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打造国际竞争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打造国际竞争力
  • 张金昌,陈南通,刘静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0362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企业经济-国际市场-市场竞争-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打造国际竞争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么样的企业有竞争力1

第一节 什么样的企业有持久竞争力1

一、创造发明了一种新产品、新技术1

二、探索出高效的经营模式3

三、应用一种新的管理技术6

四、做龙头老大8

第二节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获得竞争力11

一、求新:持续创新、自主创新11

二、求快:高速、高质量增长14

三、求稳:依托战略资源实现持续发展16

四、求大:开拓新的市场空间20

第三节 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胜23

一、拥有产品优势24

二、拥有市场优势29

三、能够整合资源34

第二章 什么因素决定企业竞争力37

第一节 国家因素决定企业整体竞争力38

一、国家创新能力38

二、创新的大范围扩散43

三、成熟完善的市场竞争48

四、宽松而有激励的生存环境53

第二节 产业因素决定能否形成国际竞争力56

一、产业积累与集聚57

二、技术发展与产业转型60

三、市场规模与质量62

四、产业竞争态势68

五、政府产业政策70

第三节 企业因素决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72

一、创新力72

二、专业化能力75

三、产品优势77

四、市场优势77

五、整合力78

第三章 改善国家宏观环境83

第一节 改善宏观制度环境83

一、建立一个稳定而有竞争力的政治制度84

二、建立以促进企业发展为核心的经济体制87

三、以市场公平交易为核心促进新的产权制度的形成91

四、实行免费教育制度93

第二节 改善科技创新环境99

一、建立以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体制99

二、彻底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制度102

三、建立政府采购科研成果的制度108

四、建立政府采购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或转化结果110

五、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要实行并行立项制度112

六、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反对和批判崇洋媚外113

七、鼓励建立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奖励制度,激发技术创新动力114

第三节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115

一、减负增收,实行公平的税赋政策116

二、继续发挥财政投资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121

三、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推动经济健康发展124

四、提高上市企业质量,改善间接投融资环境126

五、防止商业银行上市重蹈一般企业上市覆辙129

六、促进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130

七、实现利率市场化,强化市场激励和约束131

八、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植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132

九、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对反倾销的预测和防御能力133

十、加强外贸行业宏观管理133

第四节 发挥国防军工产业发展对其他领域的带动作用134

一、大力发展军事科技,促进新技术的出现135

二、推动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转化137

三、军事采购进一步向民企开放141

四、鼓励军企与民企的技术交流与合作142

五、壮大发展军工产业,提升军工行业企业竞争力143

第五节 努力提高产业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145

一、技术革命与产业竞争力146

二、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竞争力149

三、相关资源与产业竞争力152

四、产业政策与产业竞争力153

五、市场规模与产业竞争力155

第四章 塑造有竞争力企业157

第一节 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158

一、第一个提供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158

二、第一个进入一个新的市场158

三、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159

四、努力实现销售额是竞争对手的两倍160

五、成为竞争性市场上的前三名161

六、进入增长速度较快的产业161

七、成为市场上最便宜的商品或服务提供商162

八、努力实现1+2+1的市场优势地位163

九、始终坚持1+1+1的多元化道路163

第二节 采取有效的经营模式164

一、经营模式的选择原则165

二、几种成功的经营模式166

第三节 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170

一、便利消费品的企业向区域性市场事业部方向发展171

二、耐用消费品企业向全球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172

三、资源类企业向区域性经营事业部方向发展172

四、精密机械生产企业向矩阵式组织结构发展173

五、高科技硬件产品生产企业向多维网络式组织发展173

六、以知识产品为主的企业向矩阵式项目小组式结构发展174

七、不直接从事生产的企业向哑铃型组织发展174

八、以加工装配为主的大型机械产品企业向本地一体化方向发展175

九、钢铁、化工产品企业出现了由生产型向市场型发展的倾向175

十、随着跨国网络组织结构的兴起,全球多总部模式得到广泛应用176

第四节 选择科学的管理技术177

一、绩效薪酬(Performance Related Pay)178

二、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178

三、流水线生产技术(Streamline Production)179

四、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179

五、零缺陷管理(Zero Defects,ZD)180

六、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QC)181

七、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JIT)182

八、“一件流”生产(One Piece Flow)183

九、柔性生产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184

十、最优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OPT)184

十一、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185

十二、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ERP)186

十三、智能化管理技术(Automatic Management,AM)187

第五节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188

一、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188

二、全心全意地依靠制度194

三、不断进行制度调整和创新195

第六节 整合内外部资源196

一、用一流的人才干事197

二、依靠先进设备和流程来保证质量198

三、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198

四、充分利用国家制度政策200

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200

六、开发战略资产201

七、充分借助第三方力量203

参考文献205

后记213

图表目录21

表1-1 2004年和200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前10位列表21

图1-1 企业竞争优势简略图23

表2-1 1993~1994年日美两国信息技术在工业上利用率的比较43

表2-2 主要国家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农产品出口的份额46

表2-3 2003年世界10大汽车集团与中国5大汽车集团产销量比较51

图2-1 产业集聚效应自我强化机制58

表2-4 国际互联网用户及网页普及率62

图2-2 美日德高新技术出口对比图63

表2-5 主要家用机电产品的生产能力及利用率(1995年)66

表2-6 近年来我国家电产品年产量67

图2-3 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框架图81

表3-1 中国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额和相关比例95

表3-2 教育支出国际比较96

表3-3 我国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情况99

表3-4 中国科技成果、专利、专利论文统计103

表3-5 1978~1993年我国财政税收收入与GDP的比率117

表3-6 1994~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与GDP的比率117

表3-7 1994~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与GDP的比率118

表3-8 我国1994~2006年财政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122

图3-1 产业竞争力分析基本框架146

表3-9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49

表3-10 霍夫曼比例及工业阶段划分150

图3-2 经济发展阶段与有竞争力产业151

图4-1 有竞争力企业的基本做法157

表4-1 常见营销传播功能与工具的主要优缺点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