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法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法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2222144.jpg)
- 申卫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9459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物权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权法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我国物权法的制定及其时代意义1
一、我国《物权法》的立法过程1
二、《物权法》的社会意义6
三、《物权法》的经济意义11
第一章 物权法基础理论15
第一节 物权法的含义、调整对象与性质15
一、物权法的含义15
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16
三、物权法的性质17
第二节 我国现行物权法的法律体系19
一、与物权变动相关的法律法规20
二、与物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23
三、与征收、征用及补偿相关的法律法规23
四、与所有权及用益物权相关的法律法规24
五、与担保物权相关的法律法规27
小结28
第三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与结构原则28
一、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9
二、物权法的结构原则34
第四节 物权法的发展趋势35
一、物权的社会化趋势35
二、物权的价值化趋势37
三、物权关系扩张化趋势38
四、物权法的国际化趋势39
第二章 物权通论40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本质及特征41
一、物权概念的起源41
二、物权的含义42
三、物权的本质及特性44
第二节 物权与其他财产权的关系47
一、物权与债权的关系47
二、物权与知识产权的区别56
第三节 一物一权主义与物权的客体60
一、一物一权主义及其理由60
二、物的概念和特征62
三、物的主要分类70
第四节 物权法定主义与物权的种类81
一、物权法定主义解析83
二、物权法定主义的理论基础92
三、物权法定主义的发展与修正95
四、物权的分类100
第五节 物权绝对主义与物权的效力108
一、物权效力的一般理论108
二、物权的排他效力109
三、物权的优先效力112
四、物权的追及效力115
五、物上请求权118
第六节 物权的行使和保护118
一、物权的行使119
二、物权的保护121
三、物上请求权123
第三章 物权变动133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含义、原因和意义133
一、物权变动的含义133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135
三、物权变动的意义136
第二节 物权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136
一、物权公示原则136
二、物权公信原则140
三、物权公信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141
第三节 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主义143
一、债权意思主义143
二、物权形式主义144
三、折中主义145
第四节 物权行为理论评述146
一、物权行为理论的起源146
二、物权行为的含义与特性148
第五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条件159
一、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159
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159
三、不动产登记制度160
第六节 动产物权变动的条件173
第七节 物权消灭的原因174
一、混同175
二、抛弃176
三、其他原因177
第四章 占有178
第一节 法典与学说之间:占有的体系地位178
第二节 占有制度的含义与功能180
一、占有的含义180
二、占有的本质185
三、占有的功能188
四、占有概念的扩张与限缩190
第三节 占有的分类191
一、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191
二、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192
三、无过失占有与有过失占有193
四、有瑕疵占有与无瑕疵占有193
五、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193
六、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194
七、自己占有与占有辅助199
八、单独占有和共同占有200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201
一、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的权利义务202
二、占有的物权法上的保护204
第五节 占有的取得与消灭205
一、占有的取得205
二、占有的消灭207
第五章 所有权209
第一节 所有权的含义209
一、所有权的概念209
二、所有权的特点210
三、所有权的权能212
第二节 所有权的种类214
一、国家所有权214
二、集体所有权217
三、私人所有权219
四、法人所有权220
五、社会团体所有权220
第三节 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221
一、所有权的取得221
二、所有权的消灭232
第四节 善意取得制度233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渊源233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根据235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性质界定237
四、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240
五、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251
六、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对其他权利的准用253
第五节 共有253
一、共有制度概述253
二、按份共有254
三、共同共有257
四、共有物的分割259
第六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60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260
二、专有部分所有权261
三、共有部分所有权262
四、成员权263
第七节 相邻关系264
一、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264
二、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265
三、相邻关系的种类266
第六章 用益物权270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说270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270
二、用益物权的功能271
三、我国用益物权的体系272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272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性质272
二、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主体和客体273
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274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275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276
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279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280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280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281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与义务283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284
五、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287
六、建设用地空间使用权287
七、集体所有土地作为建设用地288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289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点289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290
三、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290
四、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291
五、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292
第五节 地役权292
一、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293
二、地役权与相邻关系295
三、地役权的取得296
四、地役权的内容296
五、地役权的消灭297
第六节 典权298
一、典权的概念、性质和特征298
二、典权人的权利和义务299
三、出典人的权利和义务300
四、典权的消灭301
第七节 居住权302
一、居住权的发展历史与继受现状302
二、居住权制度的功能308
三、居住权制度的构建315
第七章 担保物权323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说323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324
二、担保物权的性质328
三、担保物权体系329
第二节 抵押权333
一、抵押权概说333
二、抵押权的取得337
三、抵押权的效力341
四、抵押权的消灭355
五、特别抵押权356
第三节 质权363
一、质权的含义、特性与作用363
二、质权的分类365
三、动产质权366
四、权利质权378
五、最高额质权385
第四节 留置权386
一、留置权制度的渊源与发展386
二、留置权的概念与特征390
三、留置权与动产质权392
四、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393
五、留置权的取得393
六、留置权的效力398
七、留置权的实行401
八、留置权的消灭402
主要参考文献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