 参数电路属性220

6.2.6 属性替代和属性表达式222

6.3 属性分配工具223

6.3.1 PAT的属性操作224

6.3.2 PAT的应用模式225

6.3.3 Search and Tag命令与PAT225

6.3.4 实例226

6.4 温度模型229

6.5 电源和地230

6.5.1 共地点230

6.5.2 电源231

6.6 初始条件232

6.6.1 为网络定义初始条件232

6.6.2 为元器件定义初始条件233

6.7 故障查找233

应用篇237

第7章 模拟电路设计实例237

7.1 设计任务及要求237

7.2 音频功率放大器简介237

7.3 OCL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及种类238

7.4 OCL放大器的设计方法241

7.4.1 各级电压增益的分配241

7.4.2 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241

7.5 音调控制电路的设计245

7.5.1 电路形式及工作原理245

7.5.2 设计方法250

7.6 前置级的设计251

7.6.1 电路选择251

7.6.2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器的设计251

7.6.3 源极跟随器的设计252

7.6.4 射极跟随器的设计252

7.7 设计举例253

7.7.1 OCL功率放大器设计举例253

7.7.2 音调控制电路计算举例259

7.7.3 前置级计算举例263

7.7.4 前置级电路加有源滤波器的设计269

7.8 整个系统的仿真与分析269

7.9 电路调试270

第8章 数字电路设计实例272

8.1 设计任务及要求272

8.2 电路设计272

8.3 电路实现275

8.4 电路仿真276

8.5 设计校验276

第9章 单片机应用设计实例278

9.1 基于AT89C52的模糊控制算法的温控仪的设计278

9.1.1 设计任务及要求278

9.1.2 设计背景简介278

9.1.3 电路设计278

9.1.4 系统控制算法实现285

9.1.5 系统软件实现287

9.1.6 系统仿真302

9.2 基于AT90S8515的HS1101湿度测量系统的设计304

9.2.1 设计任务及要求304

9.2.2 设计背景简介304

9.2.3 电路设计304

9.2.4 系统结构图310

9.2.5 系统硬件实现310

9.2.6 系统软件实现313

9.2.7 系统仿真319

9.3 基于DS18B20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321

9.3.1 设计任务及要求321

9.3.2 设计背景简介321

9.3.3 电路设计322

9.3.4 系统结构图327

9.3.5 系统硬件实现328

9.3.6 系统软件实现329

9.3.7 系统仿真339

第10章 PCB设计340

10.1 原理图后处理340

10.2 创建元器件封装符号340

10.2.1 摆放焊盘340

10.2.2 分配引脚编号343

10.2.3 添加元器件丝印外框343

10.2.4 保存封装符号344

10.3 指定元器件封装344

10.4 设定层面346

10.5 布局347

10.5.1 自动布局347

10.5.2 手工布局348

10.6 设置约束规则350

10.6.1 设置约束规则350

10.6.2 设置默认设计规则352

10.7 调整文字面352

10.8 布线354

10.8.1 手工布线354

10.8.2 自动布线355

10.9 自动修线356

10.10 规则检查358

10.10.1 CRC检查358

10.10.2 DRC检查358

10.11 铺铜359

10.12 输出CADCAM361

附录A 原理图元器件清单363

附录B PCB元器件封装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