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218673.jpg)
- 武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6043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81页
- 文件大小:230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无机化学-高等学校-教材;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无机化学3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3
1.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3
1.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21
1.3 元素某些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6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47
2.1 离子键47
2.2 经典Lewis学说50
2.3 共价键的价键理论53
2.4 杂化轨道理论57
2.5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64
2.6 分子轨道理论67
2.7 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74
2.8 金属键理论76
2.9 分子间力和氢键78
2.10 离子的极化84
2.11 晶体的结构86
第3章 酸碱反应91
3.1 酸碱理论概述91
3.2 电解质溶液的离解平衡96
3.3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108
3.4 缓冲溶液127
第4章 沉淀反应140
4.1 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度积140
4.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147
4.3 沉淀反应的某些作用154
第5章 配位反应157
5.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57
5.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161
5.3 晶体场理论165
5.4 螯合物174
5.5 配合物的离解平衡181
5.6 配合物的重要性191
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195
6.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95
6.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98
6.3 原电池和电极电位202
6.4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209
6.5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216
6.6 元素电位图及其用途218
6.7 化学电源(Battery)221
第7章 主族元素227
7.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227
7.2 卤素的化合物231
7.3 氧族元素的化合物233
7.4 氮族元素的化合物239
7.5 碳族和硼族元素的化合物244
第8章 副族元素253
8.1 铜族和锌族元素的化合物256
8.2 铬、钼的重要化合物261
8.3 锰的重要化合物264
8.4 铁、钴的重要化合物267
8.5 镧系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269
8.6 无机物的制备271
8.7 新型无机材料285
8.8 生物体内的元素化学302
8.9 能源利用325
第二编 化学分析349
第9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349
9.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349
9.2 分析方法的分类349
9.3 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的表示351
9.4 定量分析误差353
9.5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358
9.6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360
9.7 滴定分析法概述367
第10章 滴定分析法376
10.1 酸碱滴定法376
10.2 络合滴定法397
10.3 氧化还原滴定法410
10.4 沉淀滴定法426
第11章 重量分析法434
11.1 概述434
11.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435
11.3 沉淀的形成437
11.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438
11.5 沉淀条件的选择441
11.6 沉淀的灼烧446
11.7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447
第12章 吸光光度法451
12.1 光的基本性质和光吸收基本定律451
12.2 分光光度法及仪器455
12.3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458
12.4 测量条件的选择和吸光光度分析误差控制463
12.5 分光光度分析法的应用468
第13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化学分离富集方法476
13.1 概述476
13.2 沉淀与过滤分离476
13.3 液-液萃取分离法481
13.4 离子交换分离法487
13.5 经典色谱分离法493
第三编 仪器分析501
第14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501
14.1 基本原理501
14.2 仪器502
14.3 分析方法509
14.4 分析性能及应用513
第15章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514
15.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514
15.2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525
第16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529
16.1 概论529
16.2 基本原理530
16.3 红外光谱仪539
16.4 红外光谱法中的样品制备541
16.5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542
第17章 核磁共振波谱546
17.1 核自旋和共振546
17.2 仪器和样品处理549
17.3 化学位移552
17.4 1H核磁共振谱:自旋耦合和裂分560
17.5 13C核磁共振谱565
第18章 质谱法571
18.1 质谱仪571
18.2 原子质谱法576
18.3 分子质谱法579
第19章 电化学分析法585
19.1 电位分析法585
19.2 伏安分析法596
19.3 库仑分析法611
第20章 色谱分析616
20.1 色谱法导论616
20.2 气相色谱法629
20.3 高效液相色谱法634
20.4 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645
附录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