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组分反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法)祝介平,(法)H.别内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01957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多组分-化学反应-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组分反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不对称异氰基多组分反应1
1.1引言1
1.2外消旋化1
1.3不对称Passerini反应2
1.3.1经典Passerini反应2
1.3.2 Passerini型反应4
1.4不对称分子间Ugi反应5
1.4.1总论5
1.4.2手性胺7
α-甲基苄胺7
二茂铁基胺8
糖基胺8
α-氨基酸的酯10
1.4.3手性异氰基化合物、羧酸和羰基化合物10
1.4.4手性环亚胺12
1.5不对称分子内Ugi反应14
1.5.1 α-氨基酸15
1.5.2其他氨基酸16
1.5.3酮酸19
1.6其他不对称异氰基多组分反应20
1.6.1串联Ugi反应或Passerini反应/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20
1.6.2其他异氰基多组分反应22
参考文献24
第2章 Passerini反应和Ugi反应的后缩合修饰28
2.1可转化的异腈化合物28
2.2以I-MCR后缩合反应合成开链化合物32
2.2.1 Passerini-3 CR+O-脱酰化作用32
2.2.2 Passerini-3CR+N-脱保护+O→N酰基转移33
2.2.3 Ugi-4CR+氧化34
2.2.4 Ugi-4CR+水解35
2.2.5 Ugi-4CR反应在肽合成中的应用35
2.3 I-MCR后缩合反应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37
2.3.1三、四、五元环及其苯并稠环衍生物37
通过Passerini-3 CR+O-或N-烷基化合成环氧乙烷和β-内酰胺37
通过Ugi-4CR+C-烷基化反应合成β-内酰胺37
通过Passerini-3 CR或Ugi-4CR反应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呋喃、吡咯和吲哚37
通过Passerini-3 CR和Horner-Emmons-Wadsworth反应合成丁烯羟酸内酯39
通过Ugi-4CR和水解反应合成吡咯和γ-内酯40
通过Ugi-4CR、 N-脱保护及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吲唑酮41
通过Passerini-3 CR或Ugi-4CR及Davidson环化反应合成噁唑衍生物和咪唑41
通过Ugi-4CR、N-脱保护和环化反应合成2-咪唑啉、咪唑啉-2-酮和苯并咪唑42
利用Ugi-4CR及进一步转化制备螺咪唑啉酮和螺硫代亚胺海因43
2.3.2六元环及其苯并稠环体系44
由Ugi-4CR和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吡啶衍生物44
由Ugi-4CR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哒嗪衍生物44
由Ugi-4CR、N-脱保护和环化反应合成2,3-二氮杂萘衍生物44
由Ugi-4CR和环化反应合成哌嗪和吡嗪-2-酮45
由Ugi-4CR和N-脱保护及分子内形成酰胺键合成哌嗪酮、2,5-哌嗪二酮和喹喔啉46
由双官能团Ugi-4CR试剂合成2,5-哌嗪二酮和吗啉50
2.3.3七元环及其苯并稠环体系50
由Ugi-4CR和环合易位反应制备氮杂?50
通过Ugi-4CR、 N-脱保护和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合成1,4-苯并氮杂?-5-酮50
由可转化异腈的Ugi-4CR及UDC法合成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51
2.3.4双环体系53
由Ugi-4CR和Dieckmann缩合反应合成碳青霉烯和碳头孢烯53
由Ugi-4CR和环合反应合成双环体系53
2.3.5多环和大环体系55
由Passerini-3 CR反应合成多环原酰胺55
由I-MCR和分子内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制备多环体系55
Passerini-3 CR 、Ugi-4CR和关环易位反应合成大环化合物58
Ugi-4CR反应和芳烃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大环化合物60
参考文献61
第3章 新型异氰基多组分反应的发现66
3.1引言66
3.2新型MCR69
3.2.1什么是新反应?69
3.3偶然发现71
3.4组合MCR的发现74
3.5通过设计发现新型MCR75
3.6 MCR的联合79
3.7展望80
参考文献80
第4章 Biginelli反应82
4.1引言82
4.2反应机理82
4.3反应条件84
4.4反应物85
4.5组合化合物库的合成87
4.6其他合成方法88
4.7相关的多组分反应90
4.8不对称Biginelli反应93
4.9结论97
参考文献97
第5章 Knoevenagel-杂-Diels-Alder串联反应及相关的转化103
5.1引言103
5.2二组分分子内环加成反应105
5.3三组分和四组分的Knoevenagel-杂-Diels-Alder串联反应114
5.4氮杂甾族和甾族生物碱的合成137
5.5 Knoevenagel-碳-Diels-Alder串联反应139
