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边缘化与分异 失地农民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边缘化与分异 失地农民问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201060.jpg)
- 刘海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2382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农民-土地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边缘化与分异 失地农民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5
一、研究目的5
二、研究意义5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8
一、国外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8
二、国内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11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19
一、研究思路19
二、研究框架19
第五节 主要内容及方法21
一、主要内容21
二、主要方法22
第六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23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26
第一节 边缘化理论26
一、拉美学者的理论26
二、沃勒斯坦的理论29
第二节 社会排斥理论30
一、吉登斯的理论30
二、凯博的社会排斥理论32
第三节 社会分层理论34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35
二、韦伯主义的分层理论36
三、中国的社会分层理论38
第四节 研究假设和核心概念42
一、研究假设42
二、核心概念44
第三章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分析47
第一节 被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47
一、被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49
二、关于土地征用情况调查51
三、关于土地流转意愿的调查53
四、关于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调查53
第二节 失地农民生存现状之一:边缘化特征突出55
一、完全失地型农户55
二、部分失地型农户60
第三节 失地农民生存现状之二:分异现象明显60
一、职业型农户61
二、兼业型农户62
三、名义型农户62
第四节 本章小结63
第四章 失地农民边缘化的原因分析65
第一节 农地产权制度与失地农民边缘化关系分析65
一、1949—1978年间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变迁65
二、1978年以后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8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缺失与失地农民边缘化关系分析72
第二节 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边缘化关系分析77
一、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变迁77
二、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特点84
三、实施中的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边缘化关系87
第三节 城乡分割制度与失地农民边缘化关系分析93
一、我国城乡分割制度的形成和产生的后果93
二、城乡分割制度使失地农民难以市民化99
第四节 失地农民自身因素与失地农民边缘化的关系分析101
一、竞争的弱势性使非农就业难以顺利实现102
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失地农民难以适应城市生活102
第五节 其他社会因素与失地农民边缘化的关系分析103
一、进城成本过高,阻碍失地农民市民化103
二、城市吸纳能力低,制约失地农民市民化104
三、培训教育机制缺乏,限制失地农民市民化105
第六节 本章小结105
第五章 失地农民分异的原因分析107
第一节 发展型失地农户的情况分析107
一、发展型农户的主要特征107
二、对实现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原因分析108
第二节 稳定型失地农户的情况分析114
一、稳定型农户的主要特征115
二、对稳定型农户的进一步分析115
第三节 贫困型失地农户的情况分析117
一、贫困型农户的主要特征118
二、贫困型农户广泛存在的原因剖析118
第四节 本章小结123
第六章 城市化进程及对失地农民的影响分析125
第一节 推行城市化的重要意义125
一、推行城市化将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126
二、推行城市化是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需要126
三、推进城市化是更好地推进工业化的需要127
四、推进城市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127
五、推进城市化将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不竭动力128
六、推进城市化有利于地区协调发展129
第二节 推进城市化对失地农民的影响分析130
一、城市化对发展型失地农民的影响分析131
二、城市化对稳定型失地农民的影响分析133
三、城市化对贫困型失地农民的影响分析135
第三节 慎重对待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139
一、制约城市化进程139
二、对社会秩序产生冲击140
三、制造新的贫困人口141
第四节 本章小结141
第七章 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143
第一节对农地私有制模式的批判144
一、主张实行土地所有制的理由144
二、对实行农地私有制的质疑和批判146
第二节 实行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制度模式148
一、实行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的理由149
二、对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的质疑152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模式153
一、推行土地股份制的优越性154
二、推行土地股份制尚待考虑的问题156
第四节 对农地产权制度改进的思考158
一、重构农地产权模式,完善农地产权制度159
二、健全农地流转机制162
三、有选择地推广土地股份制165
第五节 本章小结167
第八章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168
第一节 严格土地审批权,防止失地农民人数急剧膨胀168
第二节 严格土地征用范围,明确公共用途的界定170
一、国际通用公共利益的界定方式170
二、我国公共利益的范围界定172
第三节 以片区综合价为基础确定补偿价格,进行公平合理补偿174
一、利用收益还原法确定各征地区片的土地基准价格175
二、根据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测算社会保障价格180
三、土地年产值倍数法确定各区片征用价格184
四、利用市场比较法测算区片地价185
五、对计算结果进行测算186
第四节 规范土地征用程序,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186
第五节 创新失地农民安置模式,解决失地农民发展问题188
一、目前实践中较为成功的安置模式介绍189
二、对以上安置模式的对比和评价193
三、开发型安置模式:解决失地农民发展问题的最佳选择197
第六节 本章小结199
第九章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200
第一节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必要性200
一、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是推进城市化进程新形势的需要201
二、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201
三、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02
四、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是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202
第二节 构建失地农民保障机制应遵循的原则203
一、保障失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不下降原则203
二、遵循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出资原则203
三、区别对待原则203
四、循序渐进原则204
第三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204
一、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5
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205
三、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206
四、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207
五、失地农民的培训制度208
六、失地农民的住房保障制度209
第四节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209
一、保养人员210
二、剩余劳动力210
三、被抚养人员211
四、残疾人员211
第五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212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212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214
第六节 本章小结215
第十章 主要结论217
一、农民失地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217
二、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存在边缘化倾向和贫困化现象217
三、失地农民问题产生是宏观和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18
四、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础219
五、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219
六、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220
附录222
参考文献234
后记244