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中药专业技术资格应试指南与题解 上 第2版 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学 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中药专业技术资格应试指南与题解 上 第2版 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学 2008
  • 巴元明,黄必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3776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01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917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医药卫生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中药专业技术资格应试指南与题解 上 第2版 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学 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医内科学3

第一章 外感病证3

第一节 感冒3

第二节 外感发热7

第三节 湿阻11

第四节 痢疾14

第五节 疟疾18

第二章 肺病证23

第一节 咳嗽23

第二节 哮病27

第三节 喘证30

第四节 肺胀34

第五节 肺痈38

第六节 肺痨41

第七节 肺癌44

第三章 心脑病证48

第一节 心悸48

第二节 胸痹心痛52

第三节 眩晕56

第四节 中风病60

第五节 失眠64

第六节 痴呆67

第七节 痫病70

第八节 癫病74

第九节 狂病77

第四章 脾胃肠病证80

第一节 胃痛80

第二节 痞满85

第三节 腹痛88

第四节 呕吐91

第五节 呃逆95

第六节 噎膈98

第七节 泄泻101

第八节 便秘104

第五章 肝胆病证108

第一节 黄疸108

第二节 胁痛112

第三节 胆胀116

第四节 鼓胀119

第五节 肝癌124

第六章 肾、膀胱病证127

第一节 水肿127

第二节 淋证132

第三节 癃闭136

第四节 关格139

第五节 遗精142

第六节 阳痿145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149

第一节 郁病149

第二节 血证153

第三节 汗证160

第四节 消渴163

第五节 内伤发热166

第六节 虚劳169

第七节 积聚173

第八节 厥证177

第九节 肥胖181

第八章 经络肢体病证184

第一节 头痛184

第二节 痹病188

第三节 痉病191

第四节 痿病194

第五节 颤震197

第六节 腰痛200

《中医内科学》模拟试卷203

第二篇 中医外科学211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211

第二章 中医外科范围和疾病命名及分类释义215

第三章 外科疾病的辨病与辨证219

第四章 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229

第五章 治法233

第六章 疮疡246

第一节 疖246

第二节 疔250

第三节 痈258

第四节 发262

第五节 有头疽265

第六节 无头疽269

第七节 流注272

第八节 发颐275

第九节 丹毒278

第十节 走黄与内陷281

第十一节 瘰疬285

第十二节 流痰288

第十三节 窦道291

第七章 乳房疾病293

第一节 乳痈293

第二节 乳发297

第三节 乳痨299

第四节 乳核302

第五节 乳癖304

第六节 乳疬307

第七节 乳漏309

第八节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12

第八章 瘿315

第一节 气瘿317

第二节 肉瘿319

第三节 瘿痈322

第四节 石瘿324

第九章 瘤326

第一节 气瘤328

第二节 血瘤330

第三节 筋瘤332

第四节 肉瘤334

第五节 脂瘤336

第六节 骨瘤338

第十章 岩340

第一节 舌菌341

第二节 茧唇342

第三节 失荣343

第四节 乳岩345

第五节 肾岩346

第十一章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349

第一节 热疮349

第二节 蛇串疮351

第三节 疣354

第四节 黄水疮357

第五节 癣359

第六节 麻风362

第七节 疥疮365

第八节 虫咬皮炎367

第九节 接触性皮炎369

第十节 湿疮371

第十一节 婴儿湿疮374

第十二节 药毒376

第十三节 瘾疹380

第十四节 牛皮癣382

第十五节 皮肤瘙痒症385

第十六节 风热疮387

第十七节 白疕390

第十八节 面游风393

第十九节 粉刺396

第二十节 酒皶鼻398

第二十一节 油风400

第二十二节 猫眼疮403

第二十三节 瓜藤缠406

第二十四节 红蝴蝶疮408

第二十五节 淋病411

第二十六节 梅毒414

第二十七节 尖锐湿疣417

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420

第一节 痔420

第二节 肛隐窝炎427

第三节 肛裂429

第四节 肛痈432

第五节 肛漏435

第六节 脱肛438

第七节 息肉痔440

第八节 锁肛痔443

第十三章 泌尿、男性前阴病446

第一节 子痈447

第二节 囊痈448

第三节 子痰449

第四节 水疝450

第五节 阴茎痰核452

第六节 精浊452

第七节 精癃454

第十四章 外科其他疾病458

第一节 冻疮458

第二节 破伤风462

第三节 臁疮465

第四节 褥疮468

第五节 青蛇毒470

第六节 股肿472

第七节 脱疽475

《中医外科学》模拟试卷481

《中医肛肠科学》模拟试卷486

第三篇 中医妇科学493

第一章 绪言493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493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494