参考文献141
第6章 自由基促进的多组分偶联反应144
6.1引言144
6.2杂多组分偶联反应145
6.3含14族元素自由基促进的多组分偶联反应149
6.4含电子转移过程的多组分偶联反应158
6.5结论167
参考文献167
第7章 有机硼化合物的多组分反应171
7.1序言171
7.2含有胺和醛或酮的MCR171
7.3有机硼化合物的多组分反应173
7.3.1烯丙基胺和苄基胺的合成173
7.3.2一个新的三组分反应174
7.3.3 α-氨基酸的合成175
7.3.4亚胺二羧酸衍生物的合成178
7.3.5拟肽杂环化合物的合成178
7.3.6其他羰基组分的反应179
7.3.7氨基醇的合成183
7.3.8氨基多元醇和氨基糖的合成186
7.4结论187
参考文献189
第8章 金属催化的多组分反应191
8.1引言191
8.2通过分子间碳金属化反应使烯烃和炔烃邻位双官能化191
8.2.1不活泼烯烃和炔烃的双官能化191
降冰片烯及其类似物的碳钯化反应191
炔烃的碳金属化193
8.2.2活性烯烃的双官能化196
8.3 π-烯丙基钯化合物作为中间体的反应198
8.3.1由不饱和底物碳钯化反应得到的π-烯丙基钯化合物198
共轭二烯的碳钯化反应198
非共轭二烯的碳钯化反应200
丙二烯的碳钯化反应201
亚甲基环丙烷和联亚环丙基204
钯催化下卤乙烯与烯烃的反应207
8.3.2由烯丙基化合物得到的π-烯丙基钯化合物207
8.4端炔与有机卤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209
8.4.1 Pd/Cu催化的偶联-异构化反应209
8.4.2由Sonogashira偶联反应现场活化炔烃的反应209
8.5具有亲核侧基炔烃和烯烃的环化反应211
8.5.1碳亲核试剂211
8.5.2杂亲核试剂213
8.6过渡金属催化的异腈反应215
8.6.1三组分反应合成吲哚215
8.6.2亚氨基羰基交叉偶联反应216
8.6.3钛催化的三组分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胺和β-亚氨基胺216
8.7 Pd/Cu催化合成三唑217
8.8亚胺作为中间体的反应218
8.8.1炔属化合物与亚胺的Grignard型加成反应218
炔丙基胺的合成218
喹啉和异喹啉的合成219
8.8.2有机金属试剂与亚胺的加成反应220
烯丙基金属试剂220
烷基金属试剂221
8.8.3亚胺的其他反应221
8.9环化加成及其相关反应226
8.9.1取代芳烃的合成226
8.9.2吡啶及类似杂环的合成227
8.9.3相关的反应227
8.10金属卡宾的三组分反应228
8.11异位反应229
8.12结论230
参考文献230
第9章 不对称催化多组分反应236
9.1引言236
9.2 Mannich反应236
9.3三组分羟醛缩合反应241
9.4三组分Michael羟醛缩合串联反应241
9.5 Passerini反应243
9.6 Strecker反应245
9.7氮杂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246
9.8 Knoevenagel-杂-Diels-Alder串联反应247
9.9杂-[4+2]环加成-烯丙基硼化三组分串联反应249
9.10烷基锌的加成反应251
9.11炔烃的亲核反应251
9.12炔烃、亚胺和有机硼烷的三组分偶联反应253
9.13自由基反应253
9.14总结与展望255
参考文献255
第10章 基于计算方法发现新型多组分反应257
10.1引言257
10.2定义——什么是新型MCR257
10.3非预期产物得到的新型MCR258
10.4通过实验设计寻找新型MCR259
10.5计算方法发现新型MCR262
10.6反应条件的组合优化264
参考文献264
第11章 多组分反应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推动发展的先驱266
11.1引言266
11.2 Hantsch反应(1882)和Biginelli (1893)反应267
11.3 Passerini反应(1921)269
11.4 Ugi反应(1958)273
11.5双官能团前体的可控Ugi加成物277
11.6 Gewald反应(1965)283
11.7 MCR在工艺开发上的应用285
11.8结论287
参考文献287
第12章 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多组分反应292
12.1引言292
12.2含环戊烷的天然产物293
12.2.1前列腺素293
12.2.2其他298
12.3萜类299
12.4多烯与多炔307
12.5氧杂环天然产物310
12.5.1环醚310
12.5.2内酯311
12.6多元醇和多糖314
12.7木脂素316
12.8生物碱318
12.8.1吲哚类生物碱318
12.8.2哌啶类生物碱320
12.8.3吡啶类生物碱325
12.8.4胍类生物碱326
12.9肽326
12.10其他天然产物330
12.11结论333
参考文献333
第13章 Sakurai相关反应339
13.1引言339
13.2 Sakurai-Hosomi反应339
13.3硅基改良的Sakurai反应345
13.3.1不对称Sakurai反应的研究背景345
13.3.2 SMS反应在全合成中的应用351
13.3.3几个特殊反应353
13.3.4结论354
13.4分子内Sakurai缩合反应355
13.4.1四氢吡喃环的合成356
二氢吡喃的合成357
乙烯基四氢吡喃的合成362
外亚甲基四氢吡喃的合成366
13.4.2四氢呋喃环的合成373
13.4.3七元环、八元环和九元环的合成376
13.4.4螺环化合物的合成378
13.4.5氮杂环的合成379
13.4.6结论382
参考文献382
索引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