第二章 女性的生殖脏器498

第一节 阴户 玉门498

第二节 阴道 子门499

第三节 胞宫499

第三章 女性的生理特点502

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基础502

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504

第四章 女性的病理特点508

第一节 病因508

第二节 病机510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513

第一节 补肾滋肾的常用方法及代表方剂513

第二节 疏肝养肝的常用方法及代表方剂514

第三节 健脾和胃的常用方法及代表方剂515

第四节 调理气血的常用方法517

第五节 妇科主要外治法518

第六章 月经病519

第一节 月经先期519

第二节 月经后期522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526

第四节 月经过多529

第五节 月经过少531

第六节 经期延长533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536

第八节 崩漏538

第九节 闭经543

第十节 痛经548

第十一节 经行发热552

第十二节 经行头痛554

第十三节 经行眩晕556

第十四节 经行身痛557

第十五节 经行吐衄559

第十六节 经行泄泻561

第十七节 经行浮肿563

第十八节 经行乳房胀痛564

第十九节 经行情志异常566

第二十节 经行口糜567

第二十一节 经行?569

第二十二节 经断前后诸证570

第二十三节 经断复来573

第七章 带下病575

第八章 妊娠病579

第一节 妊娠恶阻579

第二节 妊娠腹痛582

第三节 异位妊娠584

第四节 胎漏588

第五节 胎动不安590

第六节 滑胎594

第七节 堕胎 小产596

第八节 胎死不下598

第九节 胎萎不长600

第十节 鬼胎602

第十一节 胎气上逆604

第十二节 胎水肿满606

第十三节 妊娠肿胀608

第十四节 妊娠心烦610

第十五节 妊娠眩晕612

第十六节 妊娠痫证614

第十七节 妊娠咳嗽616

第十八节 妊娠失音617

第十九节 妊娠小便淋痛619

第二十节 胎位不正620

第二十一节 过期不产622

第九章 临产病624

第一节 难产624

第二节 胞衣先破626

第三节 胞衣不下627

第四节 子死腹中629

第十章 产后病631

第一节 产后血晕631

第二节 产后血崩633

第三节 产后腹痛635

第四节 产后痉证637

第五节 产后发热639

第六节 产后身痛642

第七节 恶露不绝644

第八节 产后小便不通646

第九节 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648

第十节 产后大便难650

第十一节 缺乳652

第十二节 乳汁自出654

第十一章 妇科杂病656

第一节 不孕症656

第二节 子宫脱垂659

第三节 妇人腹痛661

第四节 癥瘕663

第五节 脏躁665

第十二章 前阴病667

第一节 阴痒667

第二节 阴肿669

第三节 阴疮670

第四节 阴痛672

第五节 阴吹673

第十三章 常见妇科疾病676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676

第二节 盆腔炎679

第十四章 计划生育682

第一节 避孕682

第二节 人工流产684

第三节 输卵管节育术685

第十五章 妇科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688

《中医妇科学》模拟试卷691

第四篇 中医儿科学699

第一章 儿科发展史与基础理论699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699

第二节 儿科基础理论703

第二章 常见病证715

第一节 感冒715

第二节 咳嗽719

第三节 肺炎喘嗽722

第四节 哮喘726

第五节 泄泻730

第六节 食积734

第七节 疳证736

第八节 厌食740

第九节 鹅口疮743

第十节 口疮745

第十一节 惊风747

第十二节 癫痫752

第十三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756

第十四节 佝偻病760

第十五节 解颅、五迟、五软763

第十六节 小儿水肿767

第十七节 遗尿771

第十八节 病毒性心肌炎774

第十九节 紫癜777

第二十节 汗证780

第三章 时行疾病784

第一节 麻疹784

第二节 风痧787

第三节 丹痧789

第四节 水痘793

第五节 痄腮796

第六节 顿咳799

第七节 小儿暑温801

第四章 新生儿疾病805

第一节 胎黄805

第二节 硬肿症808

第三节 脐风810

第四节 脐部疾患812

第五节 赤游丹814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卷816

第五篇 中医耳鼻喉科学第一章 中医耳鼻咽喉科发展史825

第二章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827

第三章 耳鼻咽喉生理学830

第四章 耳鼻咽喉各部的检查法832

第五章 耳科学834

第一节 耳科概论834

第二节 耳疖、耳疮836

第三节 耳胀耳闭838

第四节 脓耳840

第五节 脓耳变症842

第六节 耳鸣、耳聋845

第七节 耳眩晕847

第六章 鼻科学850

第一节 鼻科概论850

第二节 鼻疔、鼻疮852

第三节 鼻窒854

第四节 鼻槁856

第五节 鼻鼽858

第六节 鼻息肉860

第七节 鼻渊861

第八节 鼻外伤864

第九节 鼻衄866

第七章 咽喉科学869

第一节 咽喉科概论869

第二节 风热乳蛾,风热喉痹,虚火乳蛾,虚火喉痹871

第三节 喉痈874

第四节 阴虚喉癣876

第五节 急喉瘖877

第六节 慢喉瘖879

第七节 梅核气881

第八节 急喉风882

第九节 骨骾884

第八章 耳鼻咽喉常见肿瘤886

第一节 概论886

第二节 鼻咽癌888

第三节 喉癌890

第九章 耳鼻咽喉的常用治疗技术892

第十章 耳鼻咽喉的常见手术895

《中医耳鼻喉科学》模拟试卷8